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異類》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異類》

今天的文章開頭首先要和大家說聲抱歉,一個是2018年的第一篇文章拖了好久,再一個是鑒於LJ今年要準備考研了,接下來可能還會發生不定期的拖更(別打我臉)。好了,閑篇不扯了,今天LJ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一本較為早期的作品——《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

如果說之前的《眨眼之間》談到的主觀視野里決策和個人之間的關係,那麼《異類》其實是從客觀視野上分析成功的少數人。本書先是談論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羅塞托瓦爾福爾托雷是義大利福賈省的一個小城,這裡的人大字不識一個,除了在採石場勞作,就是從事傳統農業,幾乎沒有其他方式改變貧窮落後的現狀。這個情況一直到19世紀末,羅塞託人開始離開家園,到大洋彼岸去尋找機遇。從1882年,羅塞託人第一次來到紐約開始,越來越多的羅塞託人開始向美洲遷徙,他們先是在賓夕法尼亞的班戈城附近工作,購置房產,然後建立建起教堂從事宗教活動,小鎮接著又建起了學校、公園、墓地以及商店、麵包房和酒店等,最後一個新「羅塞托」就建立起來了。在20世紀初的幾十年間,在賓夕法尼亞的羅塞托,人們只說義大利語,而且還是義大利羅塞托的方言,並且這個地方還自己自足,所以幾乎與世隔絕。一次,內科醫生沃爾夫偶然了解到當地的醫療機構幾乎從來沒有接受過65歲以下的來看心臟病的羅塞託人。要知道在20世紀50年代,預防心臟病的降膽固醇藥物以及侵入性治療方式還未出現,心臟病是當時美國的流行病。如果周圍的其他小鎮都有心臟病的的案例發生,只有羅塞托沒有,就顯得很奇怪了。沃爾夫由此展開了調研,由此揭開了神秘的羅塞托。在沃爾夫的調研中,55歲以下的居民病故案例中,沒有一例死於心臟病發作,甚至連一例顯示出心臟病癥狀的病人都沒有;該地區65歲以上男性的心臟病死亡率只有全國的一半;該地區其他各種原因的死亡率也比預期低30%至35%。沃爾夫請來了好友——社會學家約翰布魯恩來協助調查,這位社會學家稱「這裡沒人自殺、沒人酗酒、沒人吸毒、犯罪率也很低。他們沒有人領救濟金。我們甚至沒有發現沒有任何人患上胃潰瘍,生活在這裡的人大多都是自然死亡,就這麼簡單。」賓夕法尼亞的羅塞托正常得成了「異類」。

那麼究竟為什麼羅塞託人那麼優秀呢?羅塞託人的飲食習慣更健康?比起義大利的羅塞託人,美國的羅塞託人做菜喜歡用豬油而不是橄欖油。義大利人做披薩時習慣用西紅柿、鳳尾魚和洋蔥,但賓夕法尼亞的羅塞託人更偏愛用香腸、臘腸、火腿和雞蛋。而且絕大多數羅塞託人沒有早起做瑜伽或者小跑鍛煉的習慣,而且喜歡吸煙且過度肥胖(抽煙喝酒,活到99)。那麼羅塞託人基因特殊嗎?事實上除了賓夕法尼亞地區,生活在美國其他的地方的羅塞託人(他們之間有血緣關係)並不是百毒不侵的。那是羅塞托的地理位置導致的嗎?拿撒勒也是班戈城附近的鎮子,它的地理位置、佔地面積以及人口結構十分相似,但和羅塞托相比,拿撒勒人的健康狀況可就糟糕多了。最終,沃爾夫意識到羅塞託人健康的秘密其實就在於羅塞托本身(TM在逗我),在這裡人們用義大利語互相拉家常,這裡的家族制度由於經過了幾代人的洗禮而變得十分堅固,幾乎所有人都參與聖母聖衣堂的彌撒(有共同認可的宗教信仰),這個人口不到2000人的小鎮有22個相互獨立的社會團體。這裡人人崇尚平等,社會不崇尚浮誇炫耀,社會鼓勵富人幫助失敗者走出困境。羅塞託人之所以健康是因為人們生活在一個自己自足的社區里,因此避免了現代社會的壓力(和諧社會由於人民身體健康)。沃爾夫突破了以往個體的角度,從「社群」的角度給健康新的定義。

馬爾科姆通過羅塞托的例子向我們表達了「異類」這一概念,但其實也用客觀的分析給我們證明了「異類」的羅塞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羅塞託人的基因里並沒有什麼與普通人十分不同的組成,它的「異類」是超乎當時的醫學認識意外的但並不是不可被認知,不可被複制的。按照沃爾夫醫生的理論,如果我們從社群關係的角度入手,就可以有效的改善社群人口的健康狀況。

這本書談論的「異類」指的超出它本身的類群能產生積極影響的人群,比如橄欖球運動明星,異軍突起的天才程序員、偉大的天才音樂家等等。這類人的成功往往被媒體捧上神壇,然後被世人以訛傳訛成為神話,本書就是從客觀的角度去分析這一類人成功的原因,試圖與這種被媒體過度吹噓的異類概念向對抗。LJ在這裡具體和分享兩個較為知名的案例,第一個是著名的甲殼蟲樂隊,英文名The Beatles。對於甲殼蟲樂隊有多牛,LJ只說一句話:如果你之前沒有聽過甲殼蟲樂隊,就照著Beyond和黃家駒去想像。甲殼蟲樂隊擁有4位成員: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里森、格林?斯塔爾。1964年2月,他們來到了美國,掀起了美國音樂界所謂「英國入侵」的旋風,改寫了現代流行音樂的風貌。那麼來美國之前,這哥幾個在幹嘛?書中記錄列儂和麥卡特尼第一次合作是在1957年。到了1960年,甲殼蟲還只是一支高中生樂隊,不過那一年他們得到了一個去德國漢堡演出的機會。菲利普?諾曼(甲殼蟲傳記《叫喊!》的作者)說:「那時的漢堡還沒有搖滾樂隊,只有脫衣舞夜總會。」夜總會的表演賺錢不多,音響效果差,觀眾素質低,但是有喝不完的酒和見不完的姑娘,於是甲殼蟲樂隊開始在漢堡的脫衣舞夜總會裡做輪場表演。甲殼蟲在漢堡的表演完全是超負荷的,他們每天表演必須滿八小時,每周演出七個夜晚。這不僅對他們的體能是個考驗,對於他的創作能力更是如此,試想如果他們不創作新的樂曲,不嘗試其他曲風,他們早被市場淘汰了。據統計,從1960年到1962年,甲殼蟲已經在漢堡積累了1200場演出經歷(每天一場都得3年多),所以當他們登錄美國的時候他們有經驗和體力已經完全可以跟上他們成名的腳步了。

接下來我們聊聊比爾?蓋茨。還是一句話概括比爾?蓋茨有多牛:如果你沒聽過甲殼蟲樂隊,那你一定聽過比爾?蓋茨。眾所周知,比爾?蓋茨從哈佛輟學,創立了微軟,那一年他22歲。有誰知道他第一次接觸編程是什麼時候?1968年,蓋茨所在的湖濱中學花了3000美元買了電腦終端,配備了專門的機房。當時人們普遍使用時一種叫做讀卡計算機來學習編程,而學校買的是一台ASR-33電傳打字機與西雅圖計算中心直接相連,並與主機分時共享。簡單的說,蓋茨所在的學校可以提供更高效的學習計算機的環境。那年才13歲的蓋茨已經通過了分時系統學習電腦,而分時系統的普及卻是要到1965年。由於分時系統十分昂貴,當學校的經費用光以後,蓋茨開始在各種各樣的公司積累編程經驗。蓋茨的經歷非常形象的闡述了「馬太效應」,你上機的時間越長,你就會有更多的編程經驗,市場上又缺少有編程經驗的人,所以哪怕當時蓋茨是個中學生,也被招進公司敲代碼,從而得到了更多的上機機會。所以當他創業的時候,他已經不間斷地學習編程7年了,而全世界有類似於蓋茨當時的經歷的人不會超過20人。同時,蓋茨當時面對的是怎樣一個時代。1975年1月被人稱做個人電腦時代的起點,而蓋茨在22歲時積累了7年編程經驗,開始做面向個人用戶的操作系統(真是牛頓都壓不住了)。

22歲的比爾?蓋茨

由此,我們的結論是蓋茨和甲殼蟲不是有什麼天生成功基因,而是他們的機遇和他們的努力幫他們積累的成功必備的「10000小時」。他們身處的環境當然十分重要,如果甲殼蟲沒有去漢堡,如果蓋茨不在當時新建機房的湖濱中學,今天我們不會知道偉大的甲殼蟲樂隊,世界首富也不會是蓋茨。成功是努力和機遇的巧妙結合,而絕不是單一結果的導向。

我們的常識中還要另外一種天才,就是那種在智力測驗能獲得高分的人(比如《最強大腦》的那些選手)。書中提到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蘭根的人,據說此人智商高達195(愛因斯坦智商為150)參加一個《以一敵百》的案例(類似於中國的一戰到底)。書中提到他6個月開口說話,3歲的時候就可以理解收音機里在聊什麼,5歲的時候他問祖父上帝是否存在。到了上學的年級,他可以在完全不上課的情況下參加一門外語考試,他只需要在監考老師來之前瀏覽下教程就可以拿到優異成績。十歲的時候他一遍在家裡的農場里幹活,一遍博覽物理學著作。16歲的時候他開始自學《數學原理》(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 Bertrand Russell和其老師懷特海 Alfred North Whitehead合著的一本於1910—1913年出版的關於哲學、數學和數理邏輯的三大卷皇皇巨著,該書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影響)。他在SAT考試中睡著了,但還是拿了高分(我嚇得摔掉了手裡的瓜)。當蘭根在《以一敵百》的節目中的獎金積累到25000美金時,他評估了下風險,然後堅定的帶著獎金離開了。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劉易斯特曼曾經做過一個規模十分龐大的天才研究,他從25萬中小學生中挑選出1470位智商介於140到200的孩子,他們被統稱為特曼人。接著劉易斯想老母雞孵蛋一樣追蹤著這些人的成長。在特曼的預測中,這些應該會成長為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然而特曼錯了,他過分固執地推崇處於智力尖端的「特曼人」,卻忽略了智力對於現實生活的意義沒有想像得那麼大。這些「特曼人」成年後,沒有什麼人作出了特別突出的貢獻,他們的結構分布幾乎與隨機挑選的差不多。咱們再回過頭來聊聊蘭根,他成為了世人眼中認可的成功人士了嗎?蘭斯出身家境貧寒,童年飽受饑寒,他和他的三個兄弟擁有互不相同的父親。中學畢業後他拿到了全獎進入了里德學院,不過他在那裡格格不入,後來他母親一次忘了填寫獎學金申請表,這導致他沒有得到那一年的獎學金,不得不離開了里德學院。後來,他也努力回到學校過,畢竟他曾經一直以來的夢想是成為大學教授。的確,以他的智力水平,得到博士頭銜應該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但在學校的人際關係讓他心生沮喪。沒有學位的蘭根在現實生活中苦苦掙扎,從事社會底層的工作以謀生,但是他並沒有放棄研究哲學,數學和物理學。他坦言學習帶給他力量,但他缺乏和他人的協同的能力,直接阻礙了他走向世界的腳步。

克里斯托弗?蘭根

智商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僅靠智商是很難區分兩個聰明的孩子的,越過智商門檻的人依然是個龐大的基數後,決定成功的因素究竟是什麼?奧本海默的案例或許可以解答這一點。和蘭斯一樣,奧本海默從小也是個公認的神通,三年級獨立做實驗,五年級自學物理、化學,九歲時可以熟練視野拉丁語和希臘語。奧本海默先是去了哈佛,後來去劍橋攻讀物理博士學位。也和所有的天才一樣,奧本海默和導師帕特里克布萊克特(194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在研究方向上起了衝突,他從實驗室偷來化學製劑,準備毒死他的導師。結果事情敗露,奧本海默被叫去審訊。經過長期的審訊,奧本海默被判緩刑,並且接受定期的心理治療。沒有像蘭斯一樣退學的奧本海默20年後被委任為曼哈頓計劃的首席科學家,結果表現了他和蘭斯的截然不同。為什麼同樣是「天才」,同樣在大學求學時期遭遇挫折,一個可以被委任去改變世界,一個卻是要靠參加綜藝節目贏得獎金過活(要知道他們年輕時期有著類似的夢想)?答案是蘭斯是"自然成長"的模式中長大的,奧本海默則是"協同培養"中長大的。當蘭斯在青年時期一邊干農活,一邊自學,有時還得和身邊的流氓打架以爭取生活時,奧本海默時在被父親鼓勵參加各種各樣的科技活動,在一大幫行業大佬面前做講演,他們的家庭教育影響了他們在社會中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的能力。

「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

就好像本書的作者在最後寫自己的故事一樣,馬爾科姆將自己如何從一個牙買加籍的小孩一步步成長為美國重要報刊的專欄記者。本書的第一頁寫著「戴西」,這位「戴西」指的就是作者的外祖母,戴西繼承了牙買加人和白人的交合的家族血統中繼承了走出去的重要性,是她對教育的堅持加上1937年牙買加的動亂,促使了作者的母親得以去美國上學,最終這種光耀波及到了作者。而這不僅僅是作者,幾乎也是所有「異類」的成長之旅。

作者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反過來想我們是不是其實也是「異類」,或者說我們其實也可以成為「異類」。也許不是每個人的父親都是美國的律師,不是每個人的母親都是藝術家,但我們之間互不相同的經歷最終塑造了此刻的自己。LJ覺得如果我們一定要從這本書中得到什麼啟發,那就是「異類」其實根本不存在。幾乎每個「異類」都是機遇加上努力,不斷地進行數據累計,最終量變導致了質變。或許這本書最大的財富就是讓每個人都能認識到階級差異的本質,從而理解到改變自己命運的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