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男子8年畫《紹興闕游圖》 7米長卷展現紹興風貌

男子8年畫《紹興闕游圖》 7米長卷展現紹興風貌

花了8年時間,沈炳法終於完成了7米長卷《紹興闕游圖》。在泥金紙金黃大氣的卷面上,越地靈秀的山脈,密布的水網躍然紙上;小橋流水,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商賈往來,遊船如織,士農工商生活場景生機勃勃,活靈活現。

現年49歲的沈炳法,在談及畫作時,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畫了8年,我現在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這個在紹興柯橋輕紡城做生意起家的男人,在不惑之年,躲進小樓,安靜作畫,這該有怎樣的決心和毅力?我們在欣賞畫作之餘,也不妨聽聽他畫作背後的故事。

學畫的念頭,竟從買到一幅贗品開始

在沈炳法的小圈子裡,大家對他的印象是一個生意人,一個早些年在柯橋輕紡城打拚有所成就的老闆。如果說親朋好友知道沈炳法畫畫的事,多半會大跌眼鏡。「我作畫的事情如果說出去,估計別人會笑話我,都這個年紀了,竟然開始畫畫了,又不是小學生。在他們看來,我作畫的行為是幼稚的。」即便是面對自己的家人,沈炳法作畫時都是偷偷摸摸的。「我在我女兒的房間里作畫,每次她進來,我都匆匆忙忙地把紙筆收起來,她雖然知道我在畫畫,但是我畫的是什麼,她並不清楚。」

所以,沈炳法作畫的事情,幾乎是嚴格保密的。漫長的8年,很多親朋好友都不知道沈炳法畫畫的事,反而在平時相交甚少的圈子裡,沈炳法偶爾會提及這件事。

對於沈炳法而言,對外公布自己作畫的秘密,需要一個契機,這個契機就是《紹興闕游圖》完成的時候,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效果。而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沈炳法整整堅持了8年,近乎寂靜的8年。

在去年三四月份,沈炳法覺得自己畫得差不多了,才把作品拿給他的好友,一位柯橋中學的老師看。「當時他很驚訝,覺得畫得太好了。」在他的推薦下,沈炳法又認識了柯橋區美術館館長成志勇。「當時我問他,我的畫有沒有價值,他堅定地說,『有,絕對有。』他還說,如果要展覽的話,可以立馬幫我安排。那個時候,作品還沒有定稿,他們的肯定,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2017年11月5日,沈炳法終於完成了作品,他把作品放在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潛心8年完成的《紹興闕游圖》終於公之於眾。這之後,成志勇又為沈炳法引薦了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李雲雷,在李雲雷看來,沈炳法這種宮廷畫法在當前確實難得一見,連稱佩服。

要說沈炳法和繪畫結緣,還要追溯到2009年。那是機緣巧合的一天,他在柯橋區一家酒店的門口,看到有人在賣畫,他心血來潮,買了一幅古畫,也是一幅長卷。極為戲劇性的是,他當真跡買來的古畫,事後經鑒定,是一幅做舊的贗品。對於很多人而言,這是一件無比懊惱的事情,或許會氣惱地把贗品扔到一邊,看都不會多看一眼。

然而沈炳法卻不一樣,他認認真真地把畫裱起來,一遍遍地欣賞,時間久了,竟然動了作畫的念頭。而在作畫之前,沈炳法對於繪畫是零基礎,慢慢地,沈炳法摸出了一點門道,畫圖也畫得工整起來。

採訪的間隙,沈炳法拿出了他早期的作品,同樣是在泥金紙上。畫作看起來規規矩矩,雖無差錯,卻少了幾分靈動。山,遠沒有《紹興闕游圖》上俊秀,整體畫面也沒有《紹興闕游圖》那般精細。但對於初涉繪畫這個領域的沈炳法而言,能畫成這般,確實是下了功夫的。

「我那個時候想,古人能夠畫出《清明上河圖》,我能不能夠藉助現代工具,超越古人,畫一個越地風貌圖,即便不能超越,至少也要畫得比古人精細。」沈炳法笑著說,而他口裡所說的現代工具,便是鉛筆、鋼筆、圓規和尺子。

夢想是美好的,但真要實現卻是相當困難的。「我當時腦子裡都是宏偉的構思,但是真正落筆之後,所有的宏大的場景都像是枯萎了一般。」沈炳法說。

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這是一個選擇。沈炳法有太多的理由放棄,比如舒適的生活,零基礎的美術功底等等,但沈炳法卻選擇了迎難而上,而這份堅持,一直持續了8年。

事業的沉寂,轉化成了對創作的痴迷

被問到最終是如何完成這幅作品的,沈炳法談到了四個層面:一是端正的態度;二是嚴謹的構思;三是頑強的毅力;四是成熟的技巧。

「在萌生這個想法後,我知道,這會很難,我也設想過很多難點,在我腦海里,覺得自己能克服這些難點後,我才開始作畫。當然,後續碰到的難點比我原先設想的要多得多。」沈炳法說,為了儘可能地在畫中還原紹興的風貌,他去了紹興的很多地方。在平時的生活中,沈炳法也有一個習慣,喜歡收集各景點的門票,門票中呈現的景物,成了沈炳法素材的重要來源。

沈炳法早期作畫的場所,是在柯橋區柯北一處工業園區廠房的辦公室里,環境很簡陋,後期在家裡,也主要是在女兒的房間里。

「我作畫的那段時間,也是我事業上的停滯期。在家人眼裡,我可能像一個閑人,他們無法理解我的生活狀態。」事業和生活上的沉寂轉化成了沈炳法創作上的執著和瘋狂。「很長一段時間,畫畫佔據了我生活很重要的部分。比如我白天想畫一個亭子,晚上睡覺的時候,滿腦子都是亭子,畫樹的時候,閉上眼睛,全部都是樹。在夏天,我構思不出畫面的時候,身上的汗就很快下來了,感覺都要虛脫了。」

沈炳法剛開始作畫的時候,女兒讀初中,兒子讀小學。每天下午,沈炳法都會早早地來到學校門口,車停好之後,一個人坐在車裡,寫寫畫畫。《紹興闕游圖》上的一篇近300字的題跋,就是沈炳法在車裡寫就的,至今,他還保留著當時的手稿。

對沈炳法而言,《紹興闕游圖》融入了他太多的情愫,其中重要的一點,便是其對柯橋這方水土的感恩之情。「我17歲的時候,便從稽東鎮龍東村老家來到柯橋輕紡城賣布,那個時候,市場相當簡陋,只有橫、豎兩條街,還都是青石板路,布商都把布放在鋼絲床上賣,有貨船沿水路進來,洽談生意。這麼多年,我看到了輕紡城一點一滴的變化,如今輕紡城的發展,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沈炳法作為早期的布商,見證了輕紡城由小到大的過程,這期間創業的艱辛,都凝結成了他對柯橋深厚的感情。

「我看過《平凡的世界》,我畫畫的時候,便想到了孫少平,孫少平在挖煤的時候,關心的是世界,是更多的人,他的這種博大的愛也感染了我,我覺得,當下的生活是時代賦予的,更應該感恩這個時代。這種情感,在我畫畫的過程中,越來越強烈,我覺得一定要把畫畫完美了。」沈炳法說。

在談到技巧的時候,沈炳法講到:「我邊學邊畫,以前我畫山畫得不像,畫一個亭子都要好幾天,整個進度很慢。慢慢的,等到你腦子裡全部都是畫面的時候,再落筆,會像很多。同時,在畫的過程中,腦子裡會有很多畫面冒出來。我這個畫,展現的是紹興上世紀70年代的圖景,少時的記憶,都融入到了畫作中,作畫的過程,也是我回憶的過程。隨著技術的提升,我畫畫的速度也有所加快,這幅畫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2017年完成的。」

少時的記憶,長卷展現了舊時紹興風貌

在沈炳法的手下,長卷緩緩鋪開,紹興古城的風貌便展現在眼前。長捲起始的地方,山水相映,桃紅柳綠,一派怡然的田園風光;在尾端的地方,是紹興東湖的一方秀水,漫長的古纖道上,一個人駐足其上,湖泊浩渺,人更顯渺小,人處其間,寧靜而寂寥。

「為什麼要在古纖道上,畫上一個踽踽獨行的人,這便是我自己的寫照。」沈炳法說,「漫長的作畫過程,是孤獨的,也是帶著自身思考的,此刻回望,太多的情感已經無法一一表達。」沈炳法沉吟道,正如陶淵明在《飲酒》中寫道:「此中有深意,欲辯已忘言。」

「我在畫中,不僅通過景物的變化,呈現了紹興的四季,同時西至楊汛橋,東至紹興東湖,按照地理位置,畫出了柯橋至紹興的一些樣貌,這其間,我擇選了紹興和柯橋幾個著名的景點,比如柯岩風景區、龍華寺、香爐峰、羊山公園、書聖故里、迎恩門、蘭亭、東湖等,還有一些紹興的標誌性建築,比如紹興城市廣場上的大善寺、大善塔,紹興的震元堂、蘭香館,府山的古城牆等;為了展現紹興的市集風貌,我又畫了水城巷的米市,城北橋的泊船碼頭,早期的造酒場和柯橋輕紡城賣布市場。」沈炳法細緻地講解道。

「《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汴梁的圖景,我畫的是紹興上世紀70年代的風貌,無論是碼頭集市,亭台樓宇都是早年間的圖景,如今很多建築物已經消失了,我都是憑著記憶去畫的。小時候,去一趟紹興並不容易,但是一些標誌性的建築,在我的記憶里依然清晰。《清明上河圖》中人物眾多,各色神態不一而足,繁榮的市集景象為後人研究北宋歷史提供了很多資料,在畫《紹興闕游圖》的過程中,我也有所參照,畫了很多人物,反映上世紀70年代紹興繁榮的市集景象,之所以畫這些,主要是想把那時的風貌還原出來,給80後、90後的年輕人看。」沈炳法說。

「我腦海中萌生的這些念頭,也增強了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我看來,這成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自娛自樂的一個簡單興趣。我比任何人都期待作品完成的那一刻,這樣,我就可以對我8年的付出有所交代,可以呈現在人面前,讓人有所啟發和感慨。」

「現在欣賞自己的畫作,也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每一個設計,我都要思考許久。碼頭的船隻,有畫舫、有客船、有運稻草的、運酒罈的、也有空船,吃水深淺不一,高低各不相同。畫中漁民捕魚,扒螺螄,戳河蚌,這些都是我年少時看到過的場景;這裡幾處,小孩子三三兩兩聚作一團玩耍,都是農村裡較為常見的。我在畫中還畫了賢士名流曲水流觴的場景,用來更好地表現蘭亭;畫中柯橋風景區的社戲表演,體現了紹興的風俗特色。當然,如果你細心的話,還能找出畫中很多有意思的畫面。」談起畫作,沈炳法言語之中充滿喜悅。

「《紹興闕游圖》完成了,我感覺自己也放空了,其實我後續還打算以西湖為中心畫一些杭州的場景。但所謂一鼓作氣,我不知道以後是否有毅力去完成這一目標。」沈炳法說。

轉載自:浙江新聞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浙網綜合 的精彩文章:

七歲男孩天天尿床 醫生詢問發現母親做錯了事

TAG:大浙網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