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陀的困惑 故道白雲

佛陀的困惑 故道白雲

故鄉讀書會

少小離塵別故鄉,天涯雲水路茫茫。

百年歲月垂垂老,幾度滄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覺岸,敢辭微命入爐湯。

眾生無盡願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

——傳虛雲和尚辭世歌

佛陀的困惑

關於一行禪師

一行禪師(1926.10—),越南人,現代著名的佛教禪宗僧侶、詩人、學者及和平主義者。十六歲出家,1949年受具足戒成為比丘。1966年在美國創立相即共修團(The Order of Interbeing),建立十四項正念練習的課程。

1967年,馬丁·路德·金提名他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1973年,越南政府取消他的護照,拒絕讓他回國,一行禪師流亡到法國。

1982年,一行禪師在法國南部建立「梅村」禪修道場,近30年來,在歐洲和北美也建立了多個「正念靜修中心」,為佛教界人士、普通人和許多孩子提供了大量的幫助,其著作也已被翻譯成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使佛教在西方世界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代表作:《故道白雲》,又名《佛陀傳: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佛陀傳記》。

讀後感

佛陀的困惑

文餘一夢

我之所以要買一行禪師的這部《佛陀傳》,是看到有介紹說,本書中的佛陀不是神,而是人,和我們一樣會困惑和痛苦。我想了解褪去油彩的真實的佛陀。

《佛陀傳》以沉靜的語調和平緩的節奏,講述了釋迦牟尼從出生、成長、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到滅寂的一生。看完全書,我的體會是,佛陀果然是不世出的大智者,覺悟者,然而,他的教義似乎不夠完滿,甚至不能自圓其說。

這部30多萬字的傳記,有幾個關鍵詞:專註、痛苦、覺察、自律。

佛陀的大智慧,首先體現在,他雖然修成正果,信念堅如磐石,卻也能因時制宜不斷調適。例如,起先他不允許女子出家,後來接受了女弟子。有病的比丘,不用持守過午不食之戒;如有一些食物是可以保留的,也可留至翌日。僧人不得殺生,也不吃葷腥,但是,一些人因為沒有接觸過佛法僧且並不知道僧人吃素,比丘為免冒犯供者而令供者失去接觸大道的機會,便應該接受他們的供食。

事實上,佛教也在變。如今的僧人都不化緣,佛教組織也一再強調,所有外出化緣的都是假僧人。但是在佛法初創之時,佛陀要求弟子必須以化緣的方式獲得食物。他的理由是:「乞食是一種幫助比丘鍛煉謙卑和一視同仁的修行。乞食並沒有把我的尊嚴降低,它只是認同所有人的本有尊嚴而已。」

佛陀要求,在家弟子必須修行五戒條:第一是不殺。第二是不偷盜。第三是不做不道德的性行為。第四是不妄語。第五是不飲用刺激性物品。遵照而行,就可以為自己、家庭和朋友避免不必要的痛苦。佛陀說,真正的快樂,可以在此生實現,尤其是當你奉行以下幾點:第一,與賢德的善者結交以及避免跌入墮落之途;第二,在對修行有幫助的環境中生活,以建立良好的品格。第三,培養機會讓自己多學習正法和戒律;第四,騰出時間來關心父母家人;第五,與別人分享時間、資源和快樂;第六,盡量找機會去培養美德,不要嗜酒和賭博;第七,學習謙遜、感恩和簡樸的生活;第八,找機會親近比丘以研習大道;第九,一生都以四聖諦為基本;第十,學習禪修以消解苦惱憂慮。這是佛陀在行腳和修行中進行的小結。事實上,他的戒律和教理——五戒,四聖諦,三法印,三解脫門等等,都是在修鍊過程中不斷調整、增加和完善的。

佛陀非常強調「專註」。他教導弟子說,做任何一件事都應該專註,就連吃橘子也是這樣,「一個修習專念的人可以從橘子里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當你吃橘子時,你要忘掉一切其他的事物,全神貫注地投入這一刻,全面地感受它的香和甜。你可以由手中的橘子看到橘樹、橘樹的花朵,看到宇宙間的奧妙和萬事萬物的相互關係。佛陀由橘子推而廣之,「我們的日常生活就像橘子一樣。橘子是由一瓣瓣的橘子肉組成,一天也是由二十四小時組成。一小時就如一瓣橘子肉,生活了二十四小時就如吃完了全部的橘子肉。」

佛陀為世人指明了修習和覺悟之道:讓自己每時每刻都活在專註覺察之中,心念永遠只投入目前這一刻。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要認真地生活,否則,「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是活著的」。佛陀反對世人追逐過去或憧憬未來,因為只有關注當下,我們才會覺醒,才可以找回真我。

佛陀的話很深奧,但依我之見,他其實是要人們通過關注當下的一刻,而忘記名利,忘記痛苦,忘記身外之物——甚至忘記自身。

根據我們的經驗,忘記名利很難,忘記身外之物大不易,但不是不可以做到,而忘記痛苦難上加難,至於忘記自身,那是不可能的。

佛陀認為,無明,即對世間實相的錯誤見解,是所有痛苦的本源。除了生老病死之苦,很多其他的痛苦都是自創的。嗔恚、憤怒、多疑、嫉妒和氣惱都會產生痛苦,而所有的痛苦都可以因深切的了解而排除。擺脫無明,就能超越痛苦。

人生於世,牽掛越多,慾望越多,痛苦就越多。這誠然是對的。當我們修鍊到相當程度,不僅名利可以超越,就連生死也可超越,「視死如歸」,不就是看透生死、超越生死嗎?但是,痛苦仍然無法超越。心靈的痛苦也許可以超越,肉身的痛苦如何擺脫?

由於佛陀的說法非常高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皈依他,因而引起其他教派和佛教內部某些人的嫉妒甚至仇恨,他多次遭遇暗算。有一次,佛陀的足部被石頭擊中,血流如泉,「他的傷口非常疼痛,他把披搭的外衣折作坐墊,跏趺坐於其上,集中呼吸以平復痛楚」。你看,即使是佛陀本人,也感覺「非常疼痛」,也會被痛苦幹擾,他只能通過集中意念來減輕痛感,卻無法完全忘掉痛苦。這足以證明,人無法擺脫肉體的痛苦。不能消除痛苦,又如何擺脫肉體的束縛?

佛陀教人要有慈悲心。佛陀說:「愛里生苦。」世人應該擺脫基於色慾、情慾、執迷、有分別心和偏見的愛,擺脫「一般人所說的愛」,即只限於父母子女、夫婦、家屬、宗親和國民的互愛。這種愛的性質,都是依著「我」和「我的」的觀念而產生,因而是糾纏於執著和分別心之內。而執著與分別心,是導致自己和他人受苦的根源。所有人真正渴望的愛,是慈愛和悲心;大慈大悲是不求回報的。

作者講了佛陀感化殺人狂魔的故事。央掘摩羅殺人無數,人們談之色變。有一天,佛陀與央掘摩羅在街道上相遇,他以自己的言說打動了對方,央掘摩羅當場表示悔改,並接受剃度。佛陀勸說國王放過這個殺人犯,因為他已皈依,持戒不殺,「變得如同另一個人了」。這大概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吧?

然而,佛陀還講了另一個故事——關於一隻蒼鷺、一隻蟹、一棵雞蛋花樹和很多小蝦小魚的故事。簡單地說,蒼鷺以謊言欺騙小魚小蝦,設計把它們都吃掉了;後來,蟹設計殺死蒼鷺,為魚蝦報了仇。在佛陀的故事中,他就是那棵雞蛋花樹,而世人就是蒼鷺、蟹和小魚小蝦。這是一個輪迴和因果報應的故事。

佛陀是想告訴世人:「如果我們對別人慈愛,別人也會對我們慈愛;如果我們對別人殘忍,遲早自己也會遭逢同樣的命運。」所以我們應該去愛人,幫助人。但是佛陀忘記了,他對殺人狂魔和蒼鷺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一個得到原諒,一個得到報應,同樣作惡多端,結局卻大不相同。可見,他還是有愛憎,有分別心,還沒有對萬事萬物一視同仁。

因此,我認為,佛陀未能自圓其說。

佛陀的困惑,其實是我的困惑,我想這也是滾滾紅塵中許多俗人的困惑。

那一年,在台灣中台禪寺參觀,一個比丘尼給我們介紹寺內設施。聽說她是佛學碩士,向佛已有20年,我便提了一個問題:據我觀察,向佛的人分兩種,一是把佛教當信仰,一是把佛教當學問。您是哪一種呢?她楞了一下,沒有答話,然後轉移了話題。

同樣的問題,我在不同的寺院問過不同的人,其中有出家人,也有信眾。多數人似乎並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當然,還有另兩種人,就是也拜佛,但只把拜佛當作護身符,或者也念經,卻把佛經當作生意經。這些不在討論之列。

然而只要略加考察就會發現,真正的大德高僧,都飽讀詩書,學問富足,而那些活躍在寺廟觀堂的虔誠的信徒,多半是老人和女性,多半文化程度不高,一般在初中及以下,有的甚至是文盲——而他們,正是媒體屢屢報道的最容易受騙上當的那個群體。

阿彌陀佛!我這樣說,並沒有貶低佛教和佛教徒的意思。

有的信眾這樣回答我的疑問:你只要信就行了。

這種回答似乎與佛陀不謀而合。佛陀認為,佛教的那些理論,如空無自性等,是用來引導禪修的,不可以當作一種學說,不能糾纏其中。「教理只是用來渡河到對岸的木筏,或指向月光的手指,我們是不該被教理縛住的。」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個叫做摩露伽子的比丘,一向喜歡問佛陀有關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有盡還是永恆,但佛陀一直拒絕回答。他說:「無論宇宙是有限或無限、有盡或無盡,你都要接受一個真理,那就是生命里存在著的苦。而要消除痛苦,又必要明了苦的成因。我所教的,都是能幫助你達到無著、平等、平和與解脫的。」因此,他堅持拒講「其他一切對證道沒有幫助的」。

然而,在我們看來,宇宙有限或無限,與生命里是否存在著苦,二者之間並無聯繫。而佛陀拒絕問答的,恰恰是人們想要知道的。季羨林先生說:「中國人不管信佛教與不信佛教,都必須了解佛教的真相。」這倒未必,不學,不信,則可以不了解。但中國佛教是中國思想史的一部分。一個真正追求真理的人,一定會思考宇宙人生的奧秘;一個誠心向佛的人,在皈依前當然必須了解佛教的來龍去脈。

據說,佛陀甫一誕生,即誦偈語:「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今茲而往,生分已盡。」。有人辯解說,此處的「我」,並不是單指佛陀,而是指眾生都具有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天然佛性。然而事實是,佛陀對自己教理的圓融完滿深信不疑,他的信徒更是如此。《佛陀傳》載,當佛陀將要滅寂之前,他最喜愛也最優秀的弟子舍利弗尊者說:「世尊,我肯定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沒有一位精神導師可以超越你的智慧和證境。」佛陀回答:「你這樣說,真有如獅吼的勇猛。」如此看來,偈語中的「我」,當然也指佛陀自己。佛陀和他的信眾們,還是有排他念,有分別心,這與「人人都有天然佛性」的說法是矛盾的,而且違背了佛教「眾生平等」的理念。

是學問,還是信仰,大有區別。學問可以質證,可以完善,而信仰是不能懷疑的。佛教傳數千年至於今日,度人無數,功德無量,但仍然存在漏洞,無法自證圓滿,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信仰的人多,研究的人少。當然,這世上有沒有完滿的教義,也還難說呢。

向佛,可以是一種信仰,可以是一種學問,也可以是一種修行和處世方式——此即「人間佛教」。如果世人都能夠做到清心寡欲,博愛寬容,不怨不爭,那麼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或許真的可以到來吧?

(《佛陀傳》,一行禪師著,何蕙儀譯,河南文藝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2017年5月第6次印刷,定價48元。)

歡迎關注本公眾號,歡迎閱讀以下文章

——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故鄉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TAG:故鄉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