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中唯一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將軍!毛澤東為他起名,蔣介石給他授章!所訓特種部隊制服日本王牌、俄國鋼軍!

二戰中唯一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將軍!毛澤東為他起名,蔣介石給他授章!所訓特種部隊制服日本王牌、俄國鋼軍!

1949年2月,在廣西抗擊日軍的國民黨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委派參謀長黃翔赴重慶向蔣介石彙報崑崙關戰事,並將一本日記連同漢文翻譯本帶了去。

這本日記是在崑崙關大捷中繳獲的,寫日記的人是在此戰中被擊斃的日軍王牌部隊——第21旅團長官中村正雄。

蔣介石很感興趣的打開日記本,有篇寫於「1939年12月23日」的日記深深吸引了他。這則日記的譯文是:

「帝國皇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之所以在日俄戰爭中獲得『鋼軍』稱號,那是因為我的頑強戰勝了俄國人的頑強。但是在崑崙關,應該承認,我遇到了一支比俄軍、比我更頑強的軍隊……」

這支讓中村正雄自嘆不如的軍隊就是國民黨第五軍第200師,領軍者正是被譽為「當代狄青」的抗日名稱戴安瀾。

毛澤東喜歡的海鷗將軍

戴安瀾出生於1904年,安徽無為人,這位被毛澤東親切的稱他為「海鷗「將軍。

戴安瀾原名戴衍動,1924年他參加國民革命軍,看到祖國處在危難之中,心中十分悲戚。

為了表達自己鎮狂飈於原野,挽巨瀾於既倒,誓死振興中華的凌雲壯志,他正式改名為「安瀾」。

他是二戰中唯一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

他麾下的200師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機械化師。

從1924年投筆從戎,到1939年l月的15年歲月中,大部份時間都是在戰火硝煙中度過。

他在北伐軍隊時,參加過東征潮汕、討伐廣東軍閥陣炯明、平定滇系軍閥楊希閡以及桂系軍閥劉震寰的戰鬥。

抗日戰爭中,他參加濟南反擊,血戰古北口,漳河戰役,潛河戰役,大戰台兒庄,保衛大武漢……他是真正的靠著戰場上的一個又一個功績贏得的軍人尊嚴。

他從團長、旅長到師長,都是他一個個打下來的。

在大小數十次戰鬥中,戴安瀾置生死於度外,在槍林彈雨中,充分發揮他的聰明才智,率部與敵人血戰,多次重創敵人。

1939年1月,在廣西,20師師長杜聿明升任第5軍軍長,將當時全國唯一的機械化師的指揮權交給了戴安瀾。

在交接儀式上,杜問戴今後有何打算,他回答的是擲地有聲的十六個字:「竭盡全力,練成勁旅,為國馳驅,殲彼倭寇。」

長城的滄桑巨石,望他虎目精光,意氣風發,決絕的轉身一滴淚水飄下,逝去的靈魂為之泣下。

台兒庄的濃烈烽煙,見他劍眉微皺,計上心來,如山的身影在風煙中挺立,令鬼怪為之側目。

台兒庄戰役中,中日兩軍於中艾山發生激戰,日軍數十次猛攻亦未能攻佔中方陣地。日軍觀察員稱,中國陣地上有一俄國軍官,指揮有度。

其實,這所謂「俄國軍官」就是國民黨軍52軍25師73旅旅長戴安瀾。因身體雄壯,機警勇猛被日軍誤認為俄國軍官。

在戰鬥之中,他始終認定:戰爭勝利的大部分原因都是依靠部屬努力,而部屬的旺盛士氣來自他們的愛國熱情。

於是他特意抄錄民族英雄岳飛的《滿江紅》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印發給各級官兵背誦每天吟唱,激發大家精忠報國的愛國熱忱。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為確保中國戰時「輸血動脈」滇緬路的暢通,中國派出了10萬將士組成的中國遠征軍開赴雲南中緬邊境臨戰待機。

當命令到達時,已升任第 200師師長的戴安瀾高唱《滿江紅》,並向官兵宣講諸葛亮遠征的事迹,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激勵官兵。

赴緬途中,他激情滿懷,賦《遠征》二首以明志。

其一云:「萬里旌旗耀眼開,王師出境島夷摧。揚鞭遙指花如許,諸葛前身今又來。」

其二云:「策馬奔車走八荒,遠征功業邁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長弓射夕陽。」

入緬作戰

崑崙關驚雷般的炮聲,看他目光如電,發號施令,卻不料,身體一晃,血跡濤濤。

3月4日,戴安瀾的200師成為第一批孤軍入緬的先頭部隊,同古是阻擊日軍北侵的軍事重鎮。

3月20日,日軍精銳的第55師團共4萬餘人在重炮、坦克等先進武器的配合下,向同古發起猛攻;而戴安瀾師僅1萬餘人。

在殲滅500名日軍後,日軍又增派出兩個師團分三路圍攻同古。22日,切斷了200師與後方的惟一通道。

當晚在南寧北郊的三塘一帶與日軍遭遇,600團不顧行軍一天、人困馬乏之苦,立即投入戰鬥。

激戰中,由於眾寡懸殊,部隊傷亡慘重,團長邵一夫、副團長吳其升壯烈殉國。陣營此時已經有點動亂,將士們開始慌亂不安,士氣極其低靡。

可戴安瀾在不利的形勢下,沉著指揮,與敵人血戰整整一夜,殺傷無數敵人後,憑一己之力將部隊轉移到賓陽休整,與主力會合。

日軍於11月24日佔領南寧,12月4日佔領了崑崙關這個歷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12月10日,戴安瀾參加軍長杜聿明在遷江附近一個山洞裡召開的收復崑崙關作戰會議,他毫無猶豫的接受了擔任正面主攻的任務。

望著眼前這座險峻巍峨的雄關,戴安瀾想起了歷史上北宋時代的名將狄青。

狄將軍曾率領軍隊在這裡打過仗,一夜之間佔領了這個號稱天險的崑崙關,一舉平定廣南,史書上留下了「狄青三鼓破雄關」的佳話。

戴安瀾心潮起伏,立誓:誓死拿下崑崙關,全殲守關的侵略者!

12月17日凌晨,戰鬥打響。在這次戰鬥中,擊斃了號稱「鋼軍」的敵第十旅團指揮官中村正雄,還繳獲了一本他的戰場日記。

12月31日,我軍最後攻克崑崙關。此後,杜聿明為擴大戰果,命戴安瀾的200師的邱清泉的新22師乘勝向九塘之敵追擊。

1940年元月4日,九塘展開激戰。我軍官兵見勝利在望,越戰越勇,日軍倉皇應戰約三小時,損失二百餘人,於上午11時開始向南寧方向潰逃。

一直在第一線指揮戰鬥的戴安瀾見狀大喜,正要調動部隊追殲殘敵之際,突然敵方飛來的一顆迫擊炮彈在他身邊爆炸,彈片穿入他的背部,造成重傷。

戴安瀾堅持不下火線,繼續指揮戰鬥,杜聿明急了,一面下令停止追擊,一面命擔架將戴安瀾抬下戰場,並親自送他上車去柳州醫院治療。

臨別,戴安瀾將繳獲的那本中村正雄的日記本交給杜聿明。車開走了,杜聿明打開本子,在滿本日文的最後一頁,有戴安瀾龍飛鳳舞的幾行中文:

「北宋皇佑四年,大將狄青元夜奪崑崙,吾輩擬於此次元日奪占崑崙關,為中華民族歷史再寫一個英雄故事!」

國民黨政府為了表彰戴安瀾,給他頒發了一枚寶鼎勳章。

入緬作戰後,戴之第200師駐防東瓜。蔣介石怕其孤軍難守,戴安瀾答:此次遠征,系唐明以來揚威國外之盛舉,雖戰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東瓜。

戴安瀾一面掩護英軍撤防,一面派兵設伏,對日軍前鋒55師團搜索隊以迎頭痛擊。 日軍切斷陸空交通線,以一個師團的兵力圍攻東瓜。

看到日軍氣勢洶洶,戴安瀾下令併火燒森林,遲滯日軍進攻。

而日軍無所不用其極,悍然施放毒氣,他們沒想到的是,毒氣飄過的陣地依舊巋然不動,戴安瀾高聲吶喊,鼓勵戰士們破釜沉舟,於是將士們中毒後依然堅持戰鬥。

日軍又繼而用奸,化裝成英緬軍隊混入城內,戴安瀾在掃射一個中級軍官後發現不對,聯想到可能會有更多的偽軍,立即呼昭,隨後中國官兵果然發現大批大批的偽軍,而後將奸部全殲。

東瓜戰役,200師與四倍於己的日軍苦戰12晝夜,殲敵五千餘。蔣介石親自召見戴安瀾,稱中國之黃埔精神戰勝日本之武士道精神.。

美英各國也因此戰對中國軍隊戰鬥力刮目相看,史迪威將軍言:近代立功異域,揚大漢之聲威者殆以戴安瀾將軍為第一人。

日酋東條英機則說:東瓜之戰為自旅順攻城以來未有之苦戰。 同古一戰,他率領200師9000將士,抗擊20000多日軍達12天之久。

3月22日深夜,戴安瀾見日軍攻勢更加猛烈,而援軍仍遠在數百公里之外,當即寫好遺囑遣人交給其在昆明的夫人王荷馨:

「親愛的荷馨:余在此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計未定,與後方聯絡過遠,敵人行動又快,現在孤軍奮鬥,決心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家戰死,事極光榮,望勿以我為念。」

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就在給妻子寫了寥寥數語的絕筆信之後,戴安瀾又悄悄地給三位親友寫了一封託孤信,信中流露的是一個普通的丈夫與父親對家人的眷戀不舍:

「余如戰死之後,妻子精神生活,已極痛苦,物質生活,更斷來源,望兄等為我善籌善後。人之相知,貴相知心,想諸兄必不負我也。」

當時任駐緬英軍第17師聯絡參謀的王楚英後來回憶,這個夜晚,200師從師長到班長,每一級都在鄭重宣布自己犧牲後的代理人,以防指揮中斷,「其壯烈之志行,著實非常感人」。

由於後援不濟,孤軍被困,200師被迫放棄同古,但卻以9000餘人抗擊兩萬日軍達12日之久,殲敵4000多人,是日軍自南侵以來遭遇的首次重創。

據他的兒子戴澄東介紹,日本戰史研究會也感慨,「對面的200師從上到下鬥志旺盛,撤退時連傷兵都帶走」。這種精神氣節甚至得到了敵人的敬佩。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同古保衛戰之後,由於西路英軍過快潰退,200師的右翼完全暴露,陷入了被敵軍截斷包圍殲滅的危險。

無奈戴安瀾和杜聿明只好放棄既有的平滿納作戰計劃,集中兵力保全滇緬公路起點的兩個門戶--棠吉和梅謀。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英方情報說在第五軍西北方向的喬克巴當發現3000餘名日軍。戴安瀾根據當時66軍38師孫立人部剛剛在喬克巴當的南面取得了仁安姜之大捷,判斷出現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仍主張東征棠吉、梅謀確保臘戊,以防日軍斷我歸路。但史迪威和英方堅稱情報確實,下令200師急速赴喬克巴當攻擊。戴安瀾只得率兩個主力團急駛以達,誰知竟然真的全無敵情!

這個虛假情報是要了命的,導致200師貽誤了三天戰機且疲於奔命,而日軍56師團卻先於200師一天佔領棠吉,並以一天一百公里的速度穿插到臘戊,切斷遠征軍歸國後路。先機既失,遂陷於分散混亂局面,接連敗北。

200師突圍時的總數將近一萬人,最終回國的只有四千餘人,五千將士就這樣葬身在緬北山林。

1942年5月18日晚上,200師在突圍中衝進了日軍的埋伏,戴安瀾走在最前面,他的參謀長走在第二,戰士們跟在後面。

日軍發現後就用重機槍掃射,戴安瀾胸部和腹部各中一槍……他的傷口被雨水浸泡後感染化膿,傷勢很快惡化,高燒不退。

這支遍體鱗傷的隊伍抬著他們奄奄一息的師長,在緬北大山裡同日本人艱難的周旋著。

史載:「……全師食糧早已斷絕,一位營長向當地村民尋得一碗粥糜,送與戴安瀾,他僅僅喝了一口,左顧右盼,潸然淚下。」

十幾人輪流背著戴師長翻越緬甸的野人山往中國雲南方面走,由於沒有吃的、沒有藥物,戴安瀾師長兩天以後就犧牲了。

彌留之際示意衛士將他扶起,面向祖國的方向凝視。當副師長鄭庭芨問他下一步怎麼把部隊帶回去時,他已經說不出話了,示意戰士拿出地圖,用手指著地圖,要部隊立即在茅邦處渡過瑞麗江,又用手指了指回國的路線」。

7天後,他的將士跨過國境線歸國。

有位老兵在接受採訪之時這樣回憶:「我們砍下胳臂粗細的樹枝做成擔架輪流抬著戴師長往祖國的方向走,他著名的戰績和戰至一彈一卒的精神舉世聞名;

他身先士卒、吃苦在前、衝鋒在前、犧牲在前,他是我們的軍魂,他是我們的英雄,我們一定要和他一起回到祖國去。」 老人的眼中湧出大滴的淚水。

「和戴師長一起踏上祖國的土地那一刻,我們都放聲大哭,我們回來了!我們還要和外國的侵略者血戰到底!「

那時,戴安瀾將軍的遺體已經開始高度腐爛了,一路上,我們都把軍裝脫下來裹在將軍的身上。那些軍裝什麼軍銜都有,有士兵的,有尉官的,也有校官的。」

噩耗傳來,舉國悲慟。200師途經滕沖,騰衝全縣父老鄉親沿街跪迎遺骸,跪迎將軍靈車。戴渡過瑞麗江後,乃將遺體火化。

骨灰裝入小木箱,這—情景感動了沿途民眾,—位老華僑痛心地說:「壽材這麼小,怎能配得上將軍的英名與地位?」

於是,老華僑捐出楠木棺材。靈柩途經昆明、貴陽、桂林、全州等地,家家素燭鮮花、人人揮淚執拂。

1943年4月1日,蔣介石委託李濟深主持,為戴安瀾在廣西全州湘山寺前舉行有1萬多人參加的國葬。

赫然豎起一根高高的竹竿,竿首高挑著將軍殉難時的血衣忠。靈櫬的頭上題著「已故陸軍中將戴安瀾將軍靈櫬」等字樣,上面覆著一面國旗,人們送的花圈堆滿了靈車。

靈柩轉送每到一地,人民無不致敬默哀。在昆明,迎靈隊伍數萬人至十幾萬人,長達數里;在貴陽,市民自發沿街擺設祭品,祭奠為國捐軀的將軍;

在柳州,學校師生列隊去火車站迎靈,並舉行紀念大遊行,在桂林,各界群眾自發前往瞻仰,哭聲一路可聞。

美國總統羅斯福追授戴安瀾一枚懋績勳章,並說:「戴安瀾將軍於1942年同盟國緬甸戰場協同援英抗日時期,作戰英勇,指揮卓越,圓滿完成所負任務,實為我同盟國軍人之優良楷模。

」戴安瀾曾在家書中託付妻子王荷馨:「為國戰死,事極光榮。所念者,你們母子今後生活,當更痛苦。但東、靖、澄、籬四兒,俱極聰俊,將來必有大成。」

戴安瀾所指「四兒」,他們兄弟幾個本應該是「恆」字輩,但父親給自己的三個兒子分別取了「覆東」、「靖東」、「澄東」之名,惟的一女兒取名為「藩籬」。

「父親的意思是,女孩子不能出去打仗,那就在家把自己的家園守好。」那種民族之情深沉而強烈。

當戴安瀾於1942年犧牲後,王荷馨依夫所託,挑起了照顧大家庭、悉心教育四子的重擔。

國民政府雖然給了20萬法幣特別撫恤金,但王荷馨把錢全部捐獻給私立戴安瀾高級技術學校作為辦學經費,她則帶著一大家人自己開墾菜地、紡織棉花過日子。

國民黨敗退台灣前夕,有人到他家,希望王荷馨帶著家人去台灣。王荷馨拒絕了,她說,戴安瀾葬在哪裡,家人就要一輩子守在哪裡。

解放後,烈屬補貼中斷,一家子失去生活來源。最小的兒子戴澄東記得小時候家裡很清貧,炒菜很少放油,他從沒有穿過新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的舊衣服改做的,衣服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補丁。

最後迫於無奈,王荷馨靠變賣家中舊物度日。戴澄東記得,他9歲那年,有天家裡斷米了,他陪著媽媽到街上擺地攤,變賣戴安瀾生前穿過的舊西服。賣了一件舊衣服,換了一袋米。

在王荷馨的諄諄教導下,四個子女都有所成就,戴覆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戴澄東是水利高級工程師。

戴澄東說,雖然父親在他不滿一歲就為國犧牲了,父親對他的一生影響很大,他告誡自己不能犯錯誤,不能玷污父親的名聲。

2003年12月6日上午11:05分,一名作家和張老漢等人來到60年前戴安瀾將軍下葬的地方。

根據張老漢回憶,戴安瀾將軍的墓就在前省長唐繼堯墓右邊20米處,戴安瀾將軍墓還修建一座高15米的塔。

張老漢在戴安瀾將軍下葬處激動萬分,他左右走著,四處找尋,老漢大聲疾呼:「沒得了!沒得了!」 張老漢哭了,張老漢的兒子哭了,作家也落下了眼淚。

借問英雄何處去?荒冢一堆草沒了!高高的塔拆了,墓碑拆了,墓址已經絲毫沒有痕迹了。

近在咫尺的將軍墓遺址旁是陽光明媚的公園,熙熙攘攘的是幸福的昆明人們。每逢嫩草沐春風,新泥不解舊泥紅。勸君莫忘英雄血,一寸山河百戰功。

如今,師長,安能好?

「以人物帶動人文,用文章傳遞文化」,徽臉文化,致力於發揚安徽文化,宣傳安徽人物。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客讀史 的精彩文章:

績溪的彩色梯田(一)

TAG:看客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