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葉成夫:當代日本「水墨畫」存在嗎?
千葉成夫
Chiba Shigeo
千葉成夫,1946 年生於日本岩手縣,成長在東京。早稻田大學文學系美術史學專業博士後課程畢業。1972-1974 年,在法國巴黎大學附屬美術考古研究所學習(巴黎大學博士)。2000 年至今,任東京國立現代美術館主任研究員、日本中部大學教授。
編者按
千葉先生的文章明快而直接,一看就是有感而發,直抒胸臆。因為語境的不同,千葉先生面對水墨並沒有很多情感上的糾結,也沒有那種「先有結論再去討論」的矛盾心理。而是直截了當的給出了自己的觀點:水墨畫如果不剖析打破自已,作為繪畫不可能再有發展了。其實這一點對於中國的藝術家來說也並不是很新鮮的觀點,雖然我們得出結論的過程可能不同。
另一點與中國的水墨從業者相似的是,千葉先生對中國水墨的唐宋時期是肯定的,雖然他認為當時的水墨也並沒有做到「重現事物真實的本質」。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水墨最大的問題在於囿於自身的「牢籠」,將自己的形式,或者說「界限」看得過於重要,從而錯過了作為繪畫真正需要重視的東西,比如說人的內心,比如說生存的現實。
那麼,如果我們全部打開,將水墨僅僅看作一種水性顏料與其他顏料混為一談,自由的表達之中是否還能保留水墨的精神?千葉先生並沒有給出答案,或許,這個答案只能留給藝術家個人的創造力了。
最後,千葉先生簡略梳理了一下日本繪畫發展歷史的特點,其中談的「詩」與「畫」的關係,繪畫與武士階層的關係,現代日本畫「不過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多色畫」等觀點,也可以看做是對今天水墨發展的一點參考意見。
關鍵詞: 內心本質 形式 當下狀態 詩 故事 解體
當代日本「水墨畫」存在嗎?
文_ 千葉成夫(日本) 譯_ 劉丹姝
現在,水墨畫如果不剖析打破自已,作為繪畫不可能再有發展了,這個問題是很明顯的。縱觀歷史從唐到宋的水墨畫發展來看,本來水墨畫是把人的心和精神映射出自然的活動,並不是再現現實中的自然。這是我的看法。但是,一直繼續了再現自然這個方向並且不斷深化;向花鳥、動物伸手,結果還向色彩伸手,最終還是容許了再現現實這樣一個世俗性的發展。
早期的水墨畫從唐代到宋代時期,從完成的作品來看,雖然似乎可以通過人的內心與精神映射出人們直觀表面,可能是當時想要做的事情,但這並不是要重現事物真實的本質。我是這麼認為的。這麼看來,在那個時期人們脫離了繼續挖掘內心本質的方向,把重心放在花鳥及動物身上,這樣的傾向結果導致人們以世俗的眼光重現現實。
但在這之後,世界現代化建設加快了速度,阻止這樣的趨勢發展。要是只拘泥於像花鳥魚蟲那樣的水墨繪畫,雖然自然優美但毫無意義。不關注正視物象真實的存在,只局限於水墨表像是現當代水墨畫重大的錯誤觀點。據說是因為受到「形式」的約束。如果這樣,就沒有重視水墨和自然顏料的意義,不直視這樣的現實而一概在意水墨,是現當代水墨畫最大的錯誤。也就是說一直被束縛於形式。
因此,水墨畫的自我解體;第一水墨畫終究是以人心和精神與自然的關係為主題。與其說主題,是要回歸這樣一個基本構造的原點。把主題之外的誘惑固然排除,但是在超級現代化的當下狀態還能描繪原來樣子的水墨畫嗎?
第二,在不使用水墨之外的色彩這樣一個原則上去思考,就算在今天,墨色的黑和作為輔助的余白的白,應該能表現出各種色彩。
第三,另一個可能性是,乾脆不在乎水墨而利用各種色彩,各種畫材打開心扉。也就是將它們歸納為大類的繪畫的概念。這時候,在形式上已不是一般的水墨畫,怎樣能表現水墨畫的精神便成為問題。這種答案只有畫家自己能找到。由於答案所處地域不同其結果也是不一樣的,歷史與文脈各不相同,因此將它們用普通方式理解,去尋其特點也不是簡單的事情。就算是這樣,由於我是個日本人,讓我來稍分析一下日本的情況作為參考。
日本列島的美術,古往今來受從中國直接或者經由朝鮮半島到來的事物的影響,便深入展開。事物的到來前後是有時差的,在中國前漢(西元前3 至2 世紀)時期存在的事物的抵達延遲的理由主要有三個;第一是主要是佛教繪畫先行,然後他們已經形成了日本列島的繪畫的主流。
第二個理由是來自根源性的,其實也就是自然觀的差異。定居在日本列島的人們從來沒有將自然物件化,而是與自然一體化。日本列島的土地水空氣就是這樣的事物。從不將它們物件化,因此也沒有表現以及描繪它們。
第三由於日本的特殊情況,12 世紀中國的水墨畫剛剛輸入到日本的時間(已經在中國誕生1500 年了),接收它們的知識階層是僧侶,對他們來說這些繪畫是詩,並不是畫。畫是附著於詩的「插圖」。所以日本人自己開始畫水墨畫(山水畫)是從13 世紀後半期。就算那樣水墨畫(山水畫)依然是「詩」,並不是「畫」。
在水墨畫抵達後的200 年間只是停留在輸入的階段,現在一想真的是很奇妙的事情,但那卻是事實。那也就是日本當時是文學優先的地位(其實現在也是)。畫是表達故事的手段,故事是主體,繪畫是隨從。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背景,在當代日本有了漫畫,動畫,插畫等將故事為核心的形象表達在當下流行。就這樣,日本的水墨畫成就凸顯而出只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出類拔萃的畫家也只誕生了一小部分。再往後,就是一些有教養的武士的興趣愛好罷了。
作為附言我在這裡提出,現代化之後,一般被稱為日本畫的事物,和在全球化時代意義下的水墨畫有相似之處而並非一樣的。既便使用自然的岩料,也使用一般的水性顏料,不過就是一般意義的多色畫。主題也各種各樣,山水風景也不是表現的主體,一概歸類到普通的油畫更為合適。一直專註於形式的結果,就成為了不過是一直在解體的事物。
以上為圖書精彩內容節選,欲了解完整內容,
歡迎購買圖書觀看,現火熱發售中
「水+墨」學術研究文獻內容回顧
學術專題文論
ACADEMIC ARTICLES
學術個案樣本
SPECIAL CASE RESEARCH
《水+墨:亞洲視野下的水墨現代性轉化》
正式開始發售
一本以亞洲範圍為核心的當代水墨文獻圖書
400多頁彩色高清特種紙印刷,帶來全新閱讀感
收錄亞洲最富代表性的17位批評家與30位藝術家
本書以獨立視角重新解讀「水墨現代性轉化」
採用繁體中文呈現,中國內地,港台地區同步發售
※梁銓:拼貼的虛無 Emptiness of Collage
TAG: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