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語文核心素養與文化經典的深度融合
專題講座
《語文核心素養與文化經典的深度融合》
--------------------------------
王崧舟
這個為天籟。天籟選自《莊子.齊物論》,是齊物論當中寫得最精彩的片段,也是齊物論核心思想的生動體現。我當時打算執教《莊子》的時候,有人說王老師你不要開玩笑,《莊子》你讓小學生來學,簡直是開國際玩笑。小學生讀不懂的,不要說小學生,中學生也讀不懂的,不要說中學生,大學生也讀不懂的。我說,我順著你的思路再往上推,不要說大學生,大學教授也讀不懂的,還真是這樣的。我為了備這個課找了八本書,專門研究《莊子》的專著,陳鼓應先生的《莊子今注今譯》,王蒙的《莊子的享受》等等,一共找了8本,不讀之前還好,我以為自己懂莊子,讀了以後一頭霧水,以前莊子的清晰的形象,變得一塌糊塗。因為《莊子》實在太難懂了。所以當我提出來要在小學當中教《莊子》的時候,大家都反對,說這個沒辦法講,大家知道前年有一部國產動畫片很火。不知道老師有沒有看過電影《大魚海棠》,我當時就推薦我的老師,特別是工作室去看這個電影。導演,梁旋,廣西柳城縣人。清華大學的高材生,中途輟學拍《大魚海棠》。她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貧民,聽說自己的孩子為了拍一部電影,竟然要休學,休的是清華大學,從柳城趕到北京跪在兒子面前。請兒子不要瘋,梁旋沒聽。《大魚海棠》魅力實在太大,《大魚海棠》的文化淵源就是《莊子.逍遙遊》。電影的開篇一句話: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大魚海棠當中的三個主角:鯤、椿、湫。名字來源都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博大精深的經典。因為這一部國家動漫被激活了。我在想重要的不是文化本身,而是我們如何創造性的轉化文化。文化要發展,文化要自信,絕對不能固步自封,絕對不是復辟,不是倒退,不是愚昧,而是基於我們這個時代,對它做出創造性的轉化,對它做出創新性的發展。我抱著這個宗旨,執教了莊子的《天籟》。現在大家看到小學的孩子,六年級的孩子,其實五年級六年級都可以。五、六年的孩子能不能讀懂莊子?完全可以。他不僅能夠讀懂莊子,甚至他可以跟莊子的心靈相契合。你看那個女孩講的多好,其實那個女孩的思想就是莊子思想,《齊物論》的思想。什麼叫「齊物論」,天地萬物都是平等的。所謂的人籟,所謂的地籟,所謂的天籟,都是平等,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思想。這個思想後來影響了誰?影響了從印度傳來的佛教,印度佛教實現了中國本土的轉化,在唐朝的時候實現一個大師,惠能被尊為禪宗六祖。他的弟子,你們可能更熟悉——法海,法海把老師的講經內容全部整理成文字,就有了《六祖壇經》是禪宗的經典,是唯一一部中國人結集成文字的被稱為「經」的經典。而這部經典的核心思想其實就是用老莊的思想跟從印度傳來的佛教思想的整合本土化,這個裡面就有很重要的《齊物論》的思想。《齊物論》的思想體現在禪宗當中,那就是佛法不離世間覺,佛法就在吃飯當中,就在睡覺當中,這是一個文化的融合,這是第一次創造性的轉化。第二次創造性轉化在元朝,跟道教、跟佛教、跟儒教,又一次實現融合,叫「全真教」。全真教是對儒、釋、道三家文化的第二次打擊和創造。第三次融合可能出現在今天,中國文化跟西方文化的第三次融合,也需要創造性的轉化,也需要創新性的發揮。所以我是秉持這個理念和宗旨來執教莊子的《天籟》。我希望讓孩子們感受到的是,莊子不難,莊子不空,莊子不遠,莊子在哪裡?就在當下。莊子是誰?就是我們生活當中的人,莊子的思想依然還活在我們當下,花開花謝潮起潮落,秉持一顆「齊物論」的思想,秉持不二的理念,你看到的都是一個字,我最後放那首歌。你們知道誰唱的嗎?楊樂。中國搖滾樂,第一代宗師崔健《一無所有》《花房姑娘》,崔健很傲誰都不佩服,但是他只佩服一個人,誰?楊樂。這首歌是楊樂自己作詞,自己譜曲,自己演唱。寫得真好!搞搖滾樂的人,以前我不要看,但是我聽了楊樂唱的這首歌之後,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為什麼?這個人有文化啊,這個人完完全全的讀懂了莊子,能寫出這樣的歌《那是誰》,那絕對不是一般的演繹能夠創造出來的。這是一個文化的大師,花開花謝,潮起潮落,雲捲雲舒,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天籟,都是天地之大美。所以如果當一個孩子能夠意識到這一點,那他人生的境界突然就開闊了,有很多東西他就會放下,就不再計較,不再虛度,因為她知道什麼是生活,富貴和貧賤不二。這些思想在童年的時候作為種子埋到兒童的心田,長大以後就有可能開花,就有可能結果影響孩子的一生,我認為這個太重要。
所以我接下去想就當前最熱門的兩個話題,第一個話題是語文核心素養,第二個話題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來跟老師們一起分享兩者之間如何深度融合。那我們先來看一個片段。CCTV3套《向幸福出發》這個視頻大概四年前我第一次看到,非常震撼。李尚榮這個孩子那年大概六歲。中國詩詞大會第二期,我在看這檔節目的時候,突然發現百人團裡邊就有李尚榮。當然她已經大了,可能應該是快讀初中了,這個孩子的媽媽是個音樂老師,媽媽講的話不多,但是我突然發現這個音樂老師比我們很多語文老師懂語文、懂文化。他在訪談當中有幾個觀念,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我原來的觀念。媽媽說當時讓李尚榮讀《論語》也好,讀《孟子》也好,讀《笠翁對韻》也好,只有一個目的,什麼目的?讓孩子懂做人的道理。就這個目的是什麼?立德樹人。雖然媽媽沒有說立德樹,這就是立德樹人。第二,當佳寧問她,這個《易經》《黃帝內經》太難了,六歲的孩子怎麼懂?媽媽怎麼說,這是成人的觀念,小孩沒有難易的概念的。他們最早讀得《笠翁對韻》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很有節奏、很有韻律。孩子就這麼讀著,配合他的肢體語言,朗朗上口,熟讀成誦,久而成為他的語言習慣。你說他懂嗎?其實懂不懂是一個永恆的過程,是一輩子的事情。為什麼要急於求懂?文化文化在一個「化」字上,「化」是一個慢功夫,是慢慢來的,不能著急的。不能說我今天讀了明天語文可以多考兩分,明天讀了後天可以多考五分,那是不對的,那是對文化的褻瀆。所以我發現這個母親其實很懂教育,很懂文化。
有這個片段,我個人覺得至少有三個觀念,作為我們語文老師是要反思的。第一個觀念,可能我們需要重估語文課程的文化價值。到底什麼是語文?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語文以前不叫語文,民國時候小學叫「國語」,中學叫「國文」。我覺得有道理,道理在哪裡?「國」:一國之文叫「國文」,它代表的是這個國家的什麼—文化。所以當你說我是在教國文。國畫,莊嚴神聖感;京劇是國劇,莊嚴神聖感;牡丹是國花,莊嚴神聖感。所以我們教的是語言文字,但是我們同時教的又是中國文化,這是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我認為我們要重新評估兒童精神潛能。就像剛才兩位主持人問,他覺得讀《黃帝內經》《詩經》《易經》太難了。但是聽到那個孩子說,「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時候,王冠的反應是什麼?先是把頭低下,然後把身子再轉過去,然後就離開了,為什麼?她真不懂。王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在李尚榮這孩子面前,我們顯得多沒有文化。老師們您什麼感覺?沒文化是吧。但是一個六歲的孩子,當佳明問她:長相思是不是用很長很長的相思,孩子立馬脫口而出:不對。《長相思》就是兩個人彼此之間深深地想念著對方。所以我認為可能成年人低估了兒童的潛在,成年人想當然的以為2000多年前的又是文言文,讀起來詰屈聱牙,太難。這個觀念至少要打一個問號。
第三,我認為這是最根本的問題,老師們我們需要重估教師的人文素養。從去年開始,中國大陸所有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開始使用一套相同的語文教材,叫「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我不知道我們新疆用的是什麼版本,是人教版教材,我們浙江也是用人教版教材。部編本的語文教材和人教版的語文教材相比有很多不同,其中一個不同是非常明顯的,內容的比例做了很大的調整。課文更新的52%,也就是一半以上的課文是新的,而這個新的課文其實都是老的,為什麼說幾乎都是老的,因為大量增加的課文教材都是古詩文,原來人教版的語文教材,古詩詞文,一共68篇,現在要增加到142篇,幾乎是翻了一番,而且增加的一百四十二篇。古典詩文佔了教材總量的31.5%,基本上1/3的教材內容是古詩文,所以我們這兩天的培訓,你不要以為這是小眾,王老師上的是古文,這不是小眾,現在是大眾,是主體部分。所以老師們做好準備了嗎?這是最大的問題。語文老師無論是從素養還是從心理,還是從教學經驗上都沒有做好準備。我們今天舉辦這次活動,其實是對挑戰的一次應對,應該說是一次非常及時的應對。以前在語文界流傳過一句口頭禪,他是講學生的,其實道出了許多老師的心聲: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魯迅作品的比例下降,寫作文還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現在文言文的比例大幅度上升,這的確是個問題。所以明天下午我會專門講文言文具體怎麼解決,我們今天從文化融合的角度講,三個問題。下面我一個一個的回答,就是如何突破這三個問題?我考慮的第一點就是,必須從最基本的東西入手。那麼當我們談語文和文化的契合點,這個契合點只有一個就是漢字。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因。我們現在教漢字,教音、教形、教義,我們現在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的音形義上,當然這個是必須的,我教一個「大」字,讀什麼?讀「大」,組個詞。「大」怎麼寫?一橫在中間,一撇一捺分兩邊,要記住他的田字格當中的位置,OK就好了。當然這樣做沒錯,但是一個有文化自覺的老師他一定不會僅僅滿足於這麼講。剛剛前不久去世的余光中先生《江南》「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風箏的江南,鐘聲里的江南,他回去,他回到哪裡?回到他永遠的江南。」這是他一篇散文中的一段話,聽聽那冷雨,講什麼?漢字的文化意蘊。「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裡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寫得太好,老師們注意,一個方塊是就是一個天地,天地是什麼?天地不是個空間概念,天地也不僅是個時間概念,天地是融入了空間時間的,人的文化的概念,他是個心靈的概念,那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當崔顥說「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他寫下的不是14個字,他寫下的是他所追隨的棲居的精神家園。所以當我們交這個「大」字的時候,最簡單的說魯迅先生在孔乙己裡邊寫,老底子的人讀私塾進去以後描紅,描到的第一排字「上、大、人」「孔、乙、己」。魯迅先生寫的孔乙己,只知道他姓孔,叫什麼名字沒有人知道,所以從讀私塾人的描紅當中給他找了孔乙己三個字,這不是他的名字。「大」一早就已寫到,在我們的教材當中「大」也是最早出現。人教版第一冊漢語拼音第一單元複習出現了,爸爸、媽媽,後面是「大」,是「土」。還有一個「米」。也就是說孩子們一入學,接觸到的漢字是「大」,而正式出現要求孩子們會寫這個「大」字也在第一冊,在識字的第一單元《操場上》,要寫四個字,「八、入、大、天」一般的老師怎麼教,已經描述過。正音、擴詞語,然後在田字格上描一描,再寫一寫,比劃比劃就過去了,大家學完了。教得很紮實。剛才說過余光中先生說一個方塊字那就是一個天地,那麼「大」的天地在哪裡?我沒看到天地,看到的只是作為技術層面存在的,作為符號層面存在的橫、捺。教語文不僅是教語言文字,更要教語言文化,有人說王老師怎麼教?當然教無定法,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是一些基本的思路應該不會變。請問「大」怎麼來?我們是不是可以先去琢磨一下我們的祖先為什麼要造這個「大」字?他憑什麼造這個「大」字?從字源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字理,這個字里會不會給我們一點靈感啟示,會不會在這個背後藏著我們的文化密碼?從某種意義上面來講,每一個漢字的教學都是解密的過程。那麼我們來看看這個「大」字,現在出現在你面前的四個字都是小篆。第一個字讀什麼「巳」?十二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你看這個「巳」,上面的小篆,絕對的象形,像什麼?像蛇,有點道理。像胎兒,像不像還沒有出生的胎兒。我們再看第二個字,就是孩子的「子」,像什麼?像剛出生的嬰兒,都是象形。我們看第三個什麼字?「人」字。這個「人」字從字源學的角度來分析表示什麼呢,表示側面站立的人,像不像一個剪影。我們看第四個字就是「大」。但是請注意古人造這個「大」字的時候,這個「大」跟我們現在理解的抽象概念的大小的大一點關係都沒有。你猜猜看,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大」的本意是正面站立的人,既然它的本意是一個正面站立的人,那怎麼後面怎麼會演化出天地大小的這麼一個抽象的大呢,一個正面站立的人怎麼會跟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大聯繫在一起,這是問題的關鍵。這個背後就有文化現象。我想到了一個故事,中國文化當中的創世紀的故事,聖經當中有也有所謂的創世紀。中國文化有自己的創世紀,其中有四個故事是很經典的。第一個故事《盤古開天地》,第二個故事《女媧造人》,第三個故事《夸父逐日》,第四個故事《精衛填海》,這是中國文化語境當中的創世紀。那麼我想到的是誰?盤古。前年我去湖南支教參加了振興鄉村計劃,我作為志願者去支教,支教的那個地方是湖南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叫江華縣。江華還有另外一個名稱,號稱「天下瑤都」,就是瑤族的祖居地。講課的地方讓我很驚訝,就在一座廟裡,更讓我驚訝的是這一座廟叫「盤古廟」。後來進去他們就跟我說,瑤族人認為他們的祖先就是盤古。所以這個少數民族一直到現在還保持著祭祀。盤古的風俗一直傳下來,傳到現在。盤古,中華民族的創世紀的始祖。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有一篇課文叫《盤古開天地》,天地相距九萬里,盤古日長一丈,高達四萬多里,他每天長每天長,最後把天地給分開。所以我在想,這種頂天立地開天闢地的形象,夠不夠得上一個「大」字。我認為這才叫「大」。大不是空間概念的大,不是程度大,而是人格和精神的大。老師們這個是文化。一個正面站立的人,頭頂著天,腳踏著地,他的形象是莊嚴的,是肅穆的,是頂天立地的,這才可以夠得上一個「大」。這就是孟子講的大丈夫的「大」。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大」,老師們這個是文化。如果一個語文老師有這樣的自覺,能夠意識到「大」背後的這種文化的積澱,那麼這個方塊字就有了屬於他自己的天地。一個方塊字就是一個天地,任何一個方塊字都有他自己的天地,文化。
我再講一個例子,廣西有一個著名的特級教師,黃亢美先生專門研究字理教學。有一年我跟他一起在四川成都講課,講完課以後我們一起在雙流機場坐飛機回去,在機場候機的時候,經過機場各種各樣的商店,他突然很感慨,說王老師你看,他指那個商店,我說這個都是刺繡。中國有四大名綉,其中有一種綉就叫蜀綉。那個超女李宇春唱過一首歌就叫《蜀綉》,挺好聽的。他感慨地說現在的許多老師真缺點文化,我說你憑什麼這麼說?他就給我在紙上面畫了一個符號,老師們能看到,猜猜什麼字?蜀。你們都知道,都有文化,但是問題不在於老師們認不認識這個字,一般老師他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因為它像,又加上他是在四川,在成都講課,那自然地就聯想到說四川簡稱「蜀」。然後他就問聽課的四川的老師,你們有沒有知道這個「蜀」表示什麼意思?有老師說這個地方原來稱為「蜀國」,講等於沒講。不對,那為什麼原來這個地方稱「蜀國」呢,這個「蜀」到底是什麼意思?結果四川的老師,教語文的老師,沒有一個知道的。黃亢美老師說,老師們我們一個部分一部分地看,這是個會意字,因為它有三個基本的符號組成,至少有兩個以上的符號組合在一起就是會意字。「蜀」是會意字,我們先從最中間的那個部分看起,中間的那個部分像什麼?蟲。你要注意這個蟲不是蚯蚓,不是蛇。這個蟲是天蟲,是蠶,像不像一個蠶寶寶。再看這個蟲外面的這個符號像什麼?沒錯,像桑葉,就是一片桑葉。這個我們能懂吧,新疆有沒有蠶?看來我是孤陋寡聞了,老師還是有生活基礎的。蠶吃桑葉,所以蠶桑蠶桑是連在一起說的。最關鍵的上面一部分,我們現在把它理解為「四」,老師們看上面是什麼?蠶繭,你的聯想很自然,也很邏輯,這個蠶寶寶一下子就結成了繭了。上面這個「四」是橫寫的「目」,眼目的「目」就是眼珠子,想像一下有一隻眼睛睜大了眼珠子,緊盯著蠶在吃桑葉。這誰呀?蠶農。也就是說蜀國的「蜀」的本意是養蠶的人,所以這個地方號稱「天府之國」。中國兩個地方帶天,那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還有一個地方,天府之國那就是成都。因為有都江堰,所以那裡也是魚米之鄉,因為氣候濕潤,那裡特別適合養蠶,吃得有了穿得有了,生活就富足了。所以這個「蜀」就是養蠶的人。中國現在四大名綉,排第一位的是江蘇州的蘇綉,還有湖南的湘繡,廣東的越綉,這個是文化。如果一個四川的老師不懂這個「蜀」,他真沒找到根呀,四川人本來就是養蠶的人。我們再來看看,誰認識這個字?家。有文化,「家」有兩個符號組成。上面這個我們現在把它叫做什麼?寶蓋頭。寶蓋頭它是一個字,這個字讀「宀mián」。「宀mián」的意思是空屋子、空房子。裡邊這個符號也是一個字,讀「豕shǐ」就是豬的意思。有人說中國文化的特質之一就是一種家國文化。國就是擴大以後的家,家就是縮小以後的國。所以中國人有一種很特殊的情懷,我們把它叫做「家國情懷」。那麼這個家他的文化意蘊在哪裡?我們要問問老祖先你憑什麼把這個東西造出來叫做「家」?而不是把別的字,比如房子的房,屋子的屋,這些都不能成為家,為什麼唯獨他要成為家?這個文化在哪裡,我們可以逐條逐條地展示。「宀」空屋子,裡邊有豬。有豬就有東西吃了,就有肉吃啊,民以食為天,這是我們的文化,所以全世界烹飪文化、餐飲文化最發達的是中國!中國人好吃但不懶做,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你如果去過歐洲,八點以後大街小巷幾乎都打烊了。如果有燈火亮的十有八九是中國人開的。但是我們的吃文化是非常發達的,中國有八大菜系,有大家喜歡的粵菜一大派,川菜、湘菜、浙菜、杭幫菜、蘇菜、京菜、魯菜,好豐富。我接待過美國客人、澳大利亞客人、德國、韓國客人,日本客人,一致的都說中國菜好吃。那這是我們的文化,民以食為天,特別講究吃。第二,它不僅僅是一個吃的問題,可有人說你要說吃,那我房子裡面我還放別的,我房子給他放米也可以,不行。因為豬這種食物古代稱什麼?「犧牲」犧牲本來是祭祀用的祭品,最重要的祭祀是三牲豬牛羊,在哪裡祭祀?在家裡,其實這又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孔子說,慎重追遠,民德歸厚。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那是不懂中國文化,中國人怎麼沒有信仰的?我們當然有自己的信仰,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信仰是祖先崇拜。因為我們認為老馬識途,我們認為祖先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米多,祖先跨過的橋比我們走過的路的多。所以當我們出現問題,當出現人生困境的時候,我們會向誰請教?向爸爸請教,向爺爺請教,向高祖請教。我們常常感慨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那這個君往往是經歷了人生滄海之後的君,所以這是我們的文化祖先崇拜。我們的祭祀從某種意義上面來講,不忘祖先,就是不忘記祖先傳給我們的智慧,不忘記祖先帶給我們的貢獻,同時也讓你自己知道,我也是他們傳承下來的一份子。我不僅代表我個人,我的前面我爸爸,我爸爸前面有我爺爺,我爺爺前面有我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這是一種敬畏,這個叫祖先敬畏,這是我們的文化。那既然如果說是民以食為天,豬羊牛都可以,既然說是祭祀豬牛羊都可以,寶蓋頭下面一個牛,為什麼「牢」沒有成為家?寶蓋頭下面還有一個羊,為什麼沒有成為家?偏偏是豬就那個使成為了家的象徵,成為了家的符號,那麼我們都知道「牢」是不行的,是不能成為家的。這又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我們的文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三個祭祀品當中,生產能力最強的是豬,豬一生就是一窩,牛一生那就是一頭,豬的生殖能力非常強。古代因為生產力極其低下,所以人口就是人手,人手就是人力,很重要的生產力。所以我們追求多子多福,所以追求人丁興,中華民族看中人口的繁衍,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古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如果沒有孩子,那叫大不孝。因為你的血脈沒有辦法傳承了。那我們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你的基因到此就斷了,這就是我們的文化,所以這個家有這麼豐富的內涵。所以一個語文老師要有這樣的文化自覺,關注漢字關注漢字背後的那一方天地,這是入口。
第二個問題,課文是精神返鄉的路口,怎麼把孩子帶到我們的文化天地當中去?其實就是一篇一篇的課文。《天籟》那是文化。明天教《湖心亭看雪》,張岱的。那是中國古典文言性靈小品當中的巔峰之作,那是有文化的。一年級的課文好像沒文化。那我們就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的第一篇課文《秋天》,這是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的第一篇課文。我特別喜歡這篇課文,為什麼?因為我在秋天出生,但我現在要跟你解讀這篇文章的文化意蘊。這篇課文很短,三個自然段:「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天空那麼藍,那麼高。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啊!秋天來了!「文化在哪?處處是文化,我們一點一點說。「秋」就是文化,這篇課文要求孩子們識9個字,每個字都有文化現象。題目《秋天》,「秋」左邊禾,右邊火,有文化,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因,你要了解「秋」的文化,自己去尋找。輕聲:天氣涼了,樹葉黃了,葉子一片片落下來。請注意輕聲是一種文化現象,為什麼這麼說,「天氣涼了」輕聲表明什麼,表明「涼」已經成為現實。你以為輕聲只是把聲音讀得輕一點的,輕聲表義的。有的輕聲表示喜歡親近,「孩子」喜歡,「孩子zǐ」沒有喜歡的感覺。輕聲的表義這是一種文化現象,所以要細膩地去讀他。兒化:一會兒、一會兒,這也是一種文化的現象,兒化音的出現不光是北方語音讀起來好聽,舌頭捲起來是好聽,其實他表義,小巧的、可愛的、很親近的、時間變短了的,空間變小了的。變調:裡面出現了「一」不同的讀音,「一片片、一群、一會兒、排成個一字」。只有最後的那個「一」讀他的本音,前面讀「一」的時候全部要變調的,漢語、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古人讀書跟我們現在不一樣,古人讀書是吟誦,叫平長仄短一字行腔自然上口。每一首詩,每一篇文你一讀就跟唱歌似的,因為漢字有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漢字有基本的兩調,陰陽兩調平聲仄聲,所以漢字讀起來特別好聽,按理說每個中國人都是作曲家,你只要會讀你就自然會吟誦,你就自己可以創調。那麼這裡的變調其實就是為了符合漢語在音調上的節奏,不是有個詞叫抑揚頓挫。所以您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字的時候說三個字你就要注意,最好平仄變化。節律:那麼、那麼,一會兒、一會兒,這種節律的變化就是第一個「那麼」要讀的輕,第二個「那麼」要讀的重。第一個「一會兒」讀得短,第二個「一會兒」讀得長,這就是一種節律的美。重音:涼了、黃了,那個落點落在這些字眼上面,表明變涼變黃這個都成為了一個動詞。比較:一片片跟一片一片比,不一樣?語言的節奏的背後是什麼?是初秋還是深秋的區別。如果是初秋,那可能是一片一片,樹葉落得慢,樹葉落得少。如果深秋那就是一片片落下來,樹葉落得多落得快,節奏不同的背後是氣候的不同。再看,「那麼、這麼」,天空這麼藍,不藍?天空這麼高,一點都不高,因為這麼是近指。很近用近指就不高了。天空那麼藍,天空那麼高,這是遠指,所以這個地方必須用「那麼」不能用「這麼」,這個是文化。標點:兩個嘆號。啊!秋天來了!驚喜、感慨、讚美,表達的感情是非常豐富的。最關鍵的,這一篇叫《秋天》的課文,選取了兩個中國文化當中最經典的意象:關於秋的第一意象是落葉。他沒有說蘋果紅了,她沒有說麥穗黃了,他說的是樹葉落了。這是中國文化當中關於秋最典型的一個意象,我們都知道:一葉落知天下秋。還有第二個文化意象:一群大雁往南飛,秋風又見雁南飛,雁南飛寄託的是遊子的思鄉,這就是中國文化。這就是家國文化,中國人特別重家,特別看重家庭。落葉歸根是鄉愁,雁南飛是鄉愁,所以這個文化從這一篇課文開始,從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的第一課開始就已經在滲透。這個文化是可以倒推的,因為只要是文化一定是傳承的,是有民族的共感,不只是我有這種感受,你的爺爺有這個感受,你爺爺的爺爺還有這個感受,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都有這個感受。你看《西廂記》邊寫「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你看「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這個時候的雁就是傳書的意向,有相思沒地方送,鴻雁傳書。你看「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這個時候的雁那就是思鄉之情。所以義大利著名作家卡爾維諾有一本書,叫《為什麼讀經典》,有一段話,值得語文老師好好關注,他說「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他們帶著以前的解釋的特殊氣氛走向我們,背後拖著他們經過文化或多種文化時留下的足跡。」這就是文化的種子,這樣的教學就是種子功夫的開發。
總之漢字是整個民族文化的基因,一定不要放棄漢字的背後是天地。課文是中國人精神返鄉的路口,孩子是文化的天使。而老師是文化的傳播者。如果我們同時能夠多去關切這幾點,那麼我相信語文核心素養和語文課程的深度融合,就有可能在我們的課堂上散發出絢爛的光輝。
講座整理:朱文霞
編輯:魚 靜
TAG:書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