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勢力把持亞足聯 東亞足球自立門戶不現實
西亞勢力把持亞足聯
東亞足球自立門戶不現實
資料圖:北京時間1月15日下午,中國隊在U23亞洲杯小組賽最後一輪賽事中1-2負於卡達隊。中國隊以1勝2負戰績結束小組賽,無緣出線權。第3分鐘,鄧涵文搶斷後送出助攻,姚均晟破門得分。第41分鐘,中國隊隊長何超兩張黃牌被罰下,半場結束前莫埃茲·阿里為卡達隊扳平比分;第77分鐘,莫埃茲·阿里在快攻機會中梅開二度,卡達隊將比分改寫為2-1。 圖片來源:Osports全體育圖片社
U23亞洲杯上,中國隊遭伊朗主裁判有爭議的判罰,最終無緣小組出線。賽後,中國足協向亞足聯提出書面抗議,也沒有得到回應。
中國隊與卡達隊比賽,亞足聯卻選派西亞裁判執法,而比賽監督也是來自同組對手烏茲別克,顯然不符合迴避原則。其實,中國隊在大賽中吃裁判的虧,已不是一次兩次了。為此,憤怒的中國球迷在U23亞洲杯上發動「空場」行動。更有人提議,如果這次得不到一個說法,中國足球應該退出亞足聯,轉入其他洲足聯或組建東亞足聯。
記者俞國偉
亞洲球隊改換門庭有先例
眾所周知,國際足聯下設歐洲、亞洲、非洲、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區、南美洲、大洋洲六個地區性組織,但各洲際組織的下屬協會會員,並非嚴格按照地理轄區的劃分。比如,原屬亞足聯旗下的以色列與哈薩克先後轉投歐足聯,而屬於大洋洲的澳大利亞足球隊現在參加亞洲比賽。
以色列足球隊最早一直參加亞洲比賽,還獲得過亞洲杯冠軍,由於海灣地區政治形勢複雜,以色列與周邊西亞國家關係比較僵。而在亞足聯內部西亞勢力很強勢,1974年以色列足協被亞足聯開除,其後轉而加入歐足聯。
哈薩克獨立以後首先加入的是亞足聯,並參加了1998年法國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哈薩克最終未能出線,他們認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待遇,毅然決定退出亞足聯,隨後改換門庭加入歐足聯。
此外,土耳其、塞普勒斯以及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喬治亞,地理上屬於亞洲或跨越亞歐兩洲的國家,也都選擇加入歐足聯。
有出也有進,澳大利亞原屬大洋洲足聯,2006年加入到亞足聯。之前,大洋洲只有0.5個世界盃名額,作為大洋洲足球絕對老大,澳大利亞要與南美洲球隊或者北美洲球隊進行附加賽決出世界盃出線權,難度相對較大。自從脫大入亞後,澳大利亞在2010年、2014年、2018年連續三屆世界盃全部晉級決賽圈。
當然,跨洲轉換門庭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土耳其、哈薩克等是橫跨亞歐大陸,有地理上接近性、歷史政治文化相似性。
澳大利亞越洋加入亞洲,也具有一定的歷史淵源。之前世界盃預選賽上,亞洲與太平洋周邊球隊選拔歸於同一個大區,1982年世界盃亞太區預選賽上,蘇永舜執教的國足最後一場1:2輸球未能出線,對手正是來自大洋洲的紐西蘭隊。
東亞足球自立門戶不現實
從以上改換門庭的球隊背景看,需要具備一定的地理、文化或歷史淵源,中國足球若效仿退亞入歐,完全不現實。
那麼,根據東亞杯賽事思路,能否聯合周邊國家或地區的足協,自立門戶組建一個東亞足聯或亞太足聯呢?
事實上,亞足聯一直由西亞勢力把持的狀況,一些東亞與南亞會員足協早有不滿。在2009年,日本足協副主席小倉純二就提出將亞足聯拆分,東、西亞在世界盃預賽中各自比賽,以避免橫跨8個時區的舟車勞頓,也為了保護球員和提升比賽質量。
這一建議,顯然不會得到亞足聯的認可。有趣的是,隨著亞冠聯賽上東亞球隊成績強勢,尤其2013年亞冠八強戰上,恆大總比分6:1淘汰了卡達豪門萊赫維亞,震驚了整個西亞足壇。亞足聯的西亞代表以賽制不同為借口要求改革,認為西亞聯賽是跨年度賽制,每年八九月份的亞冠淘汰賽對西亞球隊影響很大。由此提出東西亞分區、決賽相遇的提案。
很顯然,這份提案真實意圖是為保證一支西亞球隊進入最後決賽,從而打破東亞球隊對亞冠成績的壟斷優勢。2015年起,亞冠聯賽真的分為東西區進行,這也看得出來西亞勢力在亞足聯擁有很強的話語權。
2014年巴西世界盃後,日本足協曾提議,將東亞、南亞和大洋洲合組亞太足聯,可以在空間和提升區域內職業聯賽交流的方面有特別優勢。
然而,無論是維拉潘還是薩爾曼執掌的亞足聯,顯然更希望挾整個亞洲在國際足聯內自重,對於東西亞的分立一向持反對態度。如果得不到亞足聯的支持,創建亞太足聯的想法也肯定不會得到國際足聯認可。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