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幽門螺桿菌檢查方法都有哪些,該如何去選擇?

幽門螺桿菌檢查方法都有哪些,該如何去選擇?

HP感染的診斷有多種較為可靠的方法,可從檢測原理、檢測意義以及對人體有無創傷等多角度進行各種不同分類。

幽門螺桿菌廣泛存在於人體中,是多種上消化道疾病的致病因素,具有傳染性、普遍性和隱蔽性,因此很多人都想做檢測自己有沒有被幽門螺桿菌感染。面對各種各樣的檢測方法,該如何選擇呢?


檢測方法

HP感染的診斷有多種較為可靠的方法,可從檢測原理、檢測意義以及對人體有無創傷等多角度進行各種不同分類。一般依據對人體有無創傷分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診斷方法。

一、侵入性的檢測方法:指依賴胃鏡取材的檢測方法。主要有HP培養、胃黏膜直接塗片革蘭染色鏡檢、胃黏膜組織切片染色鏡檢、快速尿素酶試驗、分子生物學方法等;

1.HP培養:將胃粘膜活檢標本做微需氧環境下培養,如培養出幽門螺桿菌即可診斷為幽門螺桿菌感染。

優點:特異性高,可進行葯敏試驗指導用藥,並可進行科學研究。

缺點:複雜耗時,費用高,需要較高的試驗條件,開展的醫院有限。

2.快速尿素酶試驗(RUT):幽門螺桿菌產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產生NH3和CO2,NH3的產生可使pH值升高,胃粘膜組織呈鹼性,據此原理可通過加入pH指示劑通過顏色的改變判斷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存在。

優點:簡便易行、價廉,可在胃鏡檢查同時進行。如果試劑可靠,檢測結果準確性高。

缺點:受試劑質量、取材部位、取材量、溫度、反應時間等多種因素影響。

3.胃粘膜組織切片染色鏡檢:將胃粘膜活檢組織標本固定、脫水後常規石臘包埋、切片染色、鏡下觀察,根據幽門螺桿菌的形態學特徵進行檢測和分折,可以直接觀察胃粘膜表面定植的幽門螺桿菌。

優點:直接觀察菌體,特異性高。

缺點:受取材部位及取材量以及病理醫師的辨識能力影響,假陰性的可能大。

4.胃粘膜直接塗片染色鏡檢:將胃粘膜組織直接塗於玻璃片,一般用Gram染色後相差顯微鏡下觀察幽門螺螺桿菌。

優點:Leifson染色法15分可完成,其特異性和敏感性與其它檢查方法無顯著性差異(P

5. 聚合酶鏈反應試驗(PCR檢測技術):利用與幽門螺桿菌功能基因分布有關的核酸片段設計PCR引物或探針,依次進行體外基因擴增或雜交,通過對該菌DNA的測定而診斷有否感染幽門螺桿菌。

優點:該方法簡單快速、敏感性強,易於比較。

缺點:PCR方法應用於胃活檢組織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與細菌培養和組織學染色鏡檢比較無明顯優越性。

二、非侵入性的檢測方法:包括血清學檢測、糞便抗原檢測、13C/14C呼氣實驗。

1. C13和C14尿素呼氣試驗(UBT):幽門螺桿菌產生的尿素酶可將內源性或外源性尿素分解成NH3和CO2,後者在小腸上段吸收,進入血後隨呼氣排出。口服一定量的C13和C14尿素後,通過高靈敏度質譜儀或液閃儀分別測定呼氣中C13和C14的量可判斷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

優點:無創、方法簡便,不需要通過內鏡獲取標本;克服了胃內幽門螺桿菌「灶性分布」及取材局限的缺點,能反映「全胃」情況,並可對胃內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密度作半定量評估。

缺點:尿素呼氣試驗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但仍受諸如藥物、上消化道出血、胃內其它產生尿素酶細菌等因素影響,可能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

2. 15N尿氨排泄試驗:口服含15N尿素後,利用15N尿素可被幽門螺桿菌產生的尿素酶分解產生NH3和CO2, NH3經吸收在肝臟代謝而經尿中排出的原理,通過色質聯用儀器檢測尿中15N尿氨而判斷有否幽門螺桿菌感染。

優點:該法無創、無放射性,敏感性和特異性高。

缺點:檢測結果受機體吸收、代謝、排泄等眾多因素干擾,且設備昂貴,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3.糞便抗原檢測:使用Hp特異性抗體對糞便中Hp抗原進行免疫化學檢測。

優點:敏感性、特異性均高,操作簡單,適用於各類患者。

缺點:目前國內缺乏相關試劑,基本未開展。

4.血清學檢測:人體感染Hp後,在血清中形成特異性抗體。

優點:簡便,適於大規模篩查。

缺點:感染後既使細菌清除後仍長期存在,不能反映目前感染狀態,不適用於治療後複查。


如何選擇檢測方法

檢測Hp的方法有很多,總體說來,對於單純檢測有無感染的患者、根除後複查的患者來說,首選呼吸實驗,其中13C為最佳。對於擬行胃鏡檢查以及胃鏡複查的患者來說,同時進行組織學病理檢測可作為首選。


其他注意事項

1.因各種檢測方法均有假陰性可能,對於高危患者,如果一次檢測為陰性,最好換用其他方法進行證實。

2.細菌活性受藥物(抗菌素、鉍劑、PPI)以及消化道出血影響易出現假陰性,利用尿素酶的檢測前應停用抗菌素、鉍劑4周以上,停用PPI兩周以上。

3.呼氣試驗中,檢測結果如接近臨界值,結果不可靠(如14C呼氣試驗臨界值為100時,不能認為檢測值為102即存在感染,檢測值98即不存在感染)。應排除影響因素後間隔一段時間複查或換用其他檢測方法。

4.治療後複查,應在治療結束後間隔4周以上進行。血清抗體檢測不能用於治療後複查。

判斷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效果應根據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療終止後至少在一個月後,通過細菌學、病歷組織學或同位素示蹤方法證實無細菌生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可愛的七姥爺 的精彩文章:

造成胃反酸的原因有什麼,需要注意什麼避免加重

TAG:可愛的七姥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