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丈夫在天山為烈士守墓,她帶著只有3歲的孩子追了過來,30多年了

丈夫在天山為烈士守墓,她帶著只有3歲的孩子追了過來,30多年了

烈士不僅是我們的文化和歷史,也是我們的精神和信仰,而守望烈士其實是在守望我們的文化和信仰,傳承我們的歷史與精神。

獨庫公路是一條英雄之路,從1974年開始,為了修建這條公路,數萬名官兵奮戰10年,有百餘名解放軍戰士因雪崩、泥石流等原因而長眠於此。

1980年4月6日,因參加公路建設的前方部隊被暴風雪圍困在天山深處,面臨斷炊的危險,陳俊貴和戰友一起從山上向駐守在山下的指揮部送信求救,但他們去在風雪裡迷路了。為此,22歲的班長鄭林書和21歲的副班長羅強永遠長眠在積雪覆蓋的天山上,陳俊貴和戰友陳衛星也因嚴重凍傷,腿腳留下了重度傷殘。而讓陳俊貴感到愧疚不安的是,在班長鄭林書和副班長羅強永去世前把最後的一個饅頭留給了他,正是這個饅頭救了他的命。

1984年,陳俊貴退伍回到遼寧老家,當地民政局將他安排在縣城當電影放映員,年底,他與縣城公路收費站工作的孫麗琴結了婚。有一天,陳俊貴在放映《天山行》時,鏡頭中的那一幕幕恍然如昨。尤其是主人公鄭志桐說:「有坐車的,就得有修路的。如果沒有人流血流汗,甚至豁出命來建設、保衛邊疆,什麼「四化」建設、愛情幸福,能得到嗎?」這讓陳俊貴久久不能釋懷,他想到班長鄭林書臨終時對自己說的那句話:「小陳,如果你以後能活下來,有時間有機會的話,就去我的老家替我看看我的父母吧!」隨即,陳俊貴作出了改變他一輩子命運的決定——重新回到埋葬班長的天山腳下,陪伴班長。

此時,妻子孫麗琴懷孕有8個月了。陳俊貴把自己的這一想法告訴了孫麗琴,孫麗琴哭了:「你要走,可以,但必須等我把孩子生下來……」孫麗琴說,聽說陳俊貴要回新疆給班長守墓的時候,雙方全家人包括親戚朋友都反對,但「以前,俊貴給我講過他和班長、和那些戰友的故事,我感動得直掉眼淚。所以我理解他的感受」。從此,兩口子開始計劃怎麼省錢,為陳俊貴多準備一些新疆的路費,孫麗琴說:「那時,我特別愛喝三毛錢一瓶的汽水,但一想到俊貴要去新疆的事,我就捨不得了。」

孩子生下來三個月後,陳俊貴決心要走了,他把朋友送自己的煙都拿到小賣部賣掉了,為的就是能多攢幾毛錢。孫麗琴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你走哪兒我跟哪兒……如果你真的想去,我就陪你去。」陳俊貴說:「天山很苦,你去了受不了……你給我三年時間,我陪班長三年,再回來陪你……」

就這樣,陳俊貴踏上去新疆的路程。

三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三年中,陳俊貴白天和「戰友」們說話,晚上和星星月亮說話,睡在被窩裡的時候就和自己說話,卻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孫麗琴問陳俊貴:「你咋就不回來了呢?」陳俊貴說:「一旦回家再見他們就難了,我已經有了感情,離不開他們了……」孫麗琴聽後,帶上孩子,買了張從瀋陽到烏魯木齊車票,來新疆找陳俊貴來了。她說,當時,從瀋陽到烏魯木齊車票只有70多塊錢,而她的所有的路費也就三四百元,為了不讓錢丟了,她把它們掖在兒子的小棉襖里,一路上死死地盯著它們。到烏魯木齊後,她和孩子換乘汽車,又走了三天,才到新源縣。

孫麗琴說,見到陳俊貴的那一刻她驚呆了,她看到陳俊貴像個野人,身上穿的棉衣棉花都露了出來,每天都要去烈士墓附近的一座老營房去背磚,回來了烈士墓做一些修修補補的事情。見到孫麗琴的那一刻,陳俊貴還是那句話:「不是我不想回去……一旦回家再見他們就難了……我已經有了感情,離不開他們了……」孫麗琴流淚了,說:「我們來了,就不走了……」陳俊貴說:「我終於在這裡有個家了……」隨後,他們把窩棚改成了一個地窩子,地上鋪上磚,裡面打上土炕,還搭了一個灶台。「跟我們東北老家一樣,灶火和土炕相通,白天做飯時就燒熱了土炕,冬天夜裡就不會冷了。但夏天一下雨,屋裡都是泥巴,鍋碗瓢盆都放在炕上接水……」

這時候,陳俊貴能騰出手來了,他從老部隊那些找到了班長鄭林書地址,終於可以替班長回老家看望班長的父母了。但當他趕到班長的老家在湖北羅田,見到的班長的姐姐。姐姐告訴他,班長參軍後只探過一次家,還是因為當時父親病了。父親的病當時很重,班長探親假很快就到期了,父親執意不肯讓班長留在身邊照顧自己,班長便歸隊了。不久,父親便去世了,家人怕影響班長工作,就一直沒有告訴班長。所以,直到班長犧牲時也不知道自己父親去世的消息。班長犧牲後不久,班長的母親也去世了。站在兩位老人的墳前,陳俊貴的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他悔恨自己沒能早點看望班長的父母。

從班長的老家歸來,陳俊貴對孫麗琴說:「我這輩子也再不想離開這裡了……」孫麗琴說:「自打東北過來,我就再也沒想到要回去過……」沒過多久,副班長羅強的遺骨遷到了喬爾瑪。當年,部隊為羅強追記二等功,並追認他為烈士,將他安葬在新源縣那拉提鎮部隊駐地附近的山上。陳俊貴和班長鄭林書以及副班長羅強這才「團聚」了。

同行的戰友岳宇還告訴我,被安置在喬爾瑪烈士陵園的100多位烈士中,有一位內地的戰友,他參軍時,母親為他送行,面對母親他哭了,母親問:「孩子,你是不是怕去了新疆吃苦呀?」戰友說:「媽媽,不是啊,再大的苦再大的累,我都不怕……我只怕新疆那麼遠,和媽媽您再見面就有點難了……」岳宇說,這位戰友後來也犧牲在了獨庫公路上,他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媽媽……而這讓我想到了陳俊貴當年說給妻子的那句話:「一旦回家再見他們就難了……」英雄用汗水、淚水,甚至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獨庫公路,自此深深印刻在了我的心裡,世界很遠,但獨庫公路很近。

2008年,尼勒克縣投資60餘萬元,建立了喬爾瑪烈士紀念館。如今,陳俊貴和妻子孫麗琴在喬爾瑪除了看護陵園外,還充當義務講解員,把一件件烈士事迹向前來瞻仰的人們講解。2014年2月10日,陳俊貴被評為「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人們給他的頒獎詞是心比金堅:「只為風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為我們守住心靈的最後陣地。灑一碗酒,那碗里是歲月崢嶸;敬一個禮,那是士兵最真的情義。雪下了又融,草黃了又青,你種在山頂的松,巋然不動。」

如今算起來陳俊貴和妻子孫麗琴已經是滿頭花發的老人了,但他們還在那裡——喬爾瑪烈士陵園,已經幾十年了。在他們的心裡,烈士不僅是我們的文化和歷史,也是我們的精神和信仰,而守望烈士其實是在守望我們的文化和信仰,傳承我們的歷史與精神。在這個下午,我的眼前和心裡都是滿滿的被感動了溫暖。(文/路生)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生 的精彩文章:

此女9歲,鮮卑族,住在一座石制宮殿里,1400年無人能碰,3000妃子為其守陵

TAG: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