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變中的膠州路
作者簡介
侯修圃,筆名伴農,散文作家、青島教育名家。原任青島市南區教體局長,現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作協會員、青島當代文學創作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有散文集9部面世,並獲中國當代散文獎和中國散文華表獎等40餘個獎項。其傳略收入《中國散文家大辭典》等多部此書。
站在膠寧高架橋上,背後是上海路和江蘇路通過大橋而緊緊握著手,汽車川流不息地過橋發出「喳喳」的喘息聲,有性急的汽車偶爾「嘀嘀」叫幾聲,使喧囂的膠州路更加呱噪。
我掃視膠州路,橋上橋下,波瀾起伏,如深山峽谷,波濤洶湧,汽車穿梭如過江之鯽,城市的忙碌和噪雜,無疑奏出一支成長發展的變奏曲,此時此刻你不能不感嘆膠州路的滄桑巨變!
上個世紀50年代初,膠州路擔負的就是東西交通要道,然而,從中山路到聊城路一段卻是瓶頸。1959年,設計和建設者「咔嚓」一刀把膠州路北邊的臂膀卸下來,連瑞蚨祥綢布商店的門頭都被削了去,這一斬首不打緊,從此一蹶不振。但這一刀如人體血管睹塞放了一個支架,驟然流淌、順暢。
回到眼前,向左邊看,基督教堂在夕陽里,紅色清水磚更加血紅,幾株高大的梧桐遮著半邊教堂,秋風把梧桐葉染黃,在悠揚的晨鐘暮鼓聲里慢慢度過那些風風雨雨的日子。
如果你不仔細看,很難發現膠州路4號的變電所被諸多洋槐簇擁的若隱若現,黃葉飄飄悠悠回歸大地,秋聲似乎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日佔時期,這裡是日本的一家佛教寺院,叫東本原寺。日本投降後,改作呂祖廟。1946年,文德中學教師費筱芝被反動軍警殺害後,在這裡祭奠遺容,群眾自發而來,人數之多令反動政府不寒而慄。1947年,四小名旦之首的李世芳,從上海坐飛機回北京,天降大雨,飛機在嶗山失事,屍體血肉模糊,慘狀難以目睹。幸虧青島市京劇界義不容辭地收殮、公祭,地點就在呂祖廟。場面之隆重,出席的人員之多,也是空前的。解放後,呂祖廟改作私立純德小學,知名作家呂銘康、詩人劉國屏曾在這裡讀過小學。1952年,崇德、純德兩所私立小學合併,改名為青島觀象二路小學,地址定在觀象二路九號,呂銘康、劉國屏自然到觀象二路小學讀書。
1995年之前,從這裡直到聊城路,臨街一般是二層或三層樓房,門頭有郵政所、雜貨鋪、飯店等。其中,膠州路8號,原是日本人建的三層大樓,叫「建國大廈」,抗戰勝利後,交給在大學路辦的抗建中學使用,抗建中學出租作為辦學經費之補充。解放後膠州路8號改為居民樓,本世紀初拆遷,改名為觀象山莊。十幾層的五、六座高樓,打破了老市區的格局,似乎有點遺憾。
回想1997年,在這裡有一家飯店,旁邊有一個小書店,名字叫「天一閣」書店,書店雖小,但很有品位,店主是小夥子,年齡不大,不過20幾歲,戴副眼鏡,文弱儒雅。我住觀象二路,每次回家就進去看看,有好書就買。比如,《張曉風散文》《羅蘭散文》《董橋散文》等,都是在那個書店買的。可惜存在時間不長,使我若有所失之感。
記憶最深的是過了福建路口,有一家膠州路飯店,這個飯店至少1958年就有,那些年我常去買飯吃。1990年代,在那個飯店參加過外甥郭增濤的婚禮。最出名的無非是水餃,皮薄餡多,鮮美可口。後來拆遷,轉移到李村路飯店。說到飯店,也要追根求源,據說解放前有名的飯店無不佔有膠州路地理之先,至少有三陽樓、公記樓還留在老人們的記憶里;日本和式料理也搶佔膠州路好的地角。這些飯店盛極一時,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煙消雲散。,
轉過頭來再看膠州路一號,這是一座日式建築。1914年,日本佔領了青島,大批日本僑民來到青島,大部聚居聊城路一帶。1918年,日本人在膠州路東頭建了一座醫院叫「普濟醫院」,主要為日本僑民服務。1925年,北洋政府改為陸軍醫院,民國政府接管後改為青島市立醫院。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市立醫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拆遷了附近房屋,建了十幾層高的現代化門診樓和住院大樓,一度成為島城標誌性的建築。
據魯海先生《青島老街故事》記載,禮賢書院初建在膠州路上,他沒說具體地址,根據後文的推測,應該在普濟醫院西邊,現市立醫院新大樓一帶。德佔時期,孫中山的同盟會在青島膠州路創辦了震旦公學,宣傳革命道理,惹怒了清政府,派員與德佔當局交涉,結果查封了震旦公學。1930年代,李仲剛在膠州路創辦了東文書院。李仲剛,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他在學校教日語,宣傳大東亞共榮,後東文書院遷到大學路總兵衙門原址。1938年以後,李仲剛公開投敵,當了偽警備司令部軍法處長。
抗戰期間,山東大學內遷,1945年日本投降後,青島成立臨時大學,地址就在膠州路的東文書院舊址。山東大學回遷後,合併到魚山路校址,黃台路屬於工學院地址。
聊城路和膠州路拐角,曾是青島市交通局大樓,大約是改革開放之後的產物。據說,此地日佔時期是日本高級妓院,供日本上層人員享樂,當然「賈府的焦大」也不會愛日本妓女的。可惜,建膠寧高架橋履為平地。歷史是人和事融合的,雖然往事並不如煙,但這些歷史的枝枝葉葉卻留在一代人的記憶里。
沿街一溜新栽的法桐像林黛玉,似乎弱不禁風,在夕陽里顯得臉色蠟黃,在秋風裡擠著眉眼,打著旗語。坐落於膠州路35號的瑞蚨祥看起來自卑感很濃,難顯當年的雄風。其實這座建於1904年的商號是一片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築群體,佔地2000多平方米,共有平房60餘間,建築為磚混結構,全部房屋均為青紅雙色磚砌成,山牆設計成大圓弧形,明顯的借用了明代江南民居山牆的風格。
這座商號,是魯商領袖孟洛川在青島開設的,商號正廳出售綢緞、各色布匹及呢絨、皮貨等。西廂設有廣濟堂藥房,延醫坐診。1945年,一度停業。解放後,買賣興隆。1959年拓寬膠州路時,劈去三分之一,留下的建築顯得萎縮而苟延殘喘。
斜對面的東方貿易大廈,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產物,當時盛極一時,是本市超市佼佼者之一。知名女作家、媒體人崔燕曾在該公司宣傳處工作過,後被招聘入青島報業集團。追溯青島開埠之前,這裡是大鮑島村的中心,輻射之即墨路、李村路、高密路、福建路、海泊路等。有大鮑島,自然就有小鮑島。小鮑島在包頭路、鐵山路、益都路、遼寧路等周圍,不屬本文範圍,不贅。
青島是近代移民城市,周邊即墨、平度、膠縣、日照、高密等,除了商家來發財,就是破產農民來謀生,民風民俗自然帶來青島,土著與移民的融合,繼承與發展的推動,產生新的藝術形式。說到這裡不能不提起膠州路116號積厚里的鑼鼓隊。據作家呂銘康介紹,他們打的鼓點是「鳳凰三點頭」。只要五件鑼鼓家什:即大鼓、大鑼和鈸以及小鑼、小撥。五個人就可以打起來。上個世紀40年代,積厚里的商家李鳳閣出資,京劇鼓師藍寶仁以及林松濤等,在當時的膠州大秧歌鼓點基礎上改造而成。每到過年過節,配合秧歌、高蹺、旱船等娛樂活動,滿街出彩,圍觀群眾水泄不通,為節日增添無限樂趣。1955年公私合營達到高潮,敲鑼打鼓給市政府報喜,積厚里、劈柴院的鑼鼓隊排上用場。這些消失的鑼鼓隊,如今有人重新振興不啻是一個益舉。
膠州路和中山路交角是中信銀行大樓,如今閑置。過去是新華書店,是讀書人和老百姓喜歡去的地方,自拆遷以後,國貨公司使用過,但也不景氣,沒有了地氣,也沒有了人氣,何時振興,人們期盼著。
雖是傍晚,卻沒有夕陽西下的感覺,膠州路用滄桑巨變來概括,我想是恰當的。
TAG:冰凌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