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督徒如何看待新《宗教事務條例》?一名基督徒對「2017宗教學十大觀點」的幾點看法

基督徒如何看待新《宗教事務條例》?一名基督徒對「2017宗教學十大觀點」的幾點看法

看了福音時報轉載中國民族報的一篇文章《2017宗教學十大觀點》,文章中介紹了多位學者和宗教管理部門的官員對於中國宗教都表達了各自的觀點,提出了新的看法與任務。看過文章後,記下了幾處有感觸的地方。

1、基督教如何面對與其他宗教關係

在《用國際學術話語講述中國宗教故事》一文中指出,中國是一個多宗教國家,就像中國文化政策的基調是「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其實這也是我們基督教所倡導的,和平,平等,包容是一致的。然而,我們不能否認在基督教中還是有一些言論是很極端的,以上帝是獨一的真神,就站在審判官的角度去審判其他宗教。這樣做給社會帶來了在認識基督教上的偏差,給福音的傳播也帶來了極其負面的影響。

曾經有一個信徒聽了傳道人講的要去除一切偶像後,他感到自己要為真理去打那「美好的仗」了,自己應當成為大能的「勇士」,便跑到寺院去砸人家的「偶像」。這雖然是個例,但在我們很多基督徒的潛意識裡一向有貶低排斥其他宗教人士的思想,缺少對他人選擇權利的尊重,不接受基督的信仰就判定人家下地獄,人家現在不接受,不代表以後不接受,我們還沒有先知的恩賜,即使是先知,若沒有得到從上邊來的啟示也不敢妄言。在這篇文章中說道:「當今世界已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回到過去那種獨尊一教的模式。」的確是這樣,就連有些信徒崇拜的一些以基督教為主導的國家,也是與其他宗教並存的現象。

雖然我們的神是至高獨一的真神,擁有天上地下一切的權柄,但我們不是!人永遠不能代替神行使審判權,我們時刻要清楚,我們與那些沒有信主的人同是罪人,只不過我們是蒙恩的罪人,他們是神要拯救的罪人,只有神才是他們的救贖主,而我們只不過是信仰的見證人。神允許其他宗教現今的存在,必有神的美意是我們無法測度的。我們的神是滿有慈愛憐憫的神,是以愛為旗的和平之君。

我們看到近些年我們的國家經濟增長很快,完全是因為有了一個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社會穩定,宗教間沒有衝突,得力於法制的完善。

基督教決不能走極端。我們看到現今那些動亂的國家,由於宗教走向了極端而造成人群之間的割裂與衝突。我們基督徒要持守真理,愛神的同時也要愛人如己,這是神的命令。

2、基督教發展的薄弱點也在基層

在《宗教中國化重點在基層》中指出,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是基層宗教工作的現實需求。

關於基督教中國化的問題,是現今基督教里比較熱的話題。有歡迎的也有反對的,歡迎的說這樣有利於福音的傳播與接受,反對的是害怕把神本主義變成了人本主義。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神永遠是神!神的屬性不是由我們人來定性的。現今一些現象表明,即使基督教不中國化,在有些偏遠地區的教會,由於信仰真理上的缺乏,把基督信仰與迷信都掛上了勾,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本土化。在很多基層農村信徒的家裡,你可以看到基督畫像與觀音菩薩,財神,灶王爺的畫像同並一處,趕鬼醫治病人和迷信跳大神的沒有什麼兩樣,不追求生命,搞一些靈恩充滿,失去了節制。追求信仰都是為了個人得好處,早已把基督的信仰變成了人本主義,生命之道早已成了變了味的福音。

在《宗教中國化重點在基礎》一文中,作者提出「要做好基層宗教工作需要理論支持,政策指導。」今天我們工作在基層教會的同工也需要,在聖經知識的普及與真理的引導上下下功夫了,補齊基督教里的這塊短板。

3、基督徒如何看待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

在《我國宗教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一文中指出,我國宗教法規規章體系初步形成,宗教事務整體上實現了從政策主導、單一行政管理向政策與法律並舉、全面依法管理的轉變。

在新頒布宗教事物管理條例時,我們看到了,很多家庭教會因為聚會場所登記註冊等問題,產生不滿的情緒,認為新出台的政策在控制信仰上的自由。其實我們基督徒應當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那種完全絕對的自由,只能是理想中的一種狀態。我們成為天國的子民,是我們屬靈的身份,不是我們可以擺脫地上不受法律或制度上的約束。基督徒唯一不應當改變的原則應當是,永遠不可以否認《聖經》!除此之外,我們就把它看成季節變化後的落葉,凋零了,來年還會重新生髮出來。但總體的生命之樹,是不會因落葉而受到任何影響的,反而對樹木本身的健康成長還是有利的。

兩部重要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和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的頒布與實施,使我國宗教法律規範體系更加完備、雖然有對宗教事務的依法管理強化的部分,但也有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法治保障。在這方面使得我們在信仰上得到了有法可依,也更加有了法律法規上的保障。所以基督徒當定睛在生命的樹榦上,不應當在落葉上糾結與苦惱。所有一切事物的改變,都將取決於今天我們基督徒自身在生命上的改變。

4、基督教能否成為上帝的明信片

在《中國宗教如何走出去》一文中指出,當今世界,宗教作為對外交流的重要載體在國際關係和國際文化交流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中國宗教走出去的前提是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基本原則是相互尊重、平等友好;中國宗教走出去,五大宗教都是主角。中國宗教走出去,需要向世界提供中國化的宗教文化產品,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充實我國的宗教思想,對宗教思想、教規教義進行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闡釋,進而打造一批在國際上叫得響的中國宗教文化品牌。」

提到宗教文化品牌,讓我想起了德國總理的一跪。1970年12月7日,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首都華沙,在眾目睽睽之下,向波蘭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下跪,全世界為之大嘩。作為政府首腦的勃蘭特不是因為他本人罪孽深重,以下跪來減輕良心上的重負,勃蘭特是名堅強的反納粹的鬥士,被希特勒下令開除了國籍,併到處追捕他。

一位記者深情地寫道:「不必這樣做的他,替所有必須這樣做而沒有下跪的人跪下了。」當時,波蘭東道主們感到極大的震動和驚訝,許多波蘭人為勃蘭特的舉動感動得落下了淚。

勃蘭特在華沙代替德國人民的一跪,取得了國際社會的諒解,這一跪,跪出了德國懺悔。憂傷痛悔的心神必不輕看,神將祝福加給了二戰後的德國。如果要用一個宗教信仰文化品牌來點贊的話,德國的懺悔首屈一指。

中國的基督教要想在宗教文化上做出響噹噹的品牌來,我認為應當在愛的包容上做足文章。用愛的包容處理好信與不信的關係,其中包括世人與信徒的關係,其他宗教與基督教的關係,基督教與執政黨的關係。前面講過了與其他宗教的關係,這裡就不在重複了,這裡講一講基督教與執政黨的關係。處理好這些關係,我認為應然要採取分立的處理方式,而不是用分離的態度。

所謂的分立就是主所說的,凱撒的歸凱撒,神的歸給神。做到政教分立,而不是政教分離搞對立。基督教不僅是一種觀念形態,還是一種很實在的社會現象,教會是一種社會實體,這樣就會受到來自政府的管理,這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基督徒應當理解清楚這一點。

在處理宗教信仰與世俗政權關係上,主耶穌給了我們很好的榜樣。當有收丁稅人讓耶穌交稅時,主沒有因為自己是萬王之王就不遵守地上的規定,祂讓彼得去釣魚,魚口裡含著一枚銀錢,作為了自己的納稅。所以我們基督徒要遵守地上的一切法律與法規。

基督教的信仰不是要求別人如何,而是要求自己按著信仰規範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只要基督徒自己用愛的包容來處理好所有的關係,沒有處理不好的事情。在這方面我們應當下下功夫,對基督徒的思想、觀念進行符合時代進步的引領,進而使中國的基督徒成為當代上帝的明信片,使中國的基督教在社會關係和國際文化交流中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5、人本主義與神本主義

在《中華文化是人本主義,西方文化是神本主義》一文,對比之下,讓我更加感受到了基督教的神與其他宗教的神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中華思想的核心是儒、道、佛三教。人們無事不登三寶殿,有求諸神皆燒香,所有的宗教祭祀直接服務於人間現實的需要,處處展示著人本主義精神,這些宗教的諸神都要聽從人的啟求與吩咐,為人做事。而基督教認為,人類需要上帝和基督的拯救才能去惡從善,因此基督教是要求人去聽從上帝的話,才能得到賜福。拋開其他,究竟是人本好呢還是神本好呢?

聖經中有一個小故事,有一個行淫的弱女子被眾人帶到耶穌的面前,人們的意思是要用石頭打死她,而耶穌說道,你們之中有誰沒有犯過罪就可以拿石頭打她。眾人檢討了自己後,便從老到少都離去了。可見人都是能夠理解自己,卻很難原諒別人,允許自己污穢,卻看不慣別人的不潔。

有人問泰戈爾:「世界上什麼最容易?什麼最難?什麼最偉大?」泰戈爾回答說:「指責別人最容易,認識自己最難,愛最偉大。」的確是這樣的,當時人的意思是要治死那行淫的女子。而耶穌救了這可憐的女子,並給了她改過自新的機會。我認為就是神本主義與人本主義最好的對比。

南斯拉夫有位偉大的行為藝術家,馬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女士,她在將自己麻醉六個小時的過程中,遭到了人們變本加厲的凌辱,扒光她的衣服,動手動腳羞辱她,拍她裸照,並用帶刺的玫瑰花刺她的肚子……而圍觀者露出無知無覺的笑。面對人性的惡,這位傷痕纍纍的年輕女藝術家,美麗的眼裡流下了絕望和恐懼的淚水。

這位不斷研究探索人類的原始本性的「行為藝術之祖母」向人們證明了「如果將全部決定權交到公眾手裡,那你離死就不遠了。」所以聰明的人都會像大衛王選擇的那樣,越有環境越要靠近神,即使得祂的管教也要落在耶和華的手中,因為只有上帝有憐憫有豐盛的慈愛。投靠耶和華的有福了。

作者系遼寧一名基督徒,觀點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音時報 的精彩文章:

有些基督徒不過傳統節日的原因

TAG:福音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