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西遊記》——有背景的妖怪與沒背景的妖怪

讀《西遊記》——有背景的妖怪與沒背景的妖怪

《西遊記》為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該書通過大量有趣的情節描寫,刻畫了眾多的神人妖魔形象,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諷刺批判了腐敗醜陋的官場生態,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創作品。本文通過對比分析書中有背景的妖怪與沒背景的妖怪的所作所為與最終結局,來展露一下作者的用意。

眾所周知,唐僧師徒取經途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總結起來,來歷通常有這幾種:(1)神仙,比如黃袍怪,本是二十八星宿的奎木狼;(2)仙佛的僕從、坐騎,諸如烏雞國的獅子精、金角銀角、青牛精、黃眉怪、獅駝嶺的青獅白象大鵬雕等等;(3)凡間修鍊成精,比如黑熊精、白骨精、車遲國的虎鹿羊、荊棘嶺的樹精、牛魔王父子、蜘蛛精等;(4)菩薩佛祖身邊修鍊成精,如通天河的金魚聽觀音講道成精,黃風怪是喝了佛祖燈油,白毛老鼠精吃了佛祖香燭。

下面把這些妖怪犯的事和最後享受的待遇拿來做一個對比,你就會發現這樣一個道理:出來混,是要靠背景的!沒有背景,起碼也要有實力!既沒背景也沒實力,那甭管你是非對錯,都是路邊一根草,隨手就被別人拔了!

(1)吃肉黨

主要人物是白骨精、黃風怪、金角銀角、青牛怪、黃眉怪、青獅、白象、大鵬雕、紅孩兒、金魚精,等等,這些都是個個搶著要吃唐僧肉的,來看一看他們結局如何:黃風怪被靈吉菩薩領走接受批評教育,金角銀角被太上老君領走接受批評教育,黃眉怪被彌勒佛祖領走接受批評教育,青獅被文殊菩薩領走接受批評教育,白象被普賢菩薩領走接受批評教育,大鵬雕被如來佛祖領走接受批評教育,青牛怪被太上老君領走接受批評教育,金魚精被觀音菩薩領走接受批評教育,紅孩兒被觀音菩薩領走接受批評教育......

紅孩兒是牛魔王的兒子,牛魔王與孫悟空並稱大聖,戰力不相上下,老婆鐵扇公主也是「自幼修持得道的女仙」,又手持芭蕉扇這件大殺器,一家人實力恐怖,黑白通吃,等閑無人敢惹,觀音收了紅孩兒,是對他們身份的洗白,與其結下一個善緣。

最後還剩下誰呢?白骨精!結局如何?一棒兩棒三棒,然後,被打死了!

你說大家都是出來吃肉的,犯的事都一樣,頂多就是你吃叉燒,我涮火鍋,吃法雖有不同,結果還不都一樣——一點兒肉渣兒都不剩!可你看看別個什麼待遇,我是什麼待遇!說是被領走接受批評教育,可最後批不批評、教不教育,誰知道呢?大家都是妖怪,彼此手段心知肚明,你說你們除了給主人當孫子騎的時候需要變回原形,別的時候偷偷去外面K歌泡吧啪啪啪,哪個不是變成一副英俊瀟洒、人五人六的模樣兒!今日犯了事進去了,哪天換個樣貌不又照樣出來風流快活嗎?說到這兒,我要插一句,那個擄了朱紫國聖宮娘娘、口頭禪是「我搖搖鈴兒」的金毛吼,你強搶皇后,壞倫亂法,也犯了不小的事,你主人觀音菩薩為你求情,孫猴子喊著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一定要打你二十棍,菩薩又是怎麼說的?「悟空,你既知我臨凡,就當看我份上,一發都饒了罷,也算你一番降妖之功。若是動了棍子,他也就是死了。」我一具骷髏還能經受兩三棒,你這兒時常聆聽大道綸音、體質強橫的異種反倒經不住打幾下了,真是可笑!果然,出來混,是要靠背景的!沒有背景,起碼也要有實力!既沒背景也沒實力,那甭管你是非對錯,都是路邊一根草,隨手就被別人拔了!

(2)成親黨

成員主要包括女兒國的蠍子精、荊棘嶺的杏仙、嫦娥的玉兔、白毛老鼠精等等。這群都是想和唐僧做夫妻的,來看看各自的背景和結局如何:

不用多說,嫦娥的玉兔、白毛老鼠精自然是又被各自家人領回去批評教育了。

蠍子精是在雷音寺聽了佛祖講道修鍊有成的,經歷和通天河的金魚相似,甚至更甚一籌,畢竟一個是聽如來講,一個是聽觀音講,比著黃風怪、老鼠精這些偷吃燈油、蠟燭成精的,資質明顯更強,可惜的是這傢伙作死,佛祖「不合用手推她一把」(至於是不是什麼潛規則就不知道了),她轉過鉤子就把佛祖蟄了,最後,「只見那星官立於山坡上,現出本相,原來是一隻雙冠子大公雞,昂起頭來,約有六七尺高,對著妖精叫一聲,那怪即時就現了本象,是個琵琶來大小的蠍子精。星官再叫一聲,那怪渾身酥軟,死在坡前」,「那怪動也不動,被獃子一頓釘鈀,搗作一團爛醬」。本來觀音告訴悟空,「如來即著金剛拿她,她卻在這裡」,那為何不捉活的卻非要打死呢?這就不得而知了。

荊棘嶺的杏仙是一株杏樹修鍊成精,和十八公、孤直公、凌空子、拂雲叟這些松樹、柏樹、竹子、檜樹精,與唐僧一起談佛論玄,吟詩作對,彼此也很是欽佩對方的道德才情,最後對唐僧表露愛意,並未犯什麼錯,結果呢?「八戒聞言,不論好歹,一頓釘鈀,三五長嘴,連拱帶築,把兩顆臘梅、丹桂、老杏、楓樹俱揮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鮮血淋漓」,「那獃子索性一頓鈀,將松柏檜竹一齊皆築倒」,唐僧中間也曾勸阻,得到了孫猴子的這樣一句回答,便不再堅持了——「師父不可惜她,恐日後成了大怪,害人不淺也」。唉!可憐可嘆!這種解釋,與岳飛死於「莫須有」、于謙死於「意有之」,有什麼區別呢?真是千年修行一朝喪!吳承恩並非不辨善惡,這樣只是為了加深戲劇效果罷了。況且松、柏、竹、檜、臘梅、丹桂、老杏、楓樹,這些本就是賢人君子爭相讚歎、文人墨客時常吟誦、詩詞歌賦不可或缺的,莫非成了精怪就是壞的嗎?如此態度,和葉公好龍也差不多了,龍在紙上,則每日痴迷想望,一旦飛龍在天,成為真實,卻被嚇得屁滾尿流。說白了,所有妖怪的結局,都不是以善惡來判定的,而是背景。這就是吳承恩的原意!

(3)醬油黨

所謂醬油黨,既不吃唐僧肉,也不纏著成親,以各種奇葩理由出來打醬油。主要成員包括,偷袈裟的黑熊怪、偷兵器的黃獅精、烏雞國占人皇位老婆的獅子精、求聖水求雨的車遲國三大仙、取西經的假悟空、祭賽國占人老婆的金毛吼、吃小兒心的鹿精、吃香油的三個犀牛精等等。不用多說,也是延續之前的套路,該批評教育的批評教育,該打死的打死。

黑熊怪雖然沒什麼背景,不過實力還算強橫,書中描寫和悟空戰鬥不分上下,而且心性單純,不愛長生不老,只愛袈裟佛寶,簡直是為菩薩佛祖看家護院量身打造,這樣英雄有為的民間高手,哪能不大加招攬呢!

車遲國三位大仙也未做什麼壞事,頂多是趕走了和尚,佔了寺廟,接受國王供奉,不過回報的是為國祈雨,讓車遲國能夠年年風調雨順。孫悟空最終鬥法獲勝並打死了妖怪,除了讓和尚安然回家,顯示了自己的能耐,看似主持了正義,可於國何益呢?你走了以後誰來為國祈雨呢?

黃獅精也是一個可憐的人物了。太乙天尊的坐騎九頭獅子下凡,收攏了一班徒子徒孫,黃獅精就是其中一個。他品性善良,見了九齒釘耙,想著這樣一個寶貝,干起農活應該很是不錯,就偷了回去,連帶著金箍棒和降妖杖。為此特意舉辦了一個釘耙會,請人觀賞,便差遣手下小妖出去買些豬羊。真是奇葩的妖怪!你開宴席請客怎麼不擄些人來下酒呢?你想吃豬羊怎麼不會去搶呢?手下小妖也是奇葩,和普通人有什麼兩樣,「我們也有些僥倖。拿這二十兩銀子買豬羊去,如今到了乾方集上,先吃幾壺酒兒,把東西開個花帳兒,落他二三兩銀子,買件綿衣過寒,卻不是好?」當手下趕著豬羊回來,告訴他銀子不夠,還差五兩,要債的人就在外面,他怎麼說的呢?「小的們,取五兩銀子,打發他去。」聽到客人也想看一看寶貝釘耙,他緊張道,「我這寶貝,乃是玉華州城中得來的,倘這客人看了,去那州中傳說,說得人知,那王子一時來訪求,卻如之何?」,原來竟然是擔心泄了消息,怕主人上門討要!你是修鍊有成的妖怪,別人只是普通的凡人,你卻還要怕他嗎?後來知道不會泄露消息,還留了人在那兒吃飯,「他肚裡也飢了,我兩個也未曾吃飯。家中有現成酒飯,賞他些吃了,打發他去罷。」丟不丟人?!丟不丟妖?!如此老實勤懇公平公道,簡直是人妖和諧相處的典範!可最終結局呢?被猴子師兄弟三人打破洞府,「把那百十個若大若小的妖精,盡皆打死,原來都是些虎狼彪豹,馬鹿山羊」,最終自己也被打死,「將那黃獅精剝了皮」,還落了個死無全屍!同下凡七年為非作歹最後卻安然無恙的被太上老君接走的青牛精比較一下,才能感覺到深深的不公!

綜觀全書,吳承恩用意甚深,其對醜陋不公的社會現實的諷刺批判,全都用一種嬉笑玩鬧的文字來予以表現,旁人往往只看到故事的新奇怪誕有趣,但只要你仔細去品味,就能深深感受到那種令人窒息的無奈、絕望與悲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墨景 海的那邊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