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體有這幾個信號亮紅燈,說明濕氣過重,再不注意麻煩就大了!
一提到濕氣,出面我面前就是一個滿臉油光,一身肥肉的女人。濕氣很多人都會有,相對比男性與女性,女性有這個濕氣的比例更是多一些。立秋剛過不久,養生最後的季節,此時排濕冬天過得更舒服。
濕氣是怎麼來的?
一、外因:
居處潮濕、冒受霧露等環境季節的原因而形成,如秋冬過早晨練,長期夜晚洗澡游泳,久居地下室等,此為外濕。如廣東多濕,那裡的人不喝涼茶就會不舒服。如夏天,很多人體內都會有濕,身體會變得很重、很懶。
二、內因:
思慮過度,身體勞累,導致脾失健運,水液不能正常輸布而化為濕濁,嗜酒飲冷等而濕濁內生,此為內濕。如因為吃了過多的油膩物,消化不了,堆積成濕,如雖然沒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點兒就膩住了,也會成濕。
體內有濕氣的表現:
1、舌苔:
舌苔厚膩是濕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看舌苔以清晨剛起床的最為準確。
2、小便及婦女帶下,而且大便也會表現的比較稀:
濕邪還有一個特徵也是"趨下",輕易傷及人的腰以下部位,中醫養生,健脾"化濕"。小便混濁、大便溏泄、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特徵都相對經典。
3、頭部
當濕氣首先侵蝕的時候,頭部是首先會反應出來的部位,當濕邪最初侵襲身體時,可呈現頭昏沉重地,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現。
4、關節
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症,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遠離濕氣困擾,您應該這樣做:
1.一個祛濕食療方出自醫書《本草經集注》。
方名:白扁豆白芷茶。取白扁豆、白芷、茯苓、薏仁、馬齒莧各3克
做法步驟:將原料洗凈,加清水(要蓋過藥材),大火煮開後,然後改用文火慢煮1小時,濾渣取葯汁
功效:祛風,除濕,健脾胃
服用劑量:每日2次(註:不要隔夜喝)
調理貴在堅持,首選食療,這個藥方堅持飲用1個月即可看到效果。
2.木瓜黃芪粥
【原料】木瓜30克、黃芪5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
【製作】先將山楂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然後加入粳米、黃芪、砂糖煮粥。
【用法】可在兩餐之間當點心服食,不宜空腹食,以7~10天為一療程。
【功效】祛除濕氣、健脾胃。
3.決明子枳實粥
【原料】粳米100克,枳實 200克,決明子20克 白糖100克。
【製作】將粳米洗凈浸泡30分鐘瀝干,蘆薈切丁,同決明子一起放入鍋中,大火煮開,改用小火慢熬成粥即可。
【功能】適用於濕氣較重的人群、清風除濕。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