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慈禧太后的政治生涯

慈禧太后的政治生涯

1908年舊曆十月,慈禧太后在頤和園度過了74歲生日,不料罹患痢疾,10天之後宣告不治。此前兩天,光緒皇帝亦龍馭上賓,年僅38歲。倉促中,還沒有斷奶的溥儀做了清帝國皇帝,他的父親載灃成為最後一任攝政王。僅僅3年後,大清帝國人心瓦解,國勢土崩。慈禧太后地下有知,會作何想?是她,還是攝政王等親貴,斷送了「祖宗三百年基業」?

【一】

回顧慈禧太后的政治生涯,在傳統帝制的框架下,她的經歷絕對可謂驚人。自咸豐皇帝駕崩後,她逐步掌握大權,在同治、光緒兩朝,成為中國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實際統治中國48年。

在現有的檔案資料基礎上,把這位女性置身於歷史事件之中,我們可以描繪出一些大致的輪廓。

首先,她極為好學。入宮前,她雖是道員惠征之女,卻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入宮之後,她和其他妃嬪們一起學習「聖訓」以及一些德行與禮儀,由此開始讀書識字。她受咸豐寵愛,參與批閱奏摺,用心學習,從而得以漸漸熟悉朝章典故。不過,辛酉政變後,慈禧剛聽政時,曾國藩曾來覲見。據他記述,太后召對問答,也不過寥寥數語,說明此時她於政事尚稱不上嫻熟。從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起,慈禧開始系統地學習如何治國。她經常瀏覽由侍講官編寫的《治平寶鑒》,揣摩學習從漢初到明末的歷代統治精髓,每天還要閱讀由軍機處進呈的實錄與聖訓,學習先帝們的治國方略與指導精神,後來召見外放大臣,她已經可以侃侃而談,滔滔數百言。

此外,她可以說極富政治天賦。自咸豐朝以來,重大歷史事件,總缺不了這位帝國至高女性的身影。辛酉政變時,她不過28歲,其果敢機敏已經顯露無遺,聯合被排斥在顧命大臣之外的恭親王,發動了一場名副其實的政變,用暴力清除八位輔政大臣,實現在清朝前所未有的垂簾聽政。事後由六齡幼帝下詔:「我朝向無皇太后垂簾之議,朕受皇考大行皇帝付託之重,惟以國計民生為念,豈能拘守常例,此所謂事貴從權。」此後,她罷黜政治合伙人恭親王,令他從此幾乎無所作為,自己則成為真正的獨裁者;甲午戰後,又借戊戌政變,翻手為雲,在皇帝已經親政之後再度訓政。她能夠一再挑戰體制,卻沒有激起巨大的反彈,可以說是能力非凡。

在她的主導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封將封帥,逐次平定太平天國、捻軍內亂,同時,自強新政次第展開,於是有了「同治中興」的局面。從慈禧執政的歷史來看,她也並非像傳統記敘中那樣竭力反對變革。事實上,若無最高統治者的支持,學習西方的洋務運動也不可能在中國開展三十多年。慈禧自己亦曾說:「變法乃素志,同治初年即納曾國藩議,派子弟出洋留學,造船制械,凡以圖富強也。」

也就是說,慈禧算得上是帝制時代的佼佼者。事實上,即使換上另外一個人,比如恭親王奕訢,恐怕也不會比她做得更好。

【二】

在慈禧的臨終遺誥里,這位「五十年間天下母,後來無繼前無偶」的老太后總結自己的政治生涯:「回念五十年來,憂患迭經,兢業之心,無時或釋。」這話倒也不是自矜自誇,王國維在《頤和園詞》里如是記述:「國事中間幾翻覆,近年最憶懷來辱。」確實,慈禧作為最高領袖的這五十年,西人梯航遠來,用暴力逼迫這個老大帝國加入全球體系;帝國內部則亂象叢生,統治失序。她歷經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庚子之役,確實是「憂患迭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那麼,何謂「懷來辱」呢?

1900年,在中國,是極不安寧的一年。在西潮拍岸六十年之後,義和團運動爆發于山東,一路「扶清滅洋」,以其戾氣包裹了夏季的北京城。在這場震驚全球的變亂中,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最終裝扮成一個漢族老太婆,挾光緒皇帝乘坐幾輛騾車西逃,一路饑寒交迫,至懷來縣已經如同乞食的老嫗。旅途之艱辛,今人讀來也唏噓感嘆:「連日奔走,又不得飲食,既冷且餓。途中口渴,命太監取水,有井矣而無汲器,或井內存有人頭,不得已,采秫粃稈與皇帝共嚼,略得漿汁,即以解渴。昨夜我與皇帝僅得一板凳,相與貼背共坐,仰望達旦,曉間寒氣凜冽,森森如毛髮,殊不可耐。(吳永:《庚子西狩叢談》)」世紀之交的這場災禍,當時人便感嘆「庚子之役,為自有國家以來未有之奇變」。大規模的騷亂,殺害傳教士和中國教民,外國的軍事干涉,清帝國對數國宣戰;隨後,圍攻使館被解除,朝廷西逃至西安,洋人攻佔北京,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緊接著是新政和革命。漢學家芮瑪麗因此斷言:「歷史上沒有哪一年能像1900年那樣對於中國具有分水嶺般的決定性意義。」

【三】

從宮廷檔案、時人筆記可以看出,慈禧對於義和團的態度亦極為矛盾。她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這種選擇可以說是她生平的最大敗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鳳有事說 的精彩文章:

此皇帝很專情,一生只專情於她!

TAG:小鳳有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