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寒養生最全攻略,請收好

大寒養生最全攻略,請收好

? 大寒的由來: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在每年1月20日前後。大寒時,太陽到達黃經30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這又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是一年「運」、「氣」循環變化的開始。大寒後十五日,壯陽就會出地驅逐陰寒,這就是立春。大寒過後就是新年,你期待嗎?

大寒三候

▲初候雞乳,大寒以後陽氣上升明顯,母雞就可以開始孵小雞了;

▲二候征鳥厲疾,大寒時節鷹隼之類的征鳥,

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尋捕食物,

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

▲三候水澤腹堅,大寒地面氣溫降至最低點,

河內冰層也達到最厚,孩童們可以盡情在河上溜冰。

大寒習俗

吃糯米

在我國南方地區,有大寒吃糯米的習俗,蘊含著祖先在生活中積累的生活經驗,因為進入大寒天氣分外寒冷,糯米是熱量比較高的食物,有很好的禦寒作用。

喝雞湯

南京不少市民仍然不忘傳統的「一九一隻雞」的食俗。吃雞一定要用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寒冬里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

祭灶

傳說灶神每年歲末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奏報民情,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溶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

大寒養生要點

食宜溫

— 養腎為主 —

傳統五行學說認為,腎應冬、屬水,主藏,所以,「冬季養腎」是養生的基本認識,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養腎的首選食物。此外,核桃、桂圓、栗子等堅果類食品也可適當多吃。

中醫有「寒者溫之」的原則,認為溫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等,有助於體內陽氣升發,可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但補的同時別忘了,中醫還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燉肉時不妨加幾塊蘿蔔,或搭配素炒蘿蔔絲、蒸蘿蔔糕等食用,可防止冬季進補太過造成的脾胃消化不良。

大寒節氣還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油菜、菠菜等。

睡宜早

— 養精蓄銳藏陽氣 —

在起居上,應注意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利陽氣的潛藏。正如《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天不妨「偷點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動宜慢

— 微汗即可 —

冬藏時節,萬物蟄伏,人體也應順應自然界特點而適當減少活動,做事「慢半拍」,以免擾動陽氣。

此時的鍛煉要有節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議大家選擇一些舒緩的運動,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達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此外,運動盡量選擇在白天陽光充足時進行,並做好準備活動,防止運動損傷。

頭宜暖

— 胸背足忌寒涼 —

冬季是腦血栓、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及關節痛、感冒等疾病的多發季節,保暖也就變得異常重要。

中醫認為,頭是各條陽經會聚之處,心為陽臟貫通胸背,寒易從腳而生,因此,頭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點保暖的部位。出門應戴好帽子,避免濕發出門;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選擇舒適保暖性能好的鞋子,並經常用熱水泡腳。

心宜平

— 節制喜怒曬太陽 —

冬季白天短而夜間長,寒冷的天氣、呼嘯的北風常會影響人們的心情,引發失落、沮喪等情緒,甚至患上抑鬱症。

因此,要積極調節自己的心態,節制喜怒,多聽音樂,參加娛樂活動,積極樂觀地面對寒冷的天氣變化。還要多曬太陽,接受「光合作用」,靜心等待寒冷過後的春色。

在精神方面,還要掌握「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的要訣。就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可以通過適宜的活動、娛樂來保持心情舒暢,使體內的氣血和順,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大寒謹防冠心病

大寒節氣處於最寒,寒性凝滯,寒邪最易損傷人體陽氣。人體氣血運行依賴陽氣的推動,當人體受到外界寒冷刺激時,血脈多收縮阻塞。中老年人如果不注意防寒保暖,則很容易突發心梗、心絞痛、中風等。

因此大寒節氣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服用必要的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推薦五款大寒節氣養生湯

1、黃芪牛肉湯

材料:牛肉(瘦)100 0克,黃芪12克,党參12克,大蔥20克,姜15克,料酒20克,小蔥5克,胡椒粉1克,鹽10克,味精2克。

做法:將黃芪、党參洗凈,裝於雙層紗布袋內封住口做成中藥包;牛肉洗凈,切成5厘米長、3厘米寬的塊;姜、蔥洗凈;沙鍋置大火上,倒入鮮湯2000 克,放入雞骨架,加入牛肉塊、中藥包煮沸,撇去浮沫;加姜、蔥、料酒,移至敘上燉熟透;揀去中藥包、姜、蔥、雞骨架;加入精鹽、胡椒粉、味精、蔥花即成。

功效:黃芪能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党參有健脾補肺、益氣養血生津的功效,牛肉則有補中益氣,強健筋骨的功效。

2、陳皮胡椒生薑鯽魚湯

原料:陳皮10克、胡椒3克、生薑30克、鯽魚1條。

做法:陳皮浸軟、切絲、生薑切碎,與胡椒放在煲湯袋中;鯽魚宰洗凈,煎至微黃,把葯袋納入魚腹中,並用牙籤紮緊。下瓦煲加清水1500毫升(約6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1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暖中散寒、消積化滯。陳皮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胡椒食葯兼之,中醫認為它性熱味辛,能溫中散寒、健胃消痰。生薑亦食葯兼之,中醫還將其列為解表類葯,能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嗽。

3、當歸羊肉湯

材料:當歸3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

做法:當歸、生薑清水洗凈順切大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凈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晾涼備用。沙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下入鍋內,再下當歸和薑片,在武火(大火)上燒沸後,打去浮沫,改用文火(小火)燉1.5小時至羊肉熟爛為止。

功效:溫中,補血,散寒。適用於體虛脾弱之乏力、腹瀉、畏寒者。

4、黃芪党參烏雞湯

材料:烏雞半隻,黃芪10克,党參10克,大棗6顆,食鹽、水適量。

做法:將烏雞洗凈後斬塊,黃芪、党參洗凈後備用,大棗洗凈後挖開去核備用;將食材全部放入燉鍋中,加水至完全淹沒食材,開中火隔水燉一個半小時後,取出加少量食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功效:黃芪、党參這兩種補益的知名中藥,它們的有效成分也是多糖,分別叫黃芪多糖、党參多糖,對人體的免疫功能有促進作用。

5、木瓜花生煲魚湯

材料:木瓜300克,花生50克,黑魚600克,油、蔥、姜、鹽適量。

做法:將木瓜削皮剖開,去籽切塊,花生洗凈,加水浸泡15分鐘,鍋內倒油,油熱後放入蔥、姜,然後,將洗凈宰好的黑魚放入鍋中煎至兩面微黃時倒入清水,武火燒開放入花生、木瓜,然後,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木瓜花生煲魚湯,清潤鮮美,具有潤肺、健脾補腎之效。魚湯中含有一種特殊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緩解呼吸道炎症,能預防感冒、哮喘發作。

大寒過後,從明天始一天天走向立春,春天的腳步近了,人間四月天就在眼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醫科學院門診部 的精彩文章:

悼針灸泰斗謝錫亮先生

TAG:中國中醫科學院門診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