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若都不「清晰」,多少錢也難買心安
有什麼東西是最折磨人的?估計「不確定性」要算一個。有明確的是非標準,界線清晰,擇善而從,定紛止爭。
而若連一個起碼的準則標準、基本定義,在現實執行中,都還飄忽游移,搖擺不定。這邊看心情,那邊撞大運,那最終只能是雞賊投機之風盛行,抑或是恐慌心理下的小題大做、矯枉過正,浪費嚴重。
無關公域的私生活中,衣食住行,全憑心情,天經地義,所以顯然說的是公共生活,特別是執法活動中,若存在標準不清,執行不明,那可能還真不止於社會資源浪費,對民心的殺傷力也不容小覷。
比如,由一個「號牌清不清晰」扯到「執法清不清晰」的乍看夾雜不清的新聞,就是最新一例註腳。「車主車牌掉漆但清晰可見仍被罰款 涉事交警被處分」「車輛號牌不清晰被罰200 瀋陽交警:處罰不當已撤銷」(1月19日新華社、瀋陽交警)。
這說的都是一個事兒,而且看得出同屬號牌事件後續。而在「認定處罰不當、撤銷不當處罰和涉事交警被處分」的官方處理之前,當地交警一度還有一頗為實誠回應。而這個時間點也很微妙,是在此事上網引爆輿論之後,而又剛好卡在尚未最終拍定官方意見之前:面對媒體,當被問及何為「清晰」時,這位大哥耿直地表示:目前確實對「清晰」標準沒有具體細則和規定,然後好心建議,「如心裡沒有底,花100塊錢(換牌)買個心安」(1月18日澎湃)。
如果懂得網路傳播的,估計都要為這個「神助攻」鼓掌了。「一百塊錢買個心安」,沒準正是這句出自輿論漩渦中當地執法者之口,卻活脫脫像「迷茫青年問禪師」系列的「佛性禪語」又像賣大力丸的遊方術士的街頭叫賣,最終讓官方緊急拍板決議,力爭儘快平息爭議。
所謂法律準繩,這繩雖非金剛煉就,一點不能彎折,但更不能是鬆緊帶,可隨意拉扯,自由裁量過甚。「並無標準,不如一百買個心安」,這句更像說漏嘴的,信息量極大。罰與不罰,怎麼罰,罰多少,於你是賭運氣,於我是憑良心,如此任意,想想都怕。
處罰是上月27日,那個本欲邀功,卻不料反惹一身騷的當地新聞視頻引爆輿情是這月18日,而撤銷決定和緊急處分甚至就在當晚十一點掛上網。這個處置不可謂不急,但在未傳上網前,長達近一個月,當地並未覺得有何不妥。惹爭議後,當天就推翻決定,也是讓人唏噓。這種被逼的事後公關、緊急滅火,是否是真心認錯悔過,其實值得玩味。
而如果視頻中被抓幾個倒霉鬼,只是個人運氣背,這若只屬個別執法失范的零星偶然情況,也還難免。但在此前兩天,當地媒體就在車管所看到,院內已爆滿,門前還停滿了前來換牌的計程車。再看視頻,就會發現是震懾性抓頂風作案典型的「殺雞儆猴」。
如此規模,可想這又是當地一場「涉牌違法」專項整治的「運動式執法」。打擊假牌套牌,以及故意污損、遮擋車牌,應是執法重點。而對於正常行駛造成的輕微污點,不加甄辨,說罰就罰,機械僵化甚至擴大化執行,顯然是一刀切懶政和過度執法。
此事引質疑,實屬正常。質疑的不是對「涉牌違法」的整治力度,而是藉此誤傷無辜,甚至違規斂財。從江湖氣的「一百買個心安」就可看出,首先是執法標準有失,如果「車牌清晰」的定義權被人為壟斷,執法任意性就難以避免,執法本身都不清,則人人自危,多少錢都難以心安。
你想想,過度執法引起不必要社會心理波動,卻「好心建議」市民花錢買平安——你不安的話就買個新的。聽了這話,你是安呢,還是更不安?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