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機合作事業發展的23個猜想
本文摘自2017年農禾之家年會上的發言
原題《21世紀中國有機合作事業發展猜想》
大家知道,十九大為我國2050年發展制定了鄉村振興戰略,這同時為鄉村合作事業全面發展吹響了出征號。今天在這裡讓我們對我國鄉村合作事業今後幾十年的發展做一次大猜想。概括起來,一共有二十三項猜想。
第一個猜想是:今天我們的鄉村振興戰略究竟是要解決什麼問題?
大家都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實踐者與專家,都在共同致力於解決鄉村問題。我們首先必須要明白鄉村問題是什麼,然後才能把工作目標對準問題,一個一個地將以解決。概括起來,我們未來30幾年要解決的鄉村問題一共有五個,分別為:食品安全問題,糧食安全問題,鄉村社會安全問題,生態環境安全問題,國際農業安全問題。日常生活給人的感覺是,農業問題巨大,神龍見尾不見首。我們要克服農業安全問題分布在自己身邊,卻往往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情況。農業五個安全問題的劃分,明確了今日鄉村問題的完整結構,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同時解決五大農業安全問題。
第二個猜想:如何判斷中國鄉村問題的大小?
聯合國有193個會員國。中國已於150多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外交關係,與更多的國家存在交往關係,其中包括農業領域的交往。仔細分析世界各國鄉村情況,我們就會發現幾乎每個國家與地區均不同程度存在五大農業安全問題。如果一國一國地積零為整,我們從全球整體看,所謂的鄉村問題就是食品安全問題、糧食安全問題、鄉村社會安全問題、生態環境安全問題構成的世界農業安全大問題。由此觀之,我國鄉村振興問題是與世界鄉村建設問題聯繫在一起的戰略問題,中國鄉村問題是全球鄉村問題的一部分。此外,由於中國是世界第一農業大國,中國鄉村振興建設在全球意義上具有顯著的前沿性、獨特性與代表性;鄉村是國家社會經濟的基礎板塊,在農業安全問題已經爆發的今天,鄉村振興已經成為國家建設最重要的戰略建設內容。三者從系統性、重要性、緊迫性角度共同決定了我國鄉村問題的戰略地位。
第三個猜想:如何處理中外鄉村問題的關係?
我們已經知道,中國鄉村問題是與全球鄉村問題聯繫在一起的。歷史發展地看,直到1978年,我國農業主要存在有糧食安全問題,國家實行「以糧為綱」戰略。當時不存在明顯的食品安全問題、鄉村社會安全問題、生態環境安全問題與國際農業安全問題。我國農業安全五大問題同時爆發,其中食品安全問題、鄉村社會安全問題、生態環境安全問題與國際農業安全問題新興齊發,是與1978年開始進入加速工業化、城市化,特別是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加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進程行為高度吻合的。由此判斷,今日五大農業安全問題在我國爆發,其思想根源在境外,病因是工業化、城市化以及工業文明。工業文明時代的今天,鄉村板塊問題的根源在城市板塊,發展中國家問題的根源在發達國家。我國鄉村振興戰略是與世界農業歷史發展超越工業文明思維與行為,走向生態文明建設聯繫在一起的。
第四個猜想:解決農業安全五大問題戰略突破口在哪裡?
農業安全五個問題不是像一條布袋中的土豆那樣一個一個地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存在兩層邏輯關係。第一是台階遞進的關係。其中,食品安全問題是第一台階,糧食安全問題是第二台階,然後,鄉村社會安全問題、生態環境安全問題、國際農業安全問題分別是第三、第四、第五台階。如果按照這一邏輯關係,國家只要首先要將食品安全問題當作第一戰略問題安排,然後是糧食安全問題、鄉村社會安全問題、生態環境安全問題、國際農業安全問題逐項安排,拾級而上,一項一項地將以解決即可。但是,農業安全五大問題還存在第二層邏輯關係,即像包心菜一樣,是逐層包被包含的關係。其中,食品安全問題被包被在糧食安全問題之中,食品安全問題與糧食安全問題共同被包被在鄉村社會安全問題之中,然後,四者又被共同包被在生態環境安全問題之中,國際農業安全則包被在最外部。這意味著國家要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就必須要從外至里一層一層鬆動開來,妥善安排,籌謀全局,才能解決好核心問題。農業安全問題如此錯綜複雜,是長期以來,人們在解決問題中收效甚微的根因所在。未來鄉村振興建設實踐中,國家應將食品安全問題放到第一位,同時注意在上部四層關係的處理,整體運作,創造條件,相機推進。任何急躁、孤立、簡單化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都是錯誤的。
第五個猜想:未來將會以怎樣方式逐項解開五大農業安全問題?
溫故知新。總結國內外相關經驗教訓,可以猜想如下:一,國家將在鄉村實行合作生產,城市實行合作消費基礎上,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二,國家將在食品安全問題解決在望,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歷史發展趨勢明朗化,達成共識,堅定實行糧食安全國策形勢下,永久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三,在國家食物安全問題基本解決,人類社會拋棄工業文明思維,世界達成生態文明建設共識,國家堅定啟動城鄉和諧戰略形勢下,從根本上解決鄉村社會安全問題;四,國家將在全民共建鄉村板塊,揚棄工業文明,全面展開生態文明建設形勢下,徹底解決生態環境安全問題;五,世界將在一國或多國,或不同類型國家聯盟,分別取得解決四大農業安全問題決定性進展,在理論與實踐能力取得革命性進步,人類命運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概念深入人心形勢下,步入解決全球農業安全問題狀態。全球農業安全問題解決之日,就是世界生態文明時代到達之時。
第六個猜想:國家可望在何時分別解決五大農業安全問題?
按照形勢理想推進估計,國家食品安全問題大約可望在2025-2030年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可望在2030-2035年解決;鄉村社會安全問題可望在2035-2040年解決;生態環境安全問題可望在2040-2045年解決;國際農業安全問題大約需要在2050年解決。全球農業安全問題則可能延伸到2100年徹底解決。繼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的人類軸心時代之後,21世紀的世界,將開啟又一個更加誘人、人類智慧大飛躍的時代,農業安全問題的解決將成為時代進步的根本標誌。
第七個猜想:我們應如何定位合作社發展?
在村莊基礎上建設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農業生產組織方式,是19世紀以來,人們在世界範圍內長期、廣泛、深入的實驗探索與理論研究,期望解決,而迄今為止仍未解決的重大問題。歷史不是凝固不變的。探索中的人們發現,今日世界農業已經陷入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危亡之中!鄉村問題事關人類文明存亡大計,鄉村危亡便是人類文明的危亡。不管工業文明曾經對人類社會做出過何種貢獻,鄉村危亡的客觀事實就是世界必須拋棄工業文明,進入生態文明時代的基本依據。
徹底解決農業安全第一戰略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的前提條件是必需實現鄉村合作生產方式與城市合作消費方式。假如這一認識基本正確,那麼由於食品安全問題是全部五大農業安全問題的第一台階問題,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便是在為解決所有其他農業安全問題打基礎。這意味著合作社生產、合作社消費的組織方式,將作為貫穿解決整個農業安全五大問題全過程基礎方式而存在。因此,這無疑賦予了合作社更多的建設任務,增加了其建設難度。從這一意義上講,儘管相當一些人對合作社建設並不陌生,但面對更加複雜、更加艱巨的建設任務,必須做好更多創新發展的思想準備。合作社建設事業是生態文明時代鄉村振興的兩大本質特徵之一,另一本質特徵為有機農業道路。
第八個猜想:如何認識有機農業道路?
有機農業道路之所以稱為生態文明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本質特徵,其基本理由有五條:第一,有機農業產品最終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第二,用有機農業技術替代氮肥、農藥、除草劑等常規現代農業技術,可取得與常規現代農業生產同樣高的穀物、豆類、蔬菜、水果單位面積產量。相關技術仍在發展之中,有機農業可以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第三,近期世界有機農業發展每年以10%以上的增長率表明,消費者願意支付有機產品更高的價格,有的高5倍,10倍,甚至更高,這可以在總體上增加鄉村板塊的經濟權重,從而有利於穩定鄉村社會的物質基礎,吸引部分人迴流鄉村,從而有利於最終解決鄉村社會安全問題;第四,有機農業使用資源節約型技術、環境友好型技術,這樣不斷完善的技術體系可望解決區域生態環境安全問題;第五,如果一地、一國能夠解決上述農業安全問題,就將為其他國家與人民解決當地農業安全問題帶來希望,從而為解決全球農業安全問題鋪平道路。因此可以講,有機農業與世界農業安全問題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正因為有機農業可以一箭五雕,有機農業道路就是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的根本大道,有機農業是生態文明時代到來的又一本質特徵。
第九個猜想:有機合作社有怎樣的前景?
工業文明時期的人類社會處于越來越分裂、對立的狀態。與此相反,生態文明時代的人類社會則趨向於合作、聯合。生產合作社與消費合作社的建設發展是工業文明此岸到達生態文明彼岸的社會組織基本方式。另一方面,工業文明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唯一衡量標準就是經濟效率與利益,其結果為不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時代社會經濟的建設標準則升級為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目標為可持續發展。有機農業道路是由工業文明階段轉向生態文明階段農業物質生產與消費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作為生態文明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建設的兩大本質特徵,將合作社與有機農業道路組合而成為有機合作社,高度概括了21世紀生態文明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社會經濟建設的目標、方向與基本道路。如果說合作社是鄉村振興大車的左輪,那有機農業就是它的右輪。兩者組合而成的有機合作社就是鄉村振興建設得雙輪大車,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的車輪滾滾,駛向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有機合作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旗幟,是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的先鋒隊。
第十個猜想:我們應如何看待歐美有機農業?
愛因斯坦說過:「人們不可能用創造問題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應當講,世界有機農業緣起於歐美,是工業文明發起國的先行者們對自身行為反思的思想成果與行為結果。迄今為止,歐美有機農業建設者們基本是在保持發達國家基本利益格局,期望同時獲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期望「魚和熊掌」能夠兼得。這成為有機農業從萌芽至今100多年來雖然連續發展,然而其占農業總量比重仍然不到10%的根因。這一基本情況意味著,如果原封不動地套用現有有機農業方式,去解決已經岌岌可危的世界農業安全問題是不現實的。歐美有機農業在反思工業文明弊端方面積累了大量有益的經驗與教訓,在實踐技能等方面已經取得了相當進步與積累,但在思維徹底性與行動普適性方面仍存在缺陷。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承擔有緊迫工作使命的發展中國家,必須結合最新國際國內實際情況需要,自覺改進現有歐美有機農業體系,以適應於廣大範圍、更深刻的鄉村建設發展需要。
第十一個猜想:全域有機農業的特點如何?
有機農業作為生態文明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建設道路與本質特徵,包含有兩個基本規定:第一,有機農業必須涵蓋生態文明時代建設的全部精神內涵。與常規現代農業的精神實質就是提高效率,發展經濟,資本為王,其建設的物質場所限定在人工地理系統範圍內不同,生態文明時代有機農業的精神內涵為保持一定經濟效益,生態安全,以社會為本,其建設的物質場所則是完整的地理系統。有機農業建設的總目標與地理系統的建設目標相統一;第二,有機農業必須能夠承載鄉村振興的所有戰略建設內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建設任務中,包括「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項內容,按照地理系統結構可以將五項任務歸納為鄉村生產建設、社區建設與社會建設三部分。同理,未來有機農業建設包括有機農業生產建設、有機鄉村社區建設與有機鄉村社會建設三項任務。有機農業建設任務三位一體,同步建設的規定與要求,可以在村莊、鄉鎮、縣域、省域、國家,乃至全球地理系統進行分層定位,從而使有機農業建設成為了地理學意義上的全域有機農業建設。全域有機農業是對歐美有機農業基礎上的發展與升級,是中國有機農業區別於歐美有機農業的基本特徵,是中國特色有機農業的基本內涵。
第十二個猜想:什麼是有機合作社建設的三駕馬車?
全域有機農業有三項建設任務,即有機生產,有機社區,有機社會,三位一體,同步建設。唯有如此,才能圓滿完成建設任務。我國現有有機農業建設實踐中,多數採用單打一方式,如有單純經營有農業生產成功的有機農場,有機家庭農場,有機合作社,甚至有機合作聯社;有單純經營鄉村休閑旅遊(社區)取得成功的村莊,山莊,合作社,酒庄,公司等;有單純進行有機社會建設的村莊,合作社,合作聯社等。然而,需要明確的是,目前有機農業建設是處在初期建設階段。好比處在單駕馬車階段,第二步應當在原有經驗型建設基礎上,走向有機生產加有機社區建設或有機生產加有機社會建設;有機社區加有機生產或有機社區加有機社會;有機社會加有機生產或有機社會加有機社區的雙架馬車階段,並最終跨入有機生產加有機社區,再加有機社會的全域有機農業建設的三駕馬車階段。有機農業建設三駕馬車目標模式的認識為有機合作社建設明確了方面,有關建設者應在實踐中積極創造條件,健康穩妥地推進建設。
第十三個猜想:應如何駕馭有機合作社建設的三套馬?
在有機合作社三套馬車中如何布局建設是一個現實問題。總的建設原則是以有機社會建設為核心,駕大轅,把握方向,保持行進平穩;有機生產建設為抓手,拉左套,負責速度,把握快慢進程;有機社區建設拉右套,相機推進,保障中長期發展後勁,保持內力。在實際建設中,如果是首先入手有機社會建設者,宜積極創造條件,啟動有機生產建設,然後利用適當時機,啟動有機社區建設;如果是已經啟動有機生產建設者,要積極尋找機會,創造條件,優先推進有機社會建設,這樣有了主心骨,再推進有機社區建設,進入穩步前行狀態;如果是已經先期啟動有機社區建設者,注意在擴大經營發展中,還政於有機社會,分步調整建設重心,然後在此基礎上,適時啟動有機生產,推進綜合建設。
第十四個猜想:中國合作社事業應如何結合利用兩個3年的積極性?
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史就是組織農民鬧革命的歷史。井岡山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曾積極探索組織農民生產的方式方法。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土改,在此基礎上通過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引導農民走上鄉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道路,大搞基礎設施建設,為恢復國民經濟,發展生產,保障國家工業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是由國家最高決策層直接領導,在人類歷史上進行的最大規模、最長歷史時期的集體經濟建設實踐與探索,到1978年,我國積累了30年以上最豐富的鄉村集體化歷史經驗與教訓,也稱為前30年集體合作經濟時期;1978年改革開放,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分戶經營至今,注意發揮個體積極性,為解決溫飽問題,配合國家高速工業化、城市化建設,做出了巨大奉獻與犧牲,積累了深刻的經驗教訓。這稱為後30年個體經濟時期。
今日國家的合作社建設事業是在兩個30年基礎上進行的新的長征。我們要充分利用在短短兩代人的時間裡我國鄉村建設者穿越兩個歷史階段,兩類組織建設模式,建立的兩種經驗教訓所積累社會時間財富,將前30年的集體組織優勢,社會建設優勢,基礎建設優勢,與後30年發揮個人積極性具有的經濟建設優勢,創造性地結合起來,納入有機合作社結構建設與機制建設體系,實現兩種優勢的有機結合,推進合作社事業健康、高效、有序地發展。
第十五個猜想:有機合作社應如何與城市資本進行良性對接?
工業文明時代,城市資本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受其影響,鄉村被迫削足適履,走向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越來越走向保留優勢生產功能,逐步喪失生態功能與社會功能,最終使鄉村板塊走向衰亡。有機合作社作為生態文明時代建設的基本社會經濟形態,本質上具有以社會功能為本,全面發展經濟功能,保障生態功能的特質,以實現全面恢復與發展鄉村板塊社會經濟與生態功能,城鄉和諧發展的目標。城市資本與有機合作社是分別屬於兩個時代的兩種不同性質的力量。今日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條件下,這兩種力量正面遭遇,在我國鄉村建設中,將戲劇性地由城市資本主導起步,走向有機合作社主導建設的必然方向。用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個城市資本在運動中逐步消退,有機合作社穩步生長,最終實現兩者和諧共生,長期共存,揚棄與創造並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有機合作社自覺地擺正歷史地位,積極掌握主動,創造性地開展建設,具有及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第十六個猜想:鄉村板塊有機化建設與城市板塊有機化建設的關係怎樣?
用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人類社會在工業文明之下的發展進步稱為現代化,在生態文明之下的發展進步稱為有機化。21世紀的中國已經進入生態文明時代,全域有機農業在新時期進行有機農業生產建設(有機作物生產、有機家畜生產、有機微生物生產)、有機鄉村社區建設(生產區域有機化建設、生活區域有機化建設)、有機鄉村社會建設(關愛鄉村範圍內所有人,社會和諧),意味著是整個鄉村建設實現有機化。鄉村建設是與城市建設聯繫在一起的。與鄉村板塊的有機化建設相對應,城市板塊在此過程中也將進行工業生產有機化,城市社區建設有機化,城市社會建設有機化,實現城市板塊有機化建設。從而在宏觀上呈現為以鄉村有機化建設為起點,帶動城市有機化發展,最終實現城鄉有機化與整個國家地理系統有機化的過程。從這一意義上講,隨著工業文明的退場,現代化已經謝幕。而伴隨著生態文明登場,有機化將成為由工業文明此岸到達生態文明彼岸的康庄大道。我國的國家建設是一個開放的地理系統建設過程,伴隨著我國地理系統有機化建設的發展,中外地理系統必將積極互動,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進入全新的有機化時代。
第十七個猜想:怎樣動員社會資源參加鄉村振興戰略建設?
由工業文明轉向生態文明是人類發展史上一場深刻的革命。如果說農業文明時代與工業文明時代,是解決人類能夠做什麼,施展人類發現才能,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的話,那生態文明時代則是解決人類應當做什麼,從而展現人類創造智慧,歌頌集體主義精神的時代。這是一個人類智慧大飛躍的跨越,是追求社會個體、局部利益轉向服務社會集體、人類命運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利益的巨大進步。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這一偉大轉折提供了理想的條件。鄉村振興就是這樣的背景下實施建設的第一戰略內容。
首先進行的是一場新的思想解放運動,包括系統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破除常規現代化迷信,反思工業化,反思城市化,反思資本主義制度,反思社會主義實踐,反思工業文明,國家與全社會在事實面前,達成鞏固與建設鄉村,實現城鄉和諧建設的共識。在此基礎上,做好鄉村板塊的耐心細緻的學習動員工作,提高整個鄉村社會對自身戰略地位的認識水平與發展建設的能力,激發與動員城市板塊社會成員,其中包括進城務工的優秀農民工,農業科學家與技術工作者,有鄉村工作經驗的離退休人員,涉農企業家,鄉村建設管理工作者,各級各類科研院校實習學生與中小學實踐教育環節活動,還有國際鄉村建設友人,分類制定具體保障措施,進入鄉村,參加建設。
第十八個猜想:如何在鄉村振興建設實踐中恢復鄉村黨組織戰鬥力?
1921年以來的中國革命史表明,中國共產黨建設發展與中國鄉村振興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中國共產黨如果沒有鄉村社會做基礎,就不可能完成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如果沒有土地改革,合作化,穩定鄉村社會經濟,就不能支持城市安穩,實行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積累財富,實現初步工業化。改革開放的第一步是實行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激發出鄉村的積極性,隨後推動工業化、城市化高速建設。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鄉村,組織起鄉親們,就不可能推翻壓在中國鄉村頭上的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與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不會有1949年之後鄉村民眾翻身得解放,勞動群眾喜氣洋洋,鬥志昂揚地進行社會主義生產建設,義無反顧地響應國家號召,保障國家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建設;1978年後,鄉村響應黨的號召,參加現代化建設,建立了可歌可泣的功勛。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鄉村的鬥爭與建設實踐一再證明了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什麼時候黨堅定地紮根在鄉村,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繫,什麼時候社會經濟就發展壯大,事業就興旺發達;什麼時候疏離鄉村基礎,與鄉村社會關係鬆動散亂,什麼時候社會經濟發展就遭受挫折,事業就衰弱。我國鄉村振興戰略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環節,涉及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的長遠大計。我們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謹記中國共產黨建設發展與中國鄉村振興不可分割的整體的歷史經驗教訓,全心全意依靠基層組織,通過基層黨組織建設,發展建設骨幹,領導有機合作社建設,從根本上保障實現鄉村振興,為城鄉和諧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
第十九個猜想:怎樣定位重建鄉村集體經濟?
我國鄉村經濟史以1949年為界分為兩部分。1949年之前基本為個體經濟,實行鄉紳治理管理,沒有集體經濟,村民聯繫依靠家族、血緣關係連接,貧困家庭遇到困難,只能聽天由命,鄉村經濟往往難以抵禦大災大難。這是鄉村經濟長期落後的根源;1949年之後,實行土改,然後在此基礎上,先後建立了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與人民公社,建立了鄉鎮、村莊、生產隊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經濟管理制度,開始有了集體經濟。在此過程中,儘管在鄉村新制度建設中依然存在不足,有必要進行調整,但這項制度基本保障了我國在歐美世界封鎖形勢下,抵禦自然災害,人人有飯吃,不發生饑荒,同時為國家工業化源源不斷積累物質基礎,鄉鎮與村集體經濟不同程度有所發展。1978年之後,全國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在保留集體所有制前提下,分田到戶,在取得初期農業生產發展的同時,鄉鎮與村集體經濟解體,鄉村貧富分化顯露,村民抵禦災害與災難的能力受到削弱,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因教育致貧,因意外災難致貧現象凸顯。從建國至今69年,我國鄉村經濟由分,到合,再到分的歷史經驗教訓說明,如果把鄉鎮與村集體經濟比作大河,把家庭經濟比作小河,其總的趨勢可總結為,大河有水小河安,大河沒水小河危。我國鄉村正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未來將步入合作事業新的發展進程,我們認真吸收歷史經驗教訓,結合各地實際,創造條件,重建村集體經濟,加強鄉村經濟實力,為辦好公共事業,繁榮鄉村,實現城鄉和諧,提供根本保障。
第二十個猜想:鄉村振興為什麼要高舉毛澤東的大旗?
1893年出生於湖南湘潭韶山山村的毛澤東,自幼就與農民群眾建立了天然的聯繫。參加革命之後,毛澤東將自己的生命與中國農民的命運聯繫在了一起。從1927年「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到井岡山根據地建立、延安時期、全國解放、新中國建立、土改、合作化運動、國民經濟建設時期,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人民軍隊的締造者、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黨和國家的最高領袖、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創者的毛澤東給予了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最深切的關懷,最大的愛護。毛澤東是農民群眾的貼心人,他也深的農民群眾的愛戴。在長期的革命與建設實踐中,毛澤東提出的「人民群眾的利益高於一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萬歲」的思想精神成為了中華民族建設國家根本的精神財富。20世紀30年代,埃德加·斯諾曾經預言般地說過:毛澤東「身上有一種天命的力量……產生於他對中國人民大眾,特別是農民----這些佔中國絕大多數的貧窮飢餓、受剝削、不識字,但又寬厚大度、勇敢無畏、如今還敢於造反的人們----的迫切要求做了綜合表達,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假使他們的這些要求以及推動他們前進的運動是可以復興中國的動力,那麼,在這個極其富有歷史性意義上,毛澤東也許可能成為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是的,在人類發展史上,毛澤東及其創造的革命隊伍成功地了解、激發、鍛造了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特別是農民群眾中無限的創造力與建設偉力,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將毛澤東高擎為人民英雄、前進的大旗、克服困難走向勝利的大旗。
我國未來的有機合作社事業建設是在毛澤東時代全局性合作化基礎上進行的第二次合作建設。如今50、60歲的老人還健在,在他們心中蘊藏著豐富的合作建設經驗教訓,是最可寶貴的財富,高舉毛澤東的大旗,必將鼓舞全社會新老合作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開創合作社事業的新時代。
第二十一個猜想:鄉村振興戰略與錢學森第六次產業革命的關係如何?
人民科學家是新中國科技界最傑出的代表。在參與領導兩彈一星建設基礎上,晚年的錢學森在謀劃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戰略時,應用馬列理論與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結合中國革命與建設實際,高瞻遠矚,創造性地提出了產業革命理論。在這一理論中,總結歸納當代信息技術驅動的產業革命屬於人類歷史上的第五次產業革命,在第五次產業革命之後,即將登場的將是知識密集型農業為特徵的第六次產業革命。錢學森預計,我國第六次產業革命將在2021年建黨100周年時啟動,2049年在建國100周年時完成。屆時,我國將在全球範圍內,率先消滅三大差別(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差別),走在世界前列。這一理論在1984年提出,經過30多年國際國內正反兩方實踐檢驗,證明了錢學森產業革命理論預見的正確性。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與錢學森第六次產業革命理論在實踐場所、建設主體、歷史時段、建設目標方面具有完整的統一性。錢學森為此曾經從系統科學、地理科學等方面進行過系統研究,提出了系列建設認識。我們應積極學習掌握相關成果,應用於鄉村振興實踐中去。
第二十二個猜想:鄉村振興戰略與一帶一路戰略、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關係如何?
從傳統農業時期開始,人類便進入了經驗型的全球統一進程之中。工業文明時期,藉助於地理大發現,藉助於科學進步,藉助於資本力量,藉助於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人類進入了以殖民化為主導的,強烈、複雜的統一進程,人類正在思想意識、社會、經濟、技術上越來越走向統一。20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人類進入信息技術革命主導的第五次產業革命時代,在技術上實現了全人類所有人每時每刻都生活聯繫在一起互聯互通,人類在政治上統一的時代已經悄然來臨。宏觀歷史趨勢必然要通過具體途徑來實現自己的意志。工業文明時期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共生期,而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換期則是資本主義的衰亡期與社會主義的的興盛期。當前世界正處於這一轉換過程之中。
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經歷了將近100年的道路探索與建設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訓。在全新歷史時期,黨和國家提出的農村振興戰略,以及一帶一路戰略,全球命運共同體聯合戰略,是層層遞進戰略。面臨全球大開放建設格局,我們只要下定決心,牢牢鎖定鄉村振興戰略,一點一滴落實到位,實現國家建設目標,就會自然而然滲透到一帶一路國家,穩定相關國家與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大局,從而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堅實基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為我們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一條它是可行的道路。在此基礎上將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實現事業大同,地球文明由此將進入宇宙文明時代。
第二十三個猜想:如何讓農業科學技術煥發青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工業文明時期的生產力是為獲得效率----更高、更快、更多、更大,效益----更高、更大、更多,利益----更大、更多,競爭----更強、更猛、更利、更齊,出奇制勝,贏者通吃。工業文明之前科學技術啟蒙者是英雄,受到人們的崇敬。工業文明的到來,將一切人類力量納入到自己的思維與行為之中,從而使得在華麗的光環下的科學技術最終成為了工業文明的高級俘虜,這一情況下的第一生產力相當程度上墮落成了為虎作倀的狗頭軍師、幫凶、誘餌、掮客,成為了一股沒有靈魂第一生產力。生態文明時代的到來,將倒轉的時針撥了過來,走向以人為本,以生態為本,同時兼顧經濟效益,追求整體可持續發展的嶄新方向。由工業文明轉向生態文明,科學技術體系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一種渾渾噩噩的軀殼向注入了健康靈魂機體的變化,使科學技術體系煥發出新的青春。作為生態文明建設者的先鋒隊----有機合作社的建設者們及未來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今天面對的第一生產力基本現狀,及未來將要建設的第一生產力的本質特徵,穩紮穩打地建設,步入生態文明的新時代。
TAG:3O有機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