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總稱呼中國人為「支那人」,為何33年後卻閉嘴了?
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支那」這個詞很耳熟,從教科書及現在各類熱播抗日神劇中都能聽到。這個對中國人充滿蔑視的稱謂是從何而來,為何在侵華日軍中人人皆知呢?
翻開我們的歷史看,明治維新前並沒有這樣的稱謂,那時的中國接受各方頂禮膜拜,而日本大和民族卻還是個渺小的民族。在唐明清時代,他們都卑躬屈膝來中國求學,對我們是無限傾佩和尊敬的。
在清朝,日本尊稱中國為「清國」,到中華民國時期,日本人直接稱呼中國為「支那」,有些文說 「支那」是China的發音,也有說是「秦」的意思,其實這些都是中國人的自我安慰。小日本用不屑的口音發出「支那」,這種歧視和屈辱明顯是懷有敵意。雖然「支那」在明治維新後發明,並沒有貶義,但是後來侵華戰爭中,中國被侵略瓜分簽訂各類不平等條約導致「支那」被帶入時代意義,被認為是被宰割的意思。用「支那」稱呼中國就帶有貶低、蔑視之意。
曾經日本在向南京政府遞交外交照會時也稱中國為「支那共和國」,而日本人聲稱日本是「日出之國」,而稱中國具有中央之國的意思,中國配不起這個稱呼。
當時的北洋軍和國民政府面對這一有辱國家的稱呼忍氣吞聲,因為國力弱沒有反抗的本事。1903年,國民政府才憤怒的發出「倘若日方公文使用支那之類文字,中國外交部可斷然拒絕接受」的譴責。這之後日本才終於在正式公文里稱呼我們為「中華民國」,但是背地裡還是叫我們「支那」。
1945年抗戰的勝利,日本被迫無條件投降,中國雖然付出沉重代價才取得勝利,但是從那一刻起,「支那」也死於戰場了。
戰後日本有些媒體還在用「支那」稱呼,都被我國及美國及時強制喊停,日方雖然為此發了聲明表示不再用「支那」一詞,但是面對戰事後經濟落後的中國,日本人根本不承認中國為戰勝國,私底下還是不屑的叫我們「支那」。
「支那」一詞是在抗美援朝後徹底消失的。當時面對真正打敗強大美國的中國,日本這才真正承認中國在逐漸強大,由此產生的敬佩也讓他們心甘情願稱我們為「中國」。
但是現在,我們已經很難見到「支那」字眼了,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也只有查字典翻歷史才能了解「支那」的意思了。
「支那」雖然只是一個稱呼,但是卻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尊嚴。在這個肉弱強食的世界,誰強大誰就有話語權。從「支那」到「中國」是多少中國軍民血汗掙來的,見證了中國由弱到強。中國從此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誰也不敢隨便蔑視我們了。
TAG:歷史機密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