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嚴肅討論:「轉運水晶」真的管用嗎?

嚴肅討論:「轉運水晶」真的管用嗎?

幾年前,工作於一家高端時裝公司的Sadie Kadlec找到老闆,請求加薪。當時,她的右手很神秘地攥著兩塊小石頭:橙色的那塊是瑪瑙,說是可以增強勇氣;淺藍綠的那塊叫藍晶石,按照古印度的說法,藍晶石對應的是喉嚨處的「能量中樞」,又稱「喉輪」,有助於表達及溝通。

最開始,老闆把她的請求懟了回去。然而,Kadlec不知從哪裡冒出一股信心,奮力與老闆討價還價,最終如願以償。

「我被這兩塊石頭的力量驚到了。」30歲的Kadlec說。她現在每天都用水晶冥想,隨身帶著它們,甚至辦班教別人如何使用水晶改善情緒及軀體健康。她說:

「這些地球碎片帶著能量,你們也能感覺到。」

使用谷歌搜索「水晶療愈」,檢索結果是5年前的兩倍還多。Katy Perry、Kate Hudson、Adele等名人的宣傳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她們在台上也會攥著一塊水晶,以克服舞台恐懼。在亞馬遜和沃爾瑪,人們可以輕鬆買到「喜馬拉雅鹽燈」,據說可以提升心境;還可以買到磁療手鐲,據說能緩解疼痛。一款喜馬拉雅鹽燈甚至成為亞馬遜Prime用戶中銷量最好的家居產品之一。

沒文化的人才信這個?事實上,從舊金山到紐約的替代治療中心擠滿了受過良好教育的,來自房地產、金融及科技企業的百萬富翁。他們以小時付費,只為接受水晶或「花精」(Flower Essence)治療;還有一種所謂的「靈氣治療」(Reiki),通過沒有身體接觸的按摩傳遞「治癒能量」。

「很多客戶來到紐約找到我們,說他們需要一些保持健康的辦法,因為生活節奏確實很緊張,而且一些傳統藥物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執業針刺治療師、布魯克林Maha Rose療愈中心創始人Lisa Levine稱。Reiki的收費標準為每小時100-175美元(約合人民幣640-960元),一塊手掌大小的拉長石(一種寶石)售價30美元,約192元人民幣。

Maha Rose治療中心(圖片來自官網)

陽性結果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玩意兒真的管用嗎?

事實上,神經科學家及心理學家說,真的管用,但不一定是使用者被告知的那些用處。

安慰劑效應的成分肯定是有的。除此之外,僅僅做一些能「掌控自己命運」的事通常就可以增強希望,點亮心境,提高個體應對某些慢性狀況的能力。心理學家、《相信魔法:迷信中的心理學》(Believing in Magic: The Psychology of Superstition)的作者Stuart Vyse指出。

「目前尚無科學證據支持這些治療手段的治療價值;然而,它們完全有可能間接帶來心理獲益。」

科學證據

美國消費者每年在補充替代治療上的花費高達300億美元。其中一些手段(如冥想和瑜伽)的確有科學證據支持,但其他大部分都幾乎沒有。

2001年,倫敦大學的心理學家Christopher French開展了一項研究:他招募了80名受試者,首先給他們一些小冊子,煞有介事地告訴他們戴著水晶可能會出現哪些感覺,如肢體刺痛、注意力增強、精力提升之類,然後給其中一半人真正的水晶,給另一半人廉價的塑料仿品。結果顯示,兩組受試者產生軀體反應的情況並無差異。French認為,真正管用的不是流動的能量,實際上還是暗示。

2013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探討了磁療手鐲的鎮痛療效。研究招募了70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讓他們依次佩戴兩種磁療手鐲、一種銅手鐲和一種普通手鐲,每種帶5周。結果顯示,在緩解疼痛及炎症方面,4種手鐲並無顯著差異。

儘管喜馬拉雅鹽燈的賣家稱,這種燈可以釋放負氧離子,升高腦內「讓人感覺良好」的物質的水平,但他們拿不出什麼高質量的研究。喬治城大學神經及生物化學教授James Giordano博士稱:「喜馬拉雅鹽真能向空氣中釋放好的離子,跟人隔著很遠就能發揮治療作用?基於我所接觸到的所有學術資料,我的答案是,不能。」

然而,Giordano博士也指出,缺乏學術證據並不意味著,這些東西完全幫不到人。

例如,大量研究顯示,波長較短的藍光可抑制誘導睡眠的褪黑素,而波長較長的紅橙光可刺激腦內鎮靜性化學物質的釋放。Giordano博士稱,喜馬拉雅鹽燈釋放的是「相當不錯」的粉紅色光,對於某些人而言,這種顏色的光可以產生舒適感。

另外,可能還有一些因素正在發揮作用,但科學工作者尚無工具對其加以探討。Giordano博士稱:

「有時我們科研人員覺得,我們已經知道某種東西是如何起效的,或者為什麼不能起效;事實上,我們根本不知道。」

再就是安慰劑效應:僅僅是把燈打開,把水晶戴上,或者去見一下所謂的無接觸按摩師,期待他們能幫你做點兒什麼,就可能引發大腦及身體的可測量的改變。簡言之,信則靈。

真正的安慰劑效應

哈佛大學醫學院安慰劑研究項目主任Ted Kaptchuk博士稱,人們常有一種錯誤的觀念,即安慰劑效應「都是腦子虛構出來的」,是一種對無活性物質的虛假應答。然而,腦影像學研究顯示,當患者進行某項似乎沒有治療價值的行為,如服用糖片或接受偽針刺治療時,腦內高度特異性的腦區被激活,進而誘發一些讓人感覺良好的物質的分泌,包括內啡肽、多巴胺及天然鎮痛成分等。

「這是真正的生物學進程,而不是虛構的。」Kaptchuk博士指出。

大量研究顯示,如果明確告訴患者,他們正在使用的藥物具有鎮痛效應,其療效是不告知而偷偷用藥(如通過靜脈給葯)時的兩倍。這一現象提示,處方葯的很大部分療效來自暗示。

如果醫生很細心而又富有同情心,那麼安慰劑效應可能會更強。事實上,這正是那些替代治療師所為人稱道的特質——服務態度極佳。

一項納入了262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研究顯示,接受安慰劑針刺治療,同時擁有「被熱情、注意力及信心所強化」的醫患關係的受試者中,有61%在6周後獲得了顯著的癥狀改善。作為該研究的作者,Kaptchuk指出:

「連真正的針刺治療都不是,結果效應量比市面上最好的藥物還高。」

相信治癒的力量

美國人,尤其是那些正在跟慢性病長期鬥爭的人,對於一些尚未被充分證明的治療手段持高度開放的態度。

皮尤(Pew)研究中心開展的一項調研顯示,四分之一的受訪者稱,自己相信水晶或樹木等物體帶有精神能量。另一項針對膳食補充劑使用者的調研顯示,即便政府參與開展的研究顯示,他們所選擇的保健品是無效的,仍有80%的人會繼續使用。

「很多時候,人們壓根不喜歡醫生給他們的答案或幾率;他們會被鼓動當小白鼠,嘗試那些未被證明或檢測過的治療手段。」幸運的是,此類手段中的大部分還算安全,沒有危險的副作用,除了損害錢包這一「靶器官」之外。

然而,人們必須記住,安慰劑效應就算能緩解癥狀,也無法真正治療疾病。「這些治療手段最大的潛在危害在於,人們可能會因此忽略其他治療方式:如果人們把賭注都壓在這些治療上,而不去使用真正治病的醫療資源,就會造成問題。」Giordano博士指出。

儘管相信水晶的力量,但Kadlec也強調:「我絕對不會說,現代西醫可有可無。」

布魯克林事件營銷及品牌戰略師Melissa Abe認同上述觀點。如果出現嚴重感染,她會毫不猶豫地使用抗生素;如果頭痛很厲害,她會吃布洛芬。不過,她也會定期造訪Maha Rose療愈中心,接受靈氣治療及花精治療,每天還會使用精心挑選的水晶冥想。

那麼,她又是如何看待「缺乏科學證據」這個情況呢?

「說實話,我XX完全不在乎(Honestly, I don"t give a crap)。我的感覺是最重要的,這些東西確實能讓我感覺好一些。」

信源:Lisa Marshall. Can Crystals Heal? Separating Facets from Facts - Medscape - Jan 17, 20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脈通精神科 的精彩文章:

抗精神病葯真實世界數據首次獲批納入產品標籤

TAG:醫脈通精神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