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徽因:敢愛敢恨,以自己理想的方式過一生

林徽因:敢愛敢恨,以自己理想的方式過一生

小賤導讀

林徽因,一代民國才女。

詩人。作家。著名建築師。梁思成的妻子。梁從誡與梁再冰的母親。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者之一。

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傳奇的女性,卻有無數人誤解和詆毀,罵她是「綠茶婊」。

今天我不洗白,我只想還原一個真真實實的林徽因。

01

1904年6月,林徽因出生了。

祖父林孝恂一高興,吟詠《詩經·大雅》:

「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於是為孫女取名為林徽音。

後來有一位男作家和她同名,

於是她遂改名為林徽因。

在林徽因的記憶里,

父親林長民是個不常歸家的人,

兩歲那年,父親赴日本留學,

每次寄信回家,都是關於祖父母的,

卻很少提及她的母親。

12歲的徽因,在培華女子中學讀書,

在學校她很聰明,也很快樂,

但一回到家中她就感到沮喪和壓抑。

母親何雪媛是個沒受過教育的舊式婦女,

既不懂琴棋書畫,也不善操持家務,

所以得不到丈夫的歡心。

何雪媛為林長民生了兩女一子,

但一子一女相繼夭折,

只有林徽因幸運地活了下來。

祖父急了:「咱們林家可不能斷了後啊!」

無奈之下,林長民納了小妾程桂林,

對於這個乖巧又為他生下幾個兒子的女人,

林長民寵愛有加,還為自己取號「桂林一枝室主人」。

從此何雪媛被冷落,住在後院,終日以淚洗面。

每次徽因在前院找異母的弟弟妹妹玩,

回來會被母親大罵,甚至還會痛打一頓,

這一切都在徽因心裡,留下了痛苦的印記。

以至於後來她很少提及她的生母。

林徽因(左一)八歲時和諸表姐妹

徽因沒有在這黑暗裡自我消沉,

她知道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她拚命地讀書寫字,

一有空就泡進滿屋藏書里,

她覺得書就像是她的小夥伴,

沒人陪她玩的時候,

書就成了她驅散孤獨的良藥。

書籍洞開了她內心另一扇窗,

在那兒她可以盡情傾訴,肆意狂歡,

後來,她在《大公報》上發表了一篇小說,

名叫《綉綉》,女主是個乖巧的女孩兒,

生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懦弱無能,

父親娶了新姨娘,在一次次爭吵之中,

女孩因病逐漸抑鬱死去。

雖是虛構的故事,但其實就是寫的她自己。

1920年,林徽因16歲,

她在培華女子中學讀書,

她勤奮好學,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聰明又懂事,所以很受家人喜歡。

林清玄說:「一個人的氣質里,藏著她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

用這句話形容徽因,最貼切不過了。

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深藏於你的氣質中,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書,會讓你成為最獨一無二的自己。

02

夢裡的那個人

林徽因聰慧懂事,很討父親喜歡。

父親在外期間,她常替祖父寫信寄給父親,

父親寫的半文言文性質的信,她一看便知。

1920年,林長民被派往歐洲訪問考察,

他第一個想到與自己同行的人就是林徽因。

有一天徽因收到父親的信:

「......我此次遠遊攜汝同行,

第一要汝多觀覽諸國事物增長見識;

第二要汝近在我身邊能領悟我的胸次懷抱;

第三要汝暫時離家去家庭煩瑣生活.......」

於是,徽因隨父親踏上了出國的航船。

歐洲生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在倫敦,林長民經常出席各種會議,

而徽因常常一個人待在家裡,

她對這個陌生世界充滿好奇,但同時

遠離故國的她,又深深被孤獨所困擾。

倫敦的秋天雨特別多,她一個人呆在屋裡,

一邊看書,一邊側耳傾聽外面的雨聲。

有時她一個人吃麵包,吃著吃著就開始流淚。

她太煩悶了!她希望——

突然有人叩門進來一位聰明有趣的年輕人,

給她講各種各樣的故事。

她做著這個年齡所有女孩子的夢,

渴望著有一個理想中的人來愛她。

1920年11月,

夢裡的這個年輕人終於來了。

徐志摩

倫敦邂逅

一位叫徐志摩的年輕人來拜訪林長民,

林徽因沒想到,這個白皙、戴一副眼鏡的青年男子,

從此闖入了她的生活。

1918年,徐志摩在美留學。

他遵從父命,在哥倫比亞大學讀經濟學博士。

後來他發現自己更喜歡西方文學、哲學,

尤其崇拜英國哲學家羅素。

他從美國輾轉到英國,

可是羅素已經離開劍橋,到中國講學去了,

無奈他只好選擇了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

機緣巧合之下,二人從此相遇。

當時林徽因16歲,徐志摩24歲。

徐志摩看她第一眼驚呆了,

徽因淡淡的黛眉,盈盈秋水般的眼睛,

臉頰上一對時隱時現的漩渦,

還有她不凡的談吐和見解,

這個女孩一下子走進了他的心底。

而徽因第一眼見到徐志摩,

被他的近乎孩子似的天真所打動。

胡適曾這樣評價徐志摩:

「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

就是這麼一位有著『單純信仰』的青年,

在她心裡划起一縷深深的漣漪。

林徽因、泰戈爾、徐志摩

03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他們彼此開始熟悉,

他們相邀一起去康橋漫步,

去看那柔軟的水草輕拂在水面上,

還有黃昏時分被夕陽籠罩的田野。

他們一起談論文學,探討詩歌,

從雪萊談到濟慈,又從濟慈談到拜倫,

從中國的水墨丹青,談到歐洲的知名戲劇。

這個青年,讓徽因從鬱悶的屋裡走到郊外,

給她歡樂,帶她走出壓抑的困境。

可是這段幸福太過短暫。

1921春,隨著張幼儀的到來,

這一切就匆匆結束了。

徐志摩說:「我瞞了你,其實我已有妻子,她來倫敦了。」

林徽因懵了,經過幾番痛苦掙扎,她想明白了。

她對徐志摩說:「對不起,我不能嫁給有婦之夫。」

徐志摩誤解了林徽因的話中之意,

他二話不說就跑去跟張幼儀談離婚,

張幼儀成了民國第一個離婚的女人,

她恨林徽因,她的眼神充滿哀怨。

那幾日,林徽因傷心極了,

一個人躲在房間,偷偷抹眼淚。

而另一邊徐志摩迫切追尋答案,

最終,林徽因狠狠下了決心。

她對父親說:「我想回家——」

林徽因的終生好友費慰梅說:

「她是被徐志摩的性格、他的追求和他對她的熱烈感情所迷住了……

對他打開她的眼界和喚起她新的嚮往充滿感激。」

林徽因童年糟糕的經歷,以及

她的高傲性情都以理性的方式告訴她,

絕不做任何與傳統、家庭名望有相悖的事。

以至於後來她說:

「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

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

林徽因降下了帆,拒絕了大海的誘惑。

在英國期間的林徽因

很多人在感情里苦了一輩子,

繞來繞去還是繞不過「情」關。

但林徽因,她愛得起,放得下。

那她真的忘了他嗎?

肯定沒有。

很多人說,直至林徽因去世那一刻,

她的心裡都有一處關於徐志摩的位置。

但她是個明白人,自律到極致。

她忘不了他,卻又不能在一起,

於是就把想對他說的話,統統寫在文字里。

徐志摩給林徽因寫過很多詩,

其中一首《偶然》最經典: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後來,林徽因回了一首《那一晚》: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藍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鎖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

林徽因和徐志摩,就像兩顆天際的流星,

各有運行軌跡和方向,

而當它們相遇的一剎那,

便綻放出最璀璨、最美麗的光亮。

後來,他們各奔前程,各走各路,

各自擁有自己的小幸福,

他們還繼續以朋友相稱,互相關懷。

林徽因

04

回國後,林徽因繼續在培華女中念書,

而梁思成在清華學堂留美預科班,

她倆之前就認識,算是半個青梅竹馬,

1922年,梁思成即將畢業,

這一年林徽因18歲,梁思成21歲。

梁思成個頭不高,但特別有才華,

他學過小提琴、鋼琴,是校歌詠隊隊員;

他還是校美術社的骨幹,擔任美術編輯;

他能寫得一手漂亮的鋼筆字,筆法俊逸;

他還是體育健將,奪得校運動會跳高冠軍;

他外語頗好,還與同學一起翻譯《世界史大綱》。

林徽因和梁思成有太多相似地方,

他們的性情、個人趣味都十分相投。

而林長民和梁啟超又是老朋友,

所以在雙方家長的撮合之下,

他們很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雙方父母都很開明,一致說:

「你們儘管談,成不成你們自己做決定。」

於是很快他們確定了戀愛關係。

1923年,思成、思永兄弟去長安街參加遊行示威,

二人騎著摩托車,被一輛小汽車攔路撞飛,

思永流血不止,而思成昏迷不醒,

住院三個多月,徽因把思成照顧得無微不至。

那些日子,徽因跟他聊天講故事,

等他好了一點,她就帶他去外面散步。

徽因的愛足夠真誠,她絲毫不在乎他將來會不會殘疾,

她慶幸他與死神擦肩而過,

而她能夠與他朝夕相伴,相親相愛!

梁思成

這一年,因為車禍思成推遲赴美留學,

而剛好徽因從培華女校畢業,

並且考取了赴美半官費留學的資格。

而這一年,1923年,

由徐志摩和胡適發起,徐申如、黃子美出資,

成立了新中國著名詩社「新月社」。

林徽因也參與了其中,

一時間名流雲集,梁啟超、王賡、陸小曼、

凌叔華、徐志摩父子、丁西林等。

1924年4月,徐志摩林徽因等人迎接泰戈爾訪華。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赴美。

這一年,徽因20歲,思成23歲。

他倆一起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

去美國之前,思成問徽因:「你想學什麼?」

徽因回答:「建築學」。

思成問:「建築學有啥好學的?」

徽因很正經地回道:

「建築是一門聯結繪畫藝術與工程設計、

接連東方與西方的凝固藝術。」

思成聽後,覺得很有意思,

於是決定跟隨徽因學一樣的專業。

但是當時賓夕法尼亞大學不招女生,

權衡再三,徽因便選擇了美術系。

林徽因很拼,她一邊學美術,

還一邊選修了建築學全部課程。

1927年,二人都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

1928年3月,二人步入婚姻殿堂。

梁思成也好奇:

「你有那麼多選擇,為什麼是我?」

林徽因說:「答案很長,要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了嗎?」

結婚時徽因穿著自己設計的禮服

她的理性,很高級

林徽因結婚前,徐志摩鬧了件大事。

他向全中國宣告:「我和張幼儀離了。」

他一方面表白自己的真心,

另一方面呼籲國人追求婚姻自由。

他想鬧給徽因看看,

但徽因性子很倔,她認定的事很少反悔,

最終她還是選擇了梁思成。

林徽因很聰明,至少在感情上她足夠理性,

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徐志摩太多情,梁思成更適合婚姻。

曾經愛過那麼一剎那,但那已成為過去,

既然錯過了,那便錯過吧,

留有一絲遺憾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誰又能否認殘缺就不美麗呢?

嫁給一個人,便是嫁給了一種人生。

所以,林徽因選擇了梁思成。

後來事實證明:她幸福了一輩子。

張愛玲因為從小缺愛常迷足於愛情中,

所以後來註定要在愛情里摔跟頭。

愛的橡皮筋拉得越遠,往後便會傷得越深。

有人說:「女人越理性,活得越高級。」

林徽因就是這麼一位活得高級而理性的女人。

05

林徽因的美貌是她的災難。

很多人記得她是民國幾大美女之一,

也記得她的幾段豐富感情史,

但是很少有人記得她是詩人、建築家。

後世很多傳記,都只側重寫她的感情,

以至於很多人誤解並辱罵她為「綠茶婊」。

誤解原因之一:與金岳霖出軌事件

比如林洙寫的《梁思成、林徽因和我》:

1932年夏天,梁思成從外地考察回來,

林徽因說:「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怎麼辦?」

梁思成問:「他是誰?」

她說:「你不在,隔壁老金天天來,我好像愛上他了。」

梁思成想了很久說:「如果老金比我更適合你,

你想跟他在一起,那我祝福你們。」

林徽因把這話告訴金岳霖,

金岳霖說:「梁思成是真的愛你,我不能傷害一個愛你的人。」

曖昧的三角戀變成了坦蕩三人行。

林洙是誰?她是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

她的話可信度高嗎?不高。

林洙真正接觸林徽因太少,

她和梁思成熟悉時,那時林徽因已經去世。

1932年夏,林徽因懷二胎7個多月,

梁從誡8月4號出生,

如果像林洙書中所說,那林徽因在孕中出軌?

所以這些故事純粹是無稽之談。

誤解原因之二:陸小曼口述林徽因

作家陳巨來寫過一本書《安持人物瑣憶》,

書中寫了陸小曼口述的一段往事:

有一天,林徽因給徐志摩發電報,說:

「我孤獨苦悶,希望你寫信安慰我」。

徐志摩立馬去發電報,結果工作人員說:

你是第五個給她發電報的人。

徐志摩心傷了。

陳巨來此書一出,讀者紛紛吐槽林徽因,

說她「太浪」、「玩弄感情」。

首先陸小曼這話就不可信,

且傳達的話自會有很多偏頗,

她是徐志摩的妻子,

對於自己丈夫之前深愛過的林徽因,

她能說出多少客觀話?

其實後來事情真相是這樣:

1925年,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國內局勢非常動蕩。

在美國的林徽因特別擔心國內好友,

於是寫信他們:「如果你們都平安,給我回個話,讓我心安。」

然而卻別人歪曲肆意傳播,傳聞不堪入目。

她不是什麼綠茶婊,她是真性情的女人。

她活得很高級,她有自己的原則分寸。

她的內心有一個柜子,櫃里有許多抽屜。

好的壞的,全都分門別類。

凡事她拎得清,看得明白,

不糾纏不死嗑,隨性而為。

愛情的歸愛情,友誼的歸友誼。

對梁執著,對徐果斷,對金尊重。

所以在愛情里,她要比張愛玲幸運;

所以在生活里,她要比陸小曼幸福。

06

1928年秋,東北大學建築系招收首屆學生,

思成是系主任,新學科的帶頭人,

她寫信叫林徽因趕快來東大,

徽因擔任專業英語和美術裝飾史的老師。

1929年1月,梁啟超病勢垂危,

於19日下午,溘然長逝,享年57歲。

梁思成和林徽因異常悲痛,

當時林徽因懷有身孕,她還幫忙操持喪事,

思成、徽因親手為父親設計了一塊墓碑,

這是他倆歸國後設計的第一個作品。

1929年,校長張學良廣泛徵集東大校徽,

而林徽因以「白山黑水」圖案中獎入選。

1929年8月,徽因和思成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

為了紀念祖父飲冰室主人,

他們便為孩子取名「再冰」。

常言道:「患難見真情」,

越是困難越容易看出對方是否真的愛你。

生完孩子後,徽因肺病複發,

急忙從東北返回北京療養。

不久日本侵華,北京也開始動蕩,

無奈之下兩人被迫逃往西南任教,

途中顛簸,徽因染上了嚴重的肺結核。

再後來戰火又打到西南,

他們便逃往四川的李庄,

到了李庄時,徽因只能卧在病床上。

而曾經那個養尊處優的公子哥,

為了照顧妻兒,開始學會炒菜做飯,

學會收拾屋子,打針、煎藥、看護「病人」。

曾經從不沾家務的人,

後來像個保姆一樣什麼都做。

可以為自己心愛的人放低身份,

只要為了她好,他什麼都願意去做。

林徽因、梁思成

1931年11月20,《晨報》刊發最新消息:

京平北上機肇禍

昨在濟南墜毀

機身全焚,乘客司機均被燒死

......

徽因聽到消息後,差點暈了過去,

一個34歲的詩人從此永別了。

梁思成立刻趕到出事現場,

回來時他帶給徽因一塊飛機殘骸,

徽因抱著殘骸痛哭流涕,

後來,徽因就把這塊殘骸掛在卧室。

1931年12月7,徽因發表了文章《悼志摩》:

「......朋友們,我們失掉的不止是一個朋友,

一個詩人,我們丟掉的是個極難得可愛的人格......」

看徽因為徐志摩這樣難過,

有人問思成:「你不介意嗎?」

思成說:「徽因如此重情重義,娶了她是我的幸福。」

思成沒有徐志摩那樣有才華,

也沒有徐志摩那般羅曼蒂克,

然而他足夠坦蕩大氣,

擁有一個男子漢那樣的寬廣胸懷。

07

徽因——「逃亡女將」

抗戰爆發後,他們一家人顛沛流離,

在不斷逃亡中,徽因徹底成了「逃亡女將」。

「思成是個慢性子,最不善處理雜七雜八的事。」

而在逃難上,林徽因處理得有條不紊。

這次逃到哪裡,住在哪裡,

下一次又要去哪裡,在哪落腳,

徽因都是很有計劃和方向。

女兒梁再冰回憶:

「在昆明時,有一天日機突然轟炸,

空中響起巨大的轟鳴,我媽抱起我,

拉住我外婆就往外面跑,

我們被氣浪拋了起來,等我們醒來,

周圍的房屋四分五裂,到處濃煙滾滾......」

徽因寫給梁再冰的信說:

「他們老要我們的「華北」地方,這一次又是為了點小事就大出兵來打我們!現在兩邊兵都停住,一邊在開會商量「和平解決」,以後還打不打誰也不知道呢。」

「我覺得現在我們做中國人應該要頂勇敢,什麼都不怕,什麼都頂有決心才好。」

徽因寫給女兒的信,很樂觀、從容。

不管遇到多大的事,她也很少叫苦或抱怨。

徽因帶著一家老小,從北京到天津,

從天津新港起航煙台,然後到濰坊、青島,

再乘火車前往濟南、鄭州,

最後到了當時的「後方」——長沙。

徽因在給友人的信中說:

「從盧溝橋事變到現在,我們把中國所有的鐵路都走了一段!……」

在昆明,他們租了一戶黃姓人家的房子,

房子還沒布置好,思成的脊椎病複發了。

在這期間,徽因變成了糟糠妻。

她擔起了全部家務,買菜做飯,洗衣拖地,

她做各種可口飯菜,希望思成早日康復。

剛來昆明,他們身無分文,

為了賺錢,徽因去雲南大學給學生補習英語。

一個月下來,徽因得了40元的工資,

領著薪水,她去了昆明黑市,

本來她看中一塊扎染布,但她忍住了,

她要給思成買一條皮尺,

結果那條皮尺花了23塊錢,

她想,思成見了一定很高興。

她為人妻為人母,竭盡全力維持這個家,

八年流亡生活,她疾病纏身。

費慰梅的朋友里奧博士當時在重慶,

他為徽因做了檢查,他偷偷告訴費慰梅:

雙肺和一腎均已感染,最多能維持五年。

1947年夏,徽因被摘除了被感染的腎臟。

徽因說:「像盞快要熄的油燈那樣,一眨一閃,然後就滅了!」

雖在大病中,她依然很樂觀、放鬆。

住在醫院,她依舊不忘創作,

別人都勸她好好休息,別瞎折騰,

好友說她:「你不要命啦,你原本那麼美,現在都病成這個樣子.......」

徽因笑著說:「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

08

一生追求「美」

林徽因一生都愛「美」。

不管是在自己愛人面前,

還是在朋友、學生、陌生人面前,

她都將自己打扮的優雅得體。

用現代話說:這是一位精緻的女子。

這不是臭美,也不是有偶像包袱,

而是對於生活最好狀態的一種追求。

有一次,在逃難西部的火車上,

林徽因被虱子咬了,她愛美不拿手去撓,

結果身上被咬了無數個包。

哪怕是在病床上,她也要收拾一番,

她說:「打扮好一點,心情也會好很多,病自然好得快。」

她的情敵林洙說:

「我承認一個人瘦到她那樣很難說是美人,但是即使到現在我仍舊認為,她是我一生中所見到的最美、最有風度的女子。

而女教授全震寰回憶說:

「她身著西服,腳穿咖啡色高跟鞋,摩登,漂亮,而又樸素高雅。女校竟如此轟動,有人開玩笑說,如果是男校,就聽不成課了。」

吳冠中說:

「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現在很多人窮,窮的不是物質,也不是文化,而是審美。

沒有恰當的審美,生活剝露出最務實最粗俗的一面,

越來越追求實用化的背後,生活越來越無趣、越來越枯萎。

傑克·倫敦說:「人應該生活,而不僅僅是生存。」

人活著的意義在於享受生活,

如果活得太實用太沒趣,便失去了生命的意義。

林徽因一生都在追求「美」,

享受生活本身的美,這是她最幸福的事。

林徽因的「生活美」境界最高。

九年多的抗戰顛沛流離的生活,

沒能擊退她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在簡陋的房子里,她學會了插花,

每次教完課回家,路過開花的山坡,

她都不忘停下來摘幾朵野花,

拿回家修剪一番,然後插在瓶子里。

在市場攤販那裡,她淘回一些舊書和傢具,

再去野外弄根木頭打造成一個書架,

放上鮮花,瓶瓶罐罐,幾本小書,

竟成了客廳里的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

生活再難,她依然能享受艱苦之外的美好。

她給友人寫信說:

「這兒的陽光總是異常明媚,天空晝夜湛藍,雲朵自在愜意地飄動。」

戰火紛飛的年代,她保持著「倔強的幽默感」,

給孩子們傳達了對生活的堅定信心。

1932年,兒子梁從誡出生,

她高興地連夜寫下了那首傳世名詩: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洙說:「我幾乎從沒有聽到過她為自己的病情或生活上的煩惱而訴苦。」

她不是不苦,而是她會苦中作樂。

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生活本身就是苦的,關鍵看你怎麼過。

世界是苦的,但生活要有它該有的樣子。

真正的高貴不是喝綠茶要用玻璃杯,喝紅茶要用英國瓷杯。而是在顛沛流亡、疾病纏身時依然能堅毅而詩意地生活。

這才是真正的貴族。

林徽因和襁褓中的梁從誡

09

巾幗不讓鬚眉

很多人印象里,林徽因是個弱女子,

與幾個男人有幾段風流史,

這真是對她大大的誤解。

其實她是個特別獨立、非常要強的人。

她不願做梁思成的附屬品,也不願只做一位母親,

她的理想就是:為中國建築事業貢獻一生。

1932年,日本佔領了東北三省,

日本大放厥詞說:「中國已經沒有唐代木質建築,要看只能到日本。」

林徽因聽後怒了:「我偏要找出來!省得他們以為中國人好欺負!」

那個時候徽因在香山養病剛下山,

抱著大病未愈的身子,

她和思成開始了考察古建築之路。

幾經周轉,輾轉多年,

終於在1937年,她們的一大發現震驚中外,

在山西豆村,一座氣勢恢宏的殿宇,

背後閃爍一道道金光,

這座廟宇就是著名的佛光寺,

林徽因激動得快哭了:「終於找到了!」

十幾年,徽因和梁思成走遍了大半個中國,

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

兩人一起編寫了《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

可以說是中國文物古建築的「開篇之作」。

林徽因、梁思成在佛光寺測繪

林徽因的貢獻還不只有這些。

具體有三大成就:

1、國徽參與設計者;

2、搶救景泰藍工藝;

3、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者之一。

一提起梁思成,大家都知道他是建築學家,

而提及林徽因,大家都認為她是個詩人,

其實她的成就更多在於建築。

梁思成說:

「我擅畫圖,徽因擅為文。」

「我的文章都是林先生潤筆過的。」

1950年,梁、林二人在清華大學營建系,

成立了「工藝美術搶救小組」。

1951年,47歲的林徽因為挽救景泰藍,

抱病與常莎娜、錢美華等人深入工廠做調查,

並設計了一批具有民族風格的新穎圖案。

如今,景泰藍走出國門,大放異彩,

成為享譽世界的工藝瑰寶。

而參與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時,

林徽因剛摘除一個腎並且肺咳血,

她是用生命來完成這件大事,

1950年,當國徽成功掛上天安門,

梁再冰忍不住放聲大哭:

「那鮮紅中也有我媽媽的一小滴血啊。」

林徽因用一次次實際行動證明:

她不是一個只會做做家務依靠男人的人。

她做過的這麼多事,是個男人都會汗顏。

她的美,不是膚淺地美在皮囊,

而是徹徹底底地美在那份倔強和執著。

10

她剛烈,大義凌然

日軍侵華期間,貴州到處是炮火,

兒子梁從誡很是擔心,跑來問林徽因:

「媽媽,如果日本人打進四川你們打算怎麼辦?!」

林徽因胸有成竹地說:

「中國念書人總還有一條後路嘛,我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

她寧死不屈,永遠堅信人民會重新站起來!

後來兒子梁從誡回憶說:

「我被我媽的凜然正氣震動了,

第一次覺得她好像不是我媽媽,

而是變成了另一個人。」

1944年,為了取得對日本作戰的最後勝利,

美軍開始對日本進行大規模轟炸,

1945年,日本已有199座城市遭到轟炸,

城市建築被毀平均最高達90%。

但是惟有日本古都奈良是個例外,

因為它多虧了徽因和思成。

當時美軍要轟炸日佔區,

請思成夫婦繪製文物保護地圖,

然後美軍卻收到兩張地圖:

一張中國文物保護地圖,

另一張日本京都和奈良文物保護地圖。

當時徽因的弟弟就死在抗日戰場。

她非常難過,寫下了哀悼的長詩《哭三弟》。

在古文物面前,她選擇了大度、隱忍。

1953年,北京很多古建築被毀。

無數專家學者不敢吭聲,

林徽因很是生氣,二話不說跑到市委,

渾身戰慄地說出那句廣泛傳播的話:

「你們拆的是具有八百年歷史的真古董!

將來,你們遲早會後悔,

那個時候你們要蓋的就是假古董!」

當時她身子已經病得不行了,

但她還是要為僅存的古建築發聲,

失去一座古建築,等於讓她失去一塊肉啊。

她不僅僅愛詩歌,愛自己的事業,

她更愛祖先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寶貴遺產。

她剛正不阿,深藏民族氣節,

她不是男兒,卻勝似男兒,

不是不讓鬚眉,簡直是讓鬚眉汗顏!

11

1955年3月31日深夜,

徽因躺在床上拼盡全力的喊:「思成!思成!」

護士走過來問需要什麼。

徽因很艱難地說:「我想見一見思成,我有話對他說。」

「夜深了,有話明天說吧。」護士說。

然而,徽因沒有等到明天。

4月1日清晨,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一年,林徽因51歲。

一生顛沛流離的她終於可以好好合上眼。

梁思成親手為她設計墓碑,

好友金岳霖和鄧以蟄為她撰寫輓聯: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短短五十一年,她寫下那麼多詩歌,小說,

散文,建築論文,劇本,書信,譯文。

這並不是她留給我們最大的禮物,

她最大的禮物是她精彩的人生。

胡適說:「她是中國一代才女」;

徐志摩說她是紅顏知己,甘願為她癲狂;

金岳霖寧願終生不娶,也要默默守護;

梁思成認為娶到她,是自己三世修得的福分。

她是墜落人間的天使,

一生註定要成為傳奇。

紅塵陌上,獨自行走,綠蘿拂過衣襟,青雲打濕諾言,

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

那時候,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不求濃烈相守,但求淡淡相依。

嘗盡人生百味,方知人間冷暖。

羅曼羅蘭說:「人最可貴之處在於看透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

願你像林徽因一樣去擁抱生活。

當你某天真正愛上生活時,你已然得到蛻變。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漂小賤 的精彩文章:

世上再無撒哈拉,人間難逢倔三毛

TAG:北漂小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