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門尼德與古希臘哲學

巴門尼德與古希臘哲學

2017年5月出版的《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臘哲學史論》,是聶敏里教授十餘年的潛心之作與思想結晶。全書用歷史批判的目光審視古希臘哲學,將其放在古代世界的文化交流、社會結構、歷史背景中解讀,認為古希臘哲學在本質上是一種樸素的自然主義,但缺乏歷史意識和批判精神。

古希臘哲學是古代貴族精英對自身和自然界、先驗的、理想的思想構造,它是從古代希臘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特殊歷史階段的產物。作者以巴門尼德開創的本體論問題以及本質和現象的區分問題為緯,以古希臘諸流派思想發展為經,闡述了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5世紀的希臘哲學史。

巴門尼德「存在」概念:奠定西方哲學本體論

書中最精彩的部分當數「前蘇格拉底哲學」。作者發現,自泰勒斯到蘇格拉底同時代的德謨克利特和智者,古希臘哲學流派中暗含著一條思想主線,它奠定了古希臘哲學的基本格局,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是對其的發展和完善,這就是巴門尼德開創的本體論傳統和本質與現象的區分問題。儘管巴門尼德不被當作古希臘第一位哲學家,儘管他對「存在」邏輯思辨的分析、對存在與變化的區分,是為了回應以泰勒斯和赫拉克利特為代表的伊奧尼亞學派——他們首次用理性方式來描繪世界,並注意到世界處於生生不息的變化之中。比如,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無定」、阿那克西美尼的「氣」、赫拉克利特的「火」,都是構成宇宙萬物的不竭動力,他們想要發現的都是作為宇宙流變的邏各斯。巴門尼德第一次提出對這種經驗的、流變世界的否定,向著一種先驗的、永恆世界的復歸,這開啟了一種關於世界的全新視角:究竟存在著的是不變的、只可由理性通達的,還是恆變無常的、可由經驗感知的?

如果說伊奧尼亞學派尋求的是在經驗變化中的理性,那麼巴門尼德以及義大利學派則尋求經驗變化之外的理性,在後者那裡,理性得到抽象的發展,獲得了先驗的維度。巴門尼德的「存在」概念奠定了整個西方哲學的本體論,他從系詞「是」的語義和邏輯內涵出發,引向絕對真實的存在——它們不僅是永恆不動的本質,而且是真的認識對象,存在與思想是同一的。因此,巴門尼德認為伊奧尼亞學派沉浸在現象世界中,無法認識本質,而哲學的任務就是要透過流變的現象世界認識不變的、永恆的本質。

「前蘇格拉底哲學」:回應與傳承巴門尼德

對巴門尼德思想線索的清理,可謂全書最重要的學術貢獻。作者接下來便提出巴門尼德之後的希臘哲學家均出自這一傳統,他們要麼為巴門尼德辯護,如芝諾;要麼試圖堅持巴門尼德的「存在」,用其解釋流變世界。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薩戈拉和原子論學派均屬於後者,他們在巴門尼德開創的本體論傳統中進行思考,認為流變的現象世界可由不變的本質來解釋。因此,從根本上說,變化和生成是不存在的,真正存在的是不變的物質——如「四元素」、「種子」或「原子」。新生代哲學家們繼承了巴門尼德對現象與本質的區分,但是他們並未拒斥變化和生成,而是嘗試用不變的形式法則來解釋現象、「拯救現象」。這場「拯救現象」從根本上改造了早期希臘的宇宙生成論,改造了伊奧尼亞學派的理論模型,是對巴門尼德思想的回應與傳承。

甚至與蘇格拉底同時代的智者運動,也應納入這個思想傳統。儘管智者並不關注「自然」問題,但他們對經驗認知的主觀性和相對性的強調,剖開了回應巴門尼德的另一個橫切面:人如何擺脫經驗認識的局限性,達到對永恆的本質世界的認識?如果說「拯救現象」運動對巴門尼德的回應是從本體論層面展開的,那麼智者運動就是從認識論層面展開的。儘管智者多給予上述問題以否定回答,但蘇格拉底找到了一條肯定的道路。

由是觀之,「前蘇格拉底哲學」是從巴門尼德的序曲到巴門尼德再到對巴門尼德的回應與傳承,這條思想線索使讀者對早期希臘哲學的理解充實豐富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非遺見證「文化記憶」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