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你「玩轉」張家港

帶你「玩轉」張家港

東渡苑

東渡苑位於塘橋鎮區域204國道和338省道交匯處,是公元753年唐代高僧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啟航處,古稱黃泗浦。

東渡苑由東渡紀念館、東渡橋、碑亭和經幢等建築組成景區。全園突出水景,體現江南水鄉田園風光。

苑內主體建築「鑒真東渡紀念館」佔地2400平方米;匾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仆初題寫。

正殿大廳內,安放了鑒真大師銅像一尊,高2.06米,重380公斤。殿內有7幅壁畫,記錄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的艱難行程和鑒真生平簡介及東渡路線。

正殿後面牆壁上掛有6塊木刻書屏,內容為《東征傳》節選,計1342字,記載了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的經歷。

正殿兩側,展出了鹿苑徐家灣及許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紅燒土等實物,同時還展出有關鑒真的一些資料、書籍、照片及日本友人贈送的紀念品。

背景知識:《沙洲縣誌》載:「唐高僧鑒真東渡日本連續五次失敗後,第六次於黃泗浦口啟航東渡成功。」1963年,鑒真大師逝世1200周年紀念委員會在黃泗浦口設石質經幢一座,以志紀念。常有日本友人前來瞻仰。1994年市政府決定擴建東渡苑和鑒真東渡紀念館。交通

張家港河南禪院

河南禪院又稱河南廟,位於江蘇省張家港市楊舍鎮。始建於晉唐年間,為鄉間一小廟。明代嘉靖年間,因遭倭寇侵犯,廟中香火寥落,無人修葺。明末由河南周姓商人出資改造擴建。清道光年間,廟屋擴至六十餘楹,有「小天竺」之稱。每年農曆二月十九為盛大廟會。至民國時期,幾經大火所剩無幾,「文革」時期全部拆除。但歷史上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聖誕日的廟會(集場)仍延續至今。

河南禪院始建於晉唐年間,原名「永寧庵」,歷經滄桑,適至明代,已是牆倒垣塌,香火寥落。適於其時,有一河南周氏商人,途經「永寧庵」,在觀音菩薩像前許下「重建廟屋,再塑金身」之願,數年後,周氏大發,故出資重建。群眾因周氏系河南人,故稱河南廟。據楊舍堡城志稿載:「河南禪院在六保橫河北岸,明季河南商人周氏建,故名院。供大士像。靈績素著。國朝自康熙迄道光,由主持僧募捐,鎮人及十方善信,益於香資。歷次修葺增擴,有屋六十餘楹。以山門逼河,復募捐許氏南岸隙地,移浚河身,俾北岸展築場基。逐與本向大路通接。於是香火益盛,遠及三四百里,有「小天竺」之稱。」大躍進時部分佛像毀,「文革」期間全毀。

河南禪院自2001年恢復重建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資助,先後投入自籌資金2000多萬元。建造了牌樓、山門、天王殿、放生池、大雄寶殿、東西廂房及齋堂等。

大雄寶殿內三世佛、十八羅漢採用先進的琉金工藝,全部採用真金妝金完畢。180平方米的海島上,雕塑著五十三參,反映了童子拜觀音的歷程,現在也全部妝金彩繪完畢,氣勢雄偉。東西廂房的四大殿堂別具一格,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四大菩薩都是千手相,手中持有不同的法器。

寺院建設,注重弘揚佛教文化,提升了寺院的品味,與張家港的城市建設相協調。牌樓上的「河南禪院」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和尚題寫,牌樓上的對聯,殿內抱柱上的盈聯都是請佛教界有名的大和尚或書法家題寫,不僅反映了佛教文化的許多哲理,也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十八羅漢的佛台上也都雕刻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著名詩句。

永慶寺

坐落於香山東南之巔,約建於東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江南七十二大寺之一,歷史上有「佛門聖地」之稱。歷史的滄桑,原寺早已湮沒。後在原址重建,並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

現寺內乾淨整潔,綠樹成蔭。天王殿、大雄寶殿前後左右種有各種樹木、草坪,四季鮮花怒放,環境宜人。各殿堂層層疊疊,從各方向看均煞是雄偉。

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於1994年底建成。山門建在香山老虎背中腰海拔125米的山坡上。山門上方的「香山寺」匾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趙仆初手書。

從山門向上攀登,跨過45級花崗岩台階,就進入飛檐斗角、威嚴肅穆的天王殿。

再向上拾級登攀,就是規模宏偉、氣勢非凡的大雄寶殿。這是一座雙層樓閣式的大型建築。殿東西長21米,南北寬13.8米,背高15.5米,建築面積282平方米。黃牆、紅窗、雕樑畫棟,造型格式依照蘇州市靈岩寺的大雄寶殿。大殿規模在江南一帶可稱首屈一指。

2002年繼續建造七級寶塔1座及達摩殿、觀音殿、藏經殿、僧房等配殿。寺內設東、西兩花園,園內建有放生池、假山帶、功德亭等。為方便信徒、遊人和觀光者,還建有佛光山莊、素齋館、宿舍樓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吉說情感 的精彩文章:

TAG:星吉說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