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禪宗與我國的傳統繪畫

禪宗與我國的傳統繪畫

達摩六代祖師像(資料圖)

中國的傳統繪畫,從藝術追求、藝術表現到藝術欣賞、藝術傳授,時時流露著禪機,處處充滿著禪意。在學禪中學畫,可以以畫意知禪理;在學畫中學禪,可以以禪意知畫理。禪者可以從參禪體驗藝術,畫者可以從藝術體驗參禪。

禪宗公案中有很多看似不合邏輯、不合常理的東西。這是為了逼迫參禪者把邏輯推理這種表層心理活動停止,將深埋著的光明自性顯露出來。繪畫中一些造型的荒誕、形式的變異,其作用也在於此。它可以斷絕欣賞者的表層思維,使其發現可見物象之外那些常人看不見的東西。只滿足於是什麼、做什麼的欣賞者,是不能品嘗到藝術的真正內涵的。真正的美只有能在心靈上圓成缺陷的人始可發現。生命與藝術的氣力,在於它有成長的可能。

畫面上的筆墨形式及其通常的含意皆為相。依相可體道,但相不是道。相肉眼可見,道則慧眼可見。無慧眼者,但見其相,不見其道。明代畫家莫是龍曾云:「畫之道,所謂以宇宙在乎手者,眼前無非生機。」

所謂生機,包含六極無所不在,展開遍在十方,收攝在一微塵。喻之為「無」而非無,比之為「空」而非空,語言文字不可說,筆墨色彩不可描。筆墨形式只能做為觀照「空」和「無」的介體,是指月之指而非月。

香山翁曾說:須知千樹萬樹無一筆是樹;千山萬山無一筆是山;千筆萬筆無一筆是筆。有處恰是無,無處恰是有。造相而不住於相,意不在「有」而在「無」。樹、石、筆、墨都是調動空白的假借。這裡的「無力、「空白」包含了一切可能性。她含有無限的生機而未生,只是保持一種勢。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畫面上可視之形式,無論怎樣變化,都可視之為「幻有」,甚至由物相、形式所表示的情節、內容、含意也都屬於「幻有」的範疇。「無」不可視,不可說。如果將畫面上的形式視為觀照「無」之介體,藉助於形式可以體驗到「生機」之蠢動。

繪畫時所說「意不在有」、「著意相外」,並非不要相。依相體道,無相則道無可體。所謂「著意相外」,是指造相時,不為相所執,而應時時觀照相外。相千變萬化,無可厚非。空白一活,則滿紙皆活。相亦是道,道亦是相,體用渾融。

在真正的藝術作品中,物相與空白是息息相通的,「有」與「無』是圓融無礙的。如同活生生的人,無時無刻不與外界相通,無時無刻不與天地萬物渾融一樣。

所謂藝術,不在新舊,唯在「見性」。見性之作則見心,見心之作未必見性。若知心為妄,法、相、筆、墨皆無住於心,見相非相,見非相相,乃見性也。所謂「見性」又不同於一般所謂「個性」,有些有特色有個性的作品未必就能見性。此種個性只流於怪誕的形式,就象掛在架上的衣服,插在瓶子里的花。

行於不可行時才有自己,一有所行便落於理路。得理難,遺理更難。得法難,舍法更難。多少人為理法拘謹一生,而不知有自己。

忘相、忘法、忘我乃是最佳的繪畫狀態。若即若離,不即不離,一有所即,則有所執,一有所執,則收放全無生機,無所執則收放全是。人生本來無執,無奈無始以來的習氣,使人生種種執而不可逃離。

寫意繪畫不象西方的油畫那樣可以反覆塗抹。筆在接觸宣紙的剎那間,充滿了禪意,不可重複。就象對人生的體驗一樣,只能在當下,不可能在事前和之後。不管事前有何設想,事後有何思考,毛筆接觸宣紙時所留下的痕迹是始料不及的。有人以為中國畫的問題是重複太多。其實,再高明的寫意畫家也不可能完全一樣地複製自己的作品。此時筆,此時墨,此時紙,此時心,是不是可重複的。寫意畫就象人生一樣,「即此樣,無他樣。」

中國畫不僅繪製與欣賞如同參禪,學習繪畫也如參禪,只可意會,難於言傳。師無隱乎爾,爾亦無得之於師。只啟爾自心也。自心不啟者,若有所得,徒見於技術。技術易得,慧眼難成也。

中國的傳統繪畫,歷來十分注重臨摹。現在很多人因為強調寫生而輕視了臨摹,這是因為其不知臨摹的真正意義所在。寫生只是熟悉物相的造型,臨摹才能學到藝術的內含。因為對藝術感覺的了解需要靠體驗來獲得,不是單靠理論和技法可以解決的。語言與文字只是對藝術感受的描述,但它並非是藝術本身。真正的藝術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無法言之於人。其雖不可說,但並非無有。藝術是一種實實在在可以條證的自我體驗。所謂「依他作解,塞自悟門。」參禪如果只滿足於對語言、文字的知解,永遠也不可能開悟。

(文:《禪》刊1994年度第三期)

中華佛緣網是華語佛教媒體中的著名品牌,其創辦人朱慧丹居士更是虔誠的佛教徒,她把弘法利生作為人生的使命,歷時四年克服困難創辦了中華佛緣網及雜誌,成立了中華佛緣書畫院及慈聚禪樂團,並自費走訪了全國各大寺院,拜訪大德高僧、佛友居士,拍攝專題紀錄片,舉辦各種佛事活動,歷盡所能的傳播佛教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佛緣 的精彩文章:

人生,需要偶爾停一停

TAG:中華佛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