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的子女後代
陳獨秀一生共有三次婚姻,共有6個子女。與原配夫人高曉嵐生育了陳延年、陳喬年、陳松年、陳玉瑩三子一女;與第二位夫人高曼君生育了陳鶴年(後改名陳哲民)、陳子美一男一女;與第三位夫人潘蘭珍沒有生育。陳延年、陳喬年兄弟參加革命均在上海遇害,大女兒陳玉瑩受了嚴重刺激,精神失常,一病不起,不久也隨二個兄弟而去了。
高曉嵐
一、陳松年
陳松年是陳獨秀的三子,他於1910年出生在老家安慶。幼時的他一直是從母親和奶奶的念叨里感知父親,思念父親。直到20世紀30年代初,父親被關進南京的監獄,他去探監,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見到自己想念多年的父親。
陳松年大學沒讀畢業就輟學了,大哥、二哥在上海被害後事都是他和姐姐陳玉瑩去處理。當他們姐弟二人看到倒在血泊中那種慘烈之狀,心中的痛難以言表,以至於姐姐受了嚴重刺激,一病不起。陳松年青年時代,可以說是災難頻頻降落在陳家。
後來他打聽到父親即將出獄的消息,就和妻子帶著祖母謝氏和剛滿周歲的大女兒從安慶乘船到武漢,見到了剛剛獲釋的父親陳獨秀和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繼母潘蘭珍。然後繼續沿江而上,經重慶,最後到達四川江津。陳松年一家在和父親流寓江津的日子裡,生活十分艱難。全家主要靠他們夫婦在江津對岸的德感壩九中教書的微薄薪金維持生活。在這裡陳松年儘力侍奉祖母,陪伴父親度晚年。
陳松年妻子和孩子
在江津,陳松年的祖母謝氏去世了,緊接著父親陳獨秀1942年又在江津去世。到了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陳松年拜託一位木材商將祖母和父親的靈柩用木排裝上,沿江而下運回安慶,安葬在集賢關附近的深林中。所幸陳松年那時沒有為父親立碑,父親的墳墓在後來的運動中也沒有受到破壞。
1949年之前,陳松年經歷了太多的不幸,1949年以後又因父親複雜的身份的和各種複雜的社會因素,讓他遭受了不少苦難。他當過會計,教過書,後又到窯場當工人,技師。陳松年與妻子竇珩光一生有一男三女,他們夫妻倆互相儘力支持著這個家庭。後來當地政府給予每月30元的生活補貼。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陳松年被選為市政協常委,文史館館員,直到他1990年去世。
陳松年的長子陳長琦是大學教授,曾經擔任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學院院長;陳松年的長女陳長瑋大學畢業後在一所鋼鐵設計院工作,曾任工程師,1984年病故;次女陳長玙大學畢業後在一家軍工廠工作,是高級工程師;幼女陳長璞,沒有上大學,下放到農村勞動鍛煉,後招工進安慶圖書館工作,曾經擔任安慶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長,也是研究祖父的一方權威。
二、陳鶴年
陳獨秀的四子陳鶴年第一次到南京監獄去看父親時,天真地提出要想辦法幫助父親越獄逃跑。被父親罵了一頓,說他「胡鬧」。不過,對兒子的這片孝心還是感到滿意的,陳鶴年以後仍經常去看父親,陳獨秀在獄中寫的《自撰辯訴狀》,就是由陳鶴年拿去秘密印刷後,在社會上散發的。
陳鶴年於1934年考進了揚州中學高中班,未畢業又轉到北平,進入北平致誠中學,在這裡完成了高中學業。之後,他考進了北平法商學院。在北京讀大學期間是當時北平的「三大學生領袖」之一。還加入了地下共產黨,成了一名預備黨員。後投奔北京西山游擊隊,負責電報的收發工作和人員培養。受陳獨秀黨內負面影響,1938年底,陳鶴年攜妻子和孩子去了香港,抗日戰爭期間又回內地。抗戰勝利後,再度帶全家定居香港,在《星島日報》工作。
高曼君
1949年後,他便先把妻子和四個子女送回北京,自己卻留在了香港,因此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的幾個子女都陸續落實了政策。除了二女兒陳禎榮留在北京外,其他子女都去了香港。陳禎祺一家去香港後,還在《科學模型》月刊上發表了不少計算機方面的科普文章。2000年,陳鶴年在香港默默離開人世。
三、陳子美
陳獨秀的女兒陳子美,生於1912年,陳子美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她的性格也像父親一樣倔強獨立,敢作敢為。她在抗戰爆發前學習過收發電報的技術,在杭州電信局工作過。抗日戰爭爆發後,陳子美和她的第一任丈夫張國祥失了業,在泰州、上海、南京之間靠「跑單幫」維持生活,還學習過婦產科的接生技術,後來因感情破裂離婚,生育有四個子女。20世紀50年代初期,陳子美與前夫張國祥所生的三個子女在上海讀書。長子張肇山、長女張樹儀先後參軍離開了上海。張肇山參軍後,被保送到南京航空學院學習,後被人陷害二十幾歲就去世了。二女兒張樹德直到1956年考取山東大學,向在上海的母親告別時,陳子美才給她看了外祖父陳獨秀的照片。
上海解放後,陳子美當上了里弄的「接生員」。第二次結婚後(嫁給浦東開推土機的司機李煥照),隨丈夫由上海定居廣州。後來又同小兒子一起由廣州逃到香港,後來又去了美國。
1997年,陳子美在大陸與前夫所生的兩個女兒,得知母親還健在美國,尋求外交部門的幫助,與久別的母親取得了聯繫。陳子美也曾想回到闊別幾十年的祖國親人,但因年事已高,一直未能如願。2004年4月在紐約皇后區聖約翰醫院孤獨離世,享年93歲。陳子美的公祭儀式於2004年5月25日在紐約舉行。
潘蘭珍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