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嚴宗祖庭經論釋義八識規矩頌新注

華嚴宗祖庭經論釋義八識規矩頌新注

唐·玄奘 造 馬友生 注

序:玄奘法師為了讓後來者學習《唯識三十論》(《成唯識論》),有一個更快的入道門徑,他根據古印度護法菩薩倡導的學習方法和本人的心得體會,特作《八識規矩頌》,每一個頌都是從三性、三量、三境、界地、心所、作用、轉依七個方面在說,前六個頌是從世間染法在說,後一個頌是從出世凈法在說,全頌是學習《成唯識論》(《唯識三十論》)的整個框架,望學人不可忽視。

名相註解

一三性 有漏八識有善、惡、無記三性:一善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自利利他無我為性;二惡性,與善性相反;三無記性,非善非惡無善惡可記。

二三量 有漏八識有現、比、非三量:一現量,能緣之識與所緣之境,此中無任何障礙,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二比量,能緣之識與所緣之境,依語言文字推度分析,如學生聽老師上物理動力課,一邊在推比一邊在思量;三非量,能緣之識與所緣之境,所作出的錯誤決定,如黑暗中執繩為蛇等。

三三境 有漏八識有性、獨、帶三境:一性境,現量之境有實有體,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乃真實之境;二獨影境,此境有二:一有質獨影,獨有影像無有實質,如憶念去過的九華山,意識里只有影像無有實質。二無質獨影,既無獨影更無實質,如憶念小說中七仙女下凡,意識里無影無質如龜毛兔角;三帶質境,此境有二:一真帶質,第七末那識雖不帶名相分別,由於執第八阿賴耶識見分為我,真帶的有假我質非實我質;二似帶質,第六意識帶名相分別執名相為實,如說桌子此物未帶桌子之質,所挾帶的是似木質非實木質。

四界地 有漏八識有三界九地:一欲界一地,有世界有根身,有男女之淫飲食等欲,上有天趣(含阿修羅趣),中有人趣,下有地獄趣、餓鬼趣、傍生趣,謂五趣雜居地。此界眾生不修定業,隨散業所居;二色界四地,有器界有根身,無男女之形無男女之淫飲食等欲。初禪謂離生喜樂地,二禪謂定生喜樂地,三禪謂離喜妙樂地,四禪謂舍念清凈地。此界眾生由修定業,隨定境所居;三無色界四地,無器界無根身,唯有心識活動。空無邊處天謂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天謂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天謂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天謂非想非非想處地。此界眾生由修定業,隨定境所居。

五心所 有漏八識有相應心所有法,分為六位五十一種: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二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無痴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煩惱六者: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五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

六作用 有漏八識各有自體各有作用:一前五識緣色等五塵,能了別凡塵世間的各種事物,即自然界社會界的各種現象;二第六意識能分別和指揮前五識造善造惡,感世間有漏苦樂之果。此識又能轉染成凈,感出世聖果;第七末那識由執假我為實我,是第六意識造業的增上緣,又是前六識的染凈依;四第八阿賴耶識有受熏持種、內變根身外變器界等,為一切有情生命的根本。

七轉依 有漏八識轉依為無漏四智:一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二第六意識轉為妙觀察智,三第七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四第八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及各所有二十二種相應心品,即清凈的五遍行,清凈的五別境,清凈的善十一和清凈的自識。如是四智及其相應心品,是成佛後所受用的大菩提、大涅槃。

因緣 世出世間一切事物,皆從因緣生。因緣有四義:一因緣(內因),謂八識的自種,是生起事物的依據,好比農作物的種子;二等無間緣,等,謂同等的法。無間,謂生滅相續無有間斷。如眼識的自種生眼識,是前念眼識不斷開導後念眼識,前後相續無有間斷,好比農作物的生長;三所緣緣,前緣謂所緣之境,後緣謂能緣之識,此二分疏所緣緣和親所緣緣。所緣之境,即客觀本質之境,是識的疏所緣緣。能緣之識緣彼所緣之境,隨緣自變一份與客觀相似之境,此境又為自識所現自識所緣,是識緣境的親所緣緣。如眼識緣色境,識外之境是眼識緣境的疏所緣緣,識內之境是眼識緣境的親所緣緣;四增上緣,唯識緣境還要增加的各種條件,如眼識緣色境,眼根(視神經)是眼識的俱有依,是眼識生起的增上緣。好比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空氣、陽光、雨水、人工等作增上緣。

十地 菩薩入聖有十個地位:一極喜地,(初獲聖位極大喜故);二離垢地(具凈屍羅離諸塵垢);三、發光地,(成就勝定發無量光);四焰慧地(安住菩提焚燒煩惱);五極難勝地(真俗圓融令合相應);六現前地(住緣起智最勝現前);七遠行地(無功用行已到後邊);八不動地(任運相續如如不動);九善慧地(四無礙解善說法要);十法雲地(大法智雲充滿法身)。

前 五 識 頌

頌曰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痴

註解

前五識與三性、三量、三境相互之間的關係:前五識緣色聲香味觸,如燈照物,此中無任何障礙,所緣的量是現量,既是現量必是性境。前五識只有感性認識(尋),無有理性認識(伺),雖不帶名相分別,由受第六意識支配,故能造善造惡非善非惡,此五通善惡無記三性。

前五識所居的界地:欲界一地,前五識都有;色界二地乃至五地,只有眼耳身三識,無有鼻舌二識;無色界四地,無前五識。

前五識相應的心所:一遍行心所有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二別境心所有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三善心所有十一: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無痴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煩惱心所有十:一中隨煩惱心所有無慚、無愧,二大隨煩惱有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根本煩惱有貪、瞋、痴,一共三十四種。

頌曰

五識同依凈色根 九緣八七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註解

前五識所起的作用:眼見色,依眼凈色根(視神經)生起的識,名眼識。耳聞聲,依耳凈色根(聽神經)生起的識,名耳識。鼻嗅香,依鼻凈色根(嗅神經)生起的識,名鼻識。舌嘗味,依舌凈色根(味神經)生起的識,名舌識。身觸塵,依身凈色根(觸神經)生起的識,名身識。眼識緣色境有九緣:一眼識的自種是生起眼識的因緣,二前念眼識不斷引生後念眼識是生起眼識的等無間緣,三第八阿賴耶識是生起眼識的根本依,四第七末那識是生起眼識的染凈依,五第六意識是生起眼識的分別依,六境界是生起眼識的所緣緣(有疏所緣緣和親所緣緣),七眼根是生起眼識的俱有依,八眼識緣境要有一定空間,九眼識緣境離不開光明。耳識緣聲境有八緣,依眼識九緣除去光明一緣。鼻舌身三識緣香味觸有七緣,依眼識九緣除去光明空間二緣。前五識觀察凡塵世間的各種事物(色聲香味觸),鼻臭舌嘗身觸,此三根與三境要相合。眼見耳聞,此二根與二境要相離。世間凡愚認為,五根與五塵的關係,是根(有知覺神經)對境的直接感受,很難知道根中潛藏有識的功能種子,這種無形無質的功能種子,卻有他緣境、變境和現境的特別作用。如眼見色,根境相觸引生了根當中的眼識種子,眼識在緣彼外境時,此識隨緣自變了一份與客觀相似境,此境又為眼識所緣,有情所見及的境,只能是識內境非識外境,故名唯識。耳識緣聲境、鼻識緣香境、舌識緣味境、身識緣觸境等,亦復如是。

頌曰

變相觀空為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註解

前五識的轉識成智:大乘修行須經過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五個位次,前二謂地前菩薩(凡夫菩薩),次二謂地上菩薩(聖者菩薩),後一謂佛。菩薩初次見道時(登歡喜地),所得的是根本無分別智,所證的是諸法的空性。由得根本無分別智後,能變種種名相而無執著,謂後得無分別智,但在事理上(根本、後得二智)於世出世聖果(大菩提大涅槃)還不圓滿,謂「變相觀空為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何以故?前五識都是依第八阿賴耶識為根,要第八阿賴耶識轉依為大圓鏡智後,前五根成了無漏的凈色根,前五識才能圓滿轉得成所作智。說明菩薩見道後,在轉依位中還得數數修習轉染成凈,直至成佛後前五識所作之事:一度地前加行位菩薩現千丈大身,二度地前資糧位菩薩、二乘(聲聞、獨覺)和人天乘現丈六金身,三度三惡道眾生(地獄、餓鬼、傍生)現隨類化身。

第六意識頌

頌曰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註解

第六意識與三性三量三境相互之間的關係:第六意識緣法境(法處所攝色),只有影像無有形質,加之有尋有伺隨名相分別力強,既周遍法界又變幻莫測,無處不是。此識根據前五識提供的感性認識,或獨自而起的意言境,又指揮前五識,故通三性三量三境。此識現量緣性境,比量緣獨影境,非量緣帶質境。

第六意識所居的界地:三界九地都有。此識造善造惡,有情在三界九地恆時輪轉,易而可知。

第六意識相應的心所:五十一種都有。此識造善造惡,皆隨因緣勢力變和分別勢力變,善心所起無煩惱心所,煩惱心所起無善心所,善惡不能同時而起。

頌曰

性界受三恆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註解

第六意識所起的作用:意攝法,依第七末那(意)凈色根生起的識,名意識。此識造善造惡非善非惡,有情在三界九地招感的苦樂舍三受,恆時隨業力輾轉變化,易而可知。第六意識總是與根本煩惱六種、隨煩惱二十種、信等善法十一種,彼此相連不易分割,支使舌識發語業,支使身識動身業,意識造善造惡獨為最大。善惡業力熏習在第八阿賴耶識種上,阿賴耶識隨種子變異成熟,又有了當來世的異熟生,阿賴耶識隨業力牽引,引業是第八阿賴耶識招感某趣的器界和根身為總報,滿業是第八阿賴耶識招感一生的命運為別報。

頌曰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綿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註解

第六意識的轉識成智:菩薩從發心至初見道登歡喜地,所破的是分別我法二執,所得的是根本無分別智,所證的是諸法的空性,但只是真如實相中的一部分。何以故?第六意識是依第七末那識為根,第七末那識無始時來所熏習的俱生我執(與業力同來同去),猶自緊緊地還纏綿著第六意識,意識中的微細煩惱種子,隨時都在遇緣現行。菩薩在轉依位中,修到第七遠行地後第八不動地前,第七末那識不執第八阿賴耶識見分為我,第六意識脫離了第七末那識的系縛,才能圓滿轉得妙觀察智。第六意識純凈無漏,此智即以無量之光明照大千,妙觀一切有情根性勝劣,對機施教利樂群生。

第七末那識頌

頌曰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 貪痴我見慢相隨

註解

第七末那識與三性三量三境相互之間的關係:第七末那識緣帶質境,雖不帶名相分別,亦不造善造惡,由隨迷情執第八阿賴耶識見分為我,而覆蓋了客觀事物的本質,第七末那識的性屬有覆無記性,此識所緣的量屬非量,此識所緣的境真帶的是假我質非實我質屬真帶質境。

第七末那識所居的界地:三界九地都有。

第七末那識相應的心所:一遍行心所有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二別境心所有一:慧;三根本煩惱心所有四:一貪二痴三不正見四慢;四大隨煩惱心所有八:一不信二懈怠三放逸四昏沉五掉舉六失念七不正知八散亂。此識與相應心所互作增上前後相隨。

頌曰

恆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凈依

註解

第七末那識的作用:末那是梵語,漢譯意(恆審思量義)。依第八阿賴耶識見分為根(最極微細的精神種子),生起的識名末那識。此識無明,恆審思量執第八阿賴耶識見分為我,無始時來所熏習的俱生我執,總是與前六識綁在一起,造善造惡緊密相隨,致使有情日日夜夜鎮住在三界九地六道輪迴昏迷不醒。何以故?此識生起,特別是根本煩惱心所中的貪、痴、慢、不正見,與大隨煩惱心所八種相應而起。再則,此識與前第六意識互相為根互作增上,與後第八阿賴耶識互相為根互作增上,既通外(前六識)又通內(第八識),是世出世間染凈諸法的樞紐。若前六識染,此識則染,若前六識凈,此識則凈,呼為前六識的染凈依。

頌曰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恆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註解

第七末那識的轉識成智:菩薩登歡喜地後,第六意識初得部分妙觀察智,第七末那識開始轉識成智。何以故?第七末那識的俱生我執好比大樹的根,第六意識的分別我法二執好比大樹的枝幹,枝葉雖隨著主幹被搬掉了,而根卻還未動呢。要使第七末那識轉依成於世出世間的平等性智,菩薩在轉依位中,到達第七遠行地後第八不動地前,修無功用行,在度眾生中隨緣應運不用絲毫之力,才能摧毀第七末那識的俱生我執,徹底覆滅了執我之根,平等性智方可圓滿證得,如來即以此智為地上菩薩現他受用身,加被十地聖者見佛凈土受大法樂。

第八阿賴耶識頌

頌曰

性惟無覆五遍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註解

第八阿賴耶識與三性三量三境相互之間的關係:第八阿賴耶識緣種子根身器界為境,此識無善無惡,無我執無法執,加之與前七識心所無有關連,對世出世一切染凈諸法亦無任何覆蓋,此識的性屬無覆無記性,此識所緣的量屬現量,此識所緣的境屬性境。

第八阿賴耶識所居的界地:欲界一地,隨散業所居;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隨定業所居。

第八阿賴耶識相應的心所:只有自性分別的遍行心所五種;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頌曰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註解

聲聞、獨覺(小乘)智慧不夠只求自了,佛只好隨緣為他們演示唯法無我,只講前六識不講阿賴耶識,若給小乘講阿賴耶識,由於他們只破我執不破法執,就會迷執阿賴耶識為我,不能證得出世的阿羅漢或辟支佛果。大乘在弘揚阿賴耶識時,小乘就極力反對,說阿賴耶識非佛說,由此必能興起雙方論主的激烈爭論。

頌曰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薰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註解

第八阿賴耶識所起的作用:阿賴耶是梵語,漢譯含藏義。依第七末那(意)凈色為根,生起的識名阿賴耶識。此識具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義。阿賴耶識好比大海,海為能藏。海水好比種子,種子為所藏。種子名習氣,有名言習氣(依名取相)、二取習氣(我執法執)、業習氣(善非善)等。第七末那識執第八阿賴耶識見分為我,我愛執藏。阿賴耶識中一切雜染法種子,好比大海中的海水浩瀚無涯不可窮盡,各類種子都有他的自性分別和運動規律,猶如農作物的種子,因果不亂。前七識及其相應心所,好比海面上的大風,深淵裡的海水與風遇緣,風擊海水隨即生起波浪,前後翻騰無有休止。說明第八阿賴耶識中種子受前七識反覆熏習,種子在阿賴耶識變異成熟,阿賴耶識隨業力變現某趣的器界和根身為總報,決定一生的命運為別報。因此,眾生的死此生彼前後相續,阿賴耶識自然而然地作了去後來先的主人公。

頌曰

不動地前才舍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註解

第八阿賴耶識的轉識成智:菩薩修到第八不動地前,第七末那識捨去了第八阿賴耶識,不執阿賴耶識見分為我,此菩薩才離別了分段生死。第八不動地後在斷第八阿賴耶識中最極微細的異熟習氣,必須證得了金剛喻定(十一地),阿賴耶中最極微細的雜染法種子空得清凈無染,成了凈分依他無垢識,大圓鏡智也就圓滿了。此識與智同時發出無量殊勝之光,現佛所受用的報身及土,普照十方塵剎利樂一切有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嚴祖庭 的精彩文章:

華嚴宗祖庭佛法與生活之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

TAG:華嚴祖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