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謝榮耀口述嶺南盆景的發展與創新

謝榮耀口述嶺南盆景的發展與創新

柳浪聞鶯

 廣東音樂(雙碟裝)

純音樂 

00:00/00:00

摘要:嶺南盆景作為中國盆景流派中最具特色的一支,是嶺南園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嶺南派盆景技藝的發展,當下嶺南盆景研究亟需承前啟後,對其發展與創新做進一步探討。本文運用歷史學的口述歷史研究方法,以前任廣州盆景協會會長、嶺南盆景研究者謝榮耀為口述訪談對象,從嶺南盆景培育技術、樹種選擇和盆景推廣三個主要方面談嶺南盆景的發展和創新,為嶺南盆景的當代研究留下第一手資料。

關鍵詞:嶺南盆景;發展與創新;謝榮耀;口述史

*基金項目2016年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青年項目:嶺南傳統建築裝飾工藝匠作傳承機制研究(項目編號:GD16YYS01);2016年廣東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項目:基於嶺南傳統工藝匠作體系的風景園林學科研究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6JGXM_MS_15)

1.謝榮耀與盆景結緣

謝榮耀,1954年2月生於廣東廣州,祖籍廣東開平,曾任廣州盆景協會會長,現任廣州盆景協會常務副會長、廣東園林學會盆景賞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副秘書長、國際盆景協會(BCI)中國地區委員會副主席。作為嶺南盆景文化的熱愛者與文化推動者,多年來沉浸嶺南盆景的創作與研究,曾發表《二傑攜手開先河殊途同創嶺南風——談孔泰初、素仁盆景的藝術風格》等文章,榮獲省、市優秀科技論文獎,曾參與編輯出版《中國嶺南盆景》、《東亞盆景》等書,著有《嶺南盆景佳作賞析》。(圖1)

圖1 謝榮耀

因為工作上的機遇,謝榮耀在改革開放初期就開始接觸盆景。他1970年參加工作,在企業當紡織工人,80年代初被調到紡織局,成了機關幹部。那時紡織局還有勞秉衡先生,這位嶺南盆景界的老前輩是廣州盆景協會的第一批會員,也是80年代廣州盆景協會的秘書長和副會長,現任名譽會長。正是勞秉衡先生幫助謝榮耀慢慢走上了盆景這條路。

1978年,謝榮耀有感於年輕時代教育機會有限,便在工作之餘在廣州業餘大學學習中文專業。思想壓力過大,有一段時間他患上神經衰弱,晚上經常失眠。在試過很多方法後,最終在盆景里找到了精神寄託。他跟著勞秉衡老師慢慢學盆景,白天一大早就騎著單車到廣州清平路找農民挖下山裡的樹頭,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在構思它怎麼修剪、造型。時間長了,不僅解決了神經衰弱,也因此和盆景相知相處了四十年。

2.越是嶺南的就越是中國的

在謝榮耀看來,嶺南盆景流派在中國盆景界是最有特點的一個流派。日本的盆景雖然是從中國學過去的,但是它經過多年發展,也形成了自己比較明顯的特點。國內現在很多引進日本的盆景主要以舍利干、松柏類為主,不管中國人做得有多好,一看這個風格就感覺到這是日本風格。(圖2-1)

圖2 具備日本風格的盆景

這個現狀,讓謝榮耀不禁思考中國盆景的風格到哪裡去了呢?他認識到,不能總跟在人家後面走,你做得再好,也都是別人的風格。他認為嶺南盆景一定要堅持自己的風格。

嶺南盆景作為中國盆景中一個很突出的流派,主要在於總體師法自然,高於自然。作為藝術的普遍規律,他認為做得好的盆景,雖然是人工做出來的,但一看上去就是大自然的一棵大樹。

嶺南盆景主要技藝特點便是「蓄枝截干」,這也是嶺南盆景最為鮮明的特點。包括日本和台灣在內,其它原來沒有這個技術的流派現在都要向嶺南盆景學習,他們雖然學不到全面,也要學一點蓄枝截干。所謂蓄枝截干,是一節一節把樹榦鋸掉以後,再一節一節蓄養出來,按照創作者想要的姿態生長,「根據樹胚和造型的需要,對樹榦進行剪裁,對枝條進行蓄養和裁短,讓其頂端萌發新枝,待長到大小合適再進行裁截,如此反覆,使樹榦矮化柔順,枝條曲折有利,勁如屈鐵。」[1]所以需要的時間很長。

由於嶺南盆景的工藝不一樣,它做出來的線條,和日本盆景相比完全是兩回事(圖3)。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看熱鬧的就覺得日本的不錯,有大效果;但是懂的人看門道,一看就知道它的功夫到不到位,線條怎麼樣。嶺南盆景有一種曲線美,曲線有彎曲又有力度,它是一節節拔出來的,比較貼近自然,也有力度。但是日本的盆景是用金屬線彎出來的,彎出來就沒力了,這兩種力度完全是兩回事的。離遠來看好像都差不多,但是仔細地走進去看一看,特別是把葉子拔開以後,就看到裡面的細節不一樣了。嶺南盆景每一棵、每一枝出來都能夠獨立成樹,日本的就不行,接出來就是一個遠遠的、彎彎的枝條。嶺南盆景的分枝,大幹裡面還有大的分支,大的分支裡面還有小的分支,小的分支裡面還有出枝爪,這樣一級一級地、幾級來過渡。日本的盆景有些是沒過渡的,它做法不一樣,技藝就不一樣。所以不管怎麼改革創新都好,都一定要堅持蓄枝截乾的技藝,不然的話離開這一點就沒有自己的風格了,就只能跟在人家後面走。

謝榮耀認為現在中國國內盆景商品化很厲害,為了好賣,有一些不講究傳統藝術,不講究中國特色。他對中國文藝理論中的一點有很深的體會,那就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不要跟著人家走,越是嶺南的就越是中國的,越是中國的就越是世界的。

圖3 嶺南盆景的枝爪

3.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創新

嶺南盆景流派有一個缺點,就是需要的時間長,在全世界,包括在國內其它地區,別人要完全學也有困難。因為嶺南地區養護盆景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首先,天時很重要,嶺南地區基本上四季都可以生長植物,植物生長期很長,植物品種很多。北方就不行,一下雪沒有溫室,有些樹種就死掉了。因此北派盆景的生長期很短,只能是像日本那樣用鐵線把它扎出來,因為蟠扎不用多長的生長期,馬上就有的看了。雖然日本盆景也要講工藝年限,有些老樹扎完固定以後有些也要十來年、幾十年的,日本幾百年的都有,但是實際上要講蒼勁、要有底蘊,那肯定要時間的,沒時間就講不上了。日本盆景短時間能有個大效果,嶺南盆景就不行,所以這也是一個問題。但是也不應該因為這個問題就否定我們自己。

3.1技術創新

關於嶺南盆景的發展,謝榮耀認為嶺南盆景不要盲目自大,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也要做到創新。早在1993年第一屆嶺南盆景學術研討會上,謝榮耀就發表了《談嶺南盆景的改革創新》一文。2008年又寫了《關於嶺南盆景創新的幾個問題》,文中談及嶺南盆景的改革創新問題,他認為:「在堅持自身特點和傳統的基礎上,也要創新和引進一些新的東西、新的技法,不能閉門造車,要互相交流。」拿日本盆景來說,雖然整個日本盆景的風格很不錯,也的確有很多優點,但是如果嶺南盆景按照它的風格做,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的東西。但可以吸收一些有用的東西。現在嶺南盆景界已經有人在做這件事,並且真正投入了實踐,從水肥和管理的角度創新,從盆景修剪技藝改革。推動這些變化以後,嶺南盆景在樹形的加快成型、種養技術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盆景長得更快、枝條更快地粗壯,培養時間成倍地縮減。

從技法方面來講,以前都是在一個分枝長得夠粗壯之後,就把它鋸掉,使其又從旁邊萌芽,留一個芽眼。萌芽以後這個分枝繼續生長,一節比一節小,形成富有美感的線條,嶺南盆景界的老一代都是這樣做的,培養幾節枝條要數年時間,十分耗時。而如今主要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是採用「連梢帶打」的技術,就是不會把分枝全部鋸掉,而是同時保留合適的小枝,這樣大大縮短了造型的時間;另外一種,不是全部用鐵線,但也局部用線來帶一帶,叫作「帶枝」。有時候會在彎曲處,把樹樁的皮切掉一點,這樣彎曲下來,樹榦的曲度跟鐵線彎的曲度就不一樣了——它看起來有力,出效果也快。等到樹皮切口慢慢長,皮靠皮癒合,樹枝很自然就形成了一個曲度。這些技術現在都在做,實際上解決嶺南盆景的一些技術性問題。而在嫁接方面,也形成「挨、扦、駁、拆」的技法(嶺南盆景老一輩的通俗說法),挨、扦、駁,實際上都是對枝、干、根進行嫁接的不同方法。拆是對樹身進行雕鑿、撬皮、挑皮、打皮等技術處理的俗稱。現在仍有些人在用這種技術來做,以前需要十多年成型的盆景現在兩三年就成型了。

有些大的樹頭很漂亮,但是頂端樹梢太長,要做「矮仔大樹」型(粵語,意思為以矮小的樹樁表現自然界蒼天大樹的造型)必須要砍掉。截枝後上面的疤口很大。過去一定要在外面租個地方,因為植物在地裡面種比在盆里種效率起碼高几倍,但是現在在盆裡面也可以。通過提高水肥管理技術,雖然沒有長在地裡面那麼快,但是還是能夠縮短培育時間。現在學習日本人也可以用彎曲器,很大的樹榦都可以弄彎曲,這些都是吸收人家的經驗。日本的盆景這麼彎彎曲曲,都是這樣做出來的。這些工具可以在樹榦運用,小枝一般很少用。大樹榦的造型是用設備比如用千斤頂、液壓器等將樹榦扭曲,這個日本人就最拿手。但是嶺南盆景的風格還是要保留的——特別是小枝與枝爪一定要是我們自己的(風格),這樣做出來看上去的風格就不一樣,就不是日本風格,只是吸收了日本風格的一些技藝與長處。

另外,還要學習日本盆景的管理技術。在管理技術上,應該要承認日本盆景是比中國先進的。許多優秀的日本盆景作品也在進入中國市場。究其原因,日本盆景培育技術的先進和作品的整潔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在藥物及肥料使用方面,現在很多用的都是液肥,十分適合小盆景和家庭用。

3.2樹種創新

還有一個創新的方面是樹種。嶺南盆景以前都是以雜木雜樹為主,而北方和日本的盆景多以松柏為主,氣候不一,選擇不同。在嶺南地區能被選用做盆景的樹木品種相對較多,傳統上有榆樹、福建茶、九里香、雀梅、水橫枝,松柏和山松等。經過多年發展,不斷有外來的品種被引進到嶺南盆景的創作中。90年代,廣州從澳洲引進了一個原來做果醬用的樹種(巴西紅果仔,學名Eugenia uniflora Linn.,桃金娘科番櫻桃屬),蟲蟻少、不易干枝,相對容易成活。還有像從海南引進的博蘭(學名 Ponamella Pragiliagagnep,大戟科博蘭屬),一些北方的樹種適合嶺南氣候的,嶺南盆景都用,比如四川的金彈子、紅果等。從藝術的角度講,如果嶺南派盆景要選樹種,主要掌握幾個原則,一是要適合嶺南地區氣候,長得比較快的。二是節眼分叉比較多的,有些樹分叉不多都是直來直去,就不適合。嶺南派的樹種都是分枝比較多、比較優良的樹種。所謂分枝多就是萌芽多,全株都萌芽最好。三是要選每一個分叉的節眼比較短的,越短越好,好比雀梅,一點點就出分枝。如果做小盆景,分枝越短越好,所以嶺南盆景選樹種一般都是選比較粗長的、長得快的、分叉多的、節眼比較密的,葉子比較小的。

嶺南也有人做大葉榕,但是這跟傳統的嶺南派就有區別,這是品種樹種的問題。大葉的榕樹以前玩得很少,但現在慢慢也多了。榕樹,相對來說如果做成小盆景有個缺點:葉子稍微大了一點點,葉子長大後會把裡面的枝條全部蓋住,就看不到脈絡。而嶺南盆景派好看的原因,以雀梅為例,滿樹都是小葉,但是它的分叉看得很清楚,脈絡輪廓也看得很清楚。(圖4)但並不是說大葉不能做盆景,現在有一些簡單的所謂文人樹就長一兩個葉子,大一點沒問題,但要主枝好看,生長几個月之後又是一盆,這是另外一種風格。

圖4 雀梅盆景 謝榮耀作品

3.3創新與普及

講到創新,謝榮耀強調嶺南盆景真的不能局限於小圈子裡面,儘管它是小圈子裡的高雅藝術,體現的是檔次與品位,但是不能老困在圈子裡。所以他最近一直在寫文章探討如何讓嶺南盆景進入千家萬戶,如何做好創新改革這個課題。

謝榮耀認為「一門藝術,沒有普及,搞的調子太高,有時候也的確有點問題」,玩盆景的人應該要清醒,要堅持高檔的品味,同時也要帶動其他新入門的、未入門的大眾了解盆景。比如可以推廣一些適合進入家庭的盆景,帶動其他人來玩盆景。有普及才有提高,在普及的基礎上進行提高。如何普及就涉及到手法。比如說蓄枝截干,一下子學不到不要緊,可以先學一些包括日本的盆景在內的簡單盆景。入門了以後,就要慢慢向嶺南盆景藝術方面靠攏。

在技藝普及方面上,謝榮耀認為可以先通過組織培訓班的形式,帶動一些人入門,入門以後學習一些最簡單的、小的盆景。在樹種方面進行創新,要找一些能夠真正進入家庭、擺放時間比較長的盆景,比如目前圈內在推廣的適合室內擺放、養護要求不高的黑骨香。提倡做一些組合的盆景,可以不是一種樹種一直種植,而是結合疊石、流水、菖蒲等組成雅緻、有內涵的組合盆景。(圖5)雖然不是蓄枝截干,但能吸引人們對盆景產生興趣。之後再慢慢學習如何蓄枝截干,慢慢提高盆景技藝。

圖5 掛屏組合盆景

與盆景相伴四十年的謝榮耀在退休之後將生活更多地奉獻給了嶺南盆景,從參與各類盆景研討會和擔任專家評委,到走進大學校園給年輕盆景愛好者講授嶺南盆景藝術。在謝榮耀看來,嶺南盆景的發展與創新是在堅持嶺南盆景核心技法的基礎上多維度的探索過程:它包括通過新技術的運用縮短嶺南盆景的成型時間、提高培育水平;豐富嶺南盆景的樹種;同時推廣盆景進入千家萬戶,讓更多人了解,關注,喜愛嶺南盆景。

鳴謝: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本科生吳瓊冰,羅莉薇,張炳輝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釋:

[1]謝榮耀. 嶺南文化一顆璀璨的明珠——嶺南盆景六十年[J].武漢:盆景賞石,2015.

作者簡介:

謝榮耀/1954年生/男/經濟師/廣東園林學會盆景賞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專業研究方向為嶺南盆景歷史沿格和發展/

翁子添/1990年生/男/廣東汕頭人/本科/廣州上景園林景觀設計有限公司、半松園盆景工作室/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植物造景、嶺南盆景

(此文刊載於《廣東園林》雜誌2017年6期。感謝華農嶺南民藝平台及子添、曉雪等老師的支持、努力和付出)作者:謝榮耀翁子添李曉雪

註:本文已獲原作者授權, 轉載請註明出處。

ID: lnpjsj

擊進入

嶺南盆景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

盆景投稿:微信lnpj178

書畫交流:微信tyzw17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嶺南盆景 的精彩文章:

玩盆景,再窮也不會窮到那裡去,想一朝富貴卻好難!

TAG:嶺南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