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品讀《華嚴經》之美

品讀《華嚴經》之美

GIF

品讀《華嚴經》之美

開篇或許會讓您驚奇,

在您還沒有對

心相藝術

有很多體驗的情況下,

請持續讀下去吧!

驚奇吧!

這將是一場

心靈的「發現之旅」!

充滿冒險精神!

心相派為真理而藝術!

這不僅僅是一個理論體系,

而且是一場偉大的踐行!

GIF

本文字數

2288字

閱讀時間

約18分鐘

華嚴

至美

《華嚴經》之美

與眾不同,

優美、崇高、

清靜、

圓滿、通透。

《華嚴經》的優美與崇高

是人們的共識。

中西方在「優美」上擁有共通之處。

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

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

完整和諧是「優美」的代名詞,

而中國古代認為和諧單純的整體感

讓我們感覺到對象身上普遍性

和個性都不偏不倚的中正之美

是優美的代名詞。

井然有序,

單純非單調

是「優美」的重要的特徵。

「深度」這一個時空概念,

在優美這個直覺性的生命狀態中

似乎有些局限。

「崇高」則具有深度。

崇高的特徵是無限的變化。

突然見識時空感帶來的敬畏。

令人感覺到無比強大的力量。

深度和理性的色彩和造型

對於藝術品來講,

應該是有一個走向無限的感受。

正如《華嚴經》呈現出的

那單純直覺性的優美

和趨向無限的崇高美。

從超驗的視點中展開一幅幅畫面,

把我們整個心靈推入宇宙之巔。

又仿若連綿不絕的天籟效果

重構曾經的歷史感。

在遙遠的時空上方,

使我們看見流逝的命運去向。

時空中無限的掙扎

成為人類社會

不斷超越現實的歷程。

《至美·華嚴》iPad心相繪畫作品

華嚴世界到底有多美?

和心相藝術有什麼聯繫?

下面我們靜下心來,

伴著悠揚的古典音樂,

體悟《華嚴經》原典

為我們帶來的

心靈震撼吧……

至美

華嚴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

【大】以當體得名。常遍為義。常則豎窮三際。遍則橫遍十方。

【方】以就法得名。軌持為義。軌則軌生物解。持則任持自性。

【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包則廣容。博則普遍。

【佛】以就人得名。覺照為義。覺則悟大夜之重昏。照則朗萬法之之幽邃。

【華】以喻得名。感果嚴身為義。感果則萬行圓成。如桃李花。先花後果。嚴身則眾德備體。如金玉花。但有嚴身義。而無結果義。

【嚴】以功用得名。資庄為義。資則資廣大之體用。庄則庄真應之佛身。

【經】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攝則攝眾生之無邊。持則持性相之無邊。

故名《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一》

圖片來源私人藏書《大方廣佛華嚴經》原典

又復:

【大】是遮那之體。

【方】是遮那之相。

【廣】是遮那之用。

【佛】是毗盧遮那佛。

【華】是普賢屬大行。

【嚴】是文殊屬大智。

大意明欲得成佛。

先以文殊之大智。

運普賢之大行。

莊嚴毗盧遮那佛果上

體大相大用大。

故名《大方廣佛華嚴經》。

又復:

【大】字配法身。

【方】字配智身。

【廣】字配化身。及意生身。

【佛】字配菩提身。及威勢身。

【華】字配福德身。及願身。

【嚴】字配相好莊嚴身。

【經】字配力持身。

故名《大方廣佛華嚴經》。

中國傳統「至美」

「美」的最高形式

是高度的秩序感

以及和諧宇宙的頻率。

中國傳統藝術精神的美

擁有一整套的人生觀,

充分洋溢著深刻藝術精神

的藝術作品都充滿著人們對宇宙、

人生的審美態度。

中國文化關於藝術的美

都是來源於人們生活中的實踐。

中國藝術精神的美

經常把「道」(自然)

作為宇宙的本質。

也就是自由,

莊子把「人得之道」的本質

稱之為「德」,

得(德)於道為前提,

把人的自由同道(自然)融為一體。

離開自然,

所有人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因為宇宙中絕對自由的只有「道」。

而人的自由需要得(德)於道。

龍門石窟

《毗盧遮那佛》組像

左上:毗盧遮那佛造像

左下:天王力士造像

右下:菩薩造像

《中國傳統龍門石窟造像藝術》

中國傳統石窟中,毗盧遮那佛造型被藝術家用凸凹不同的深度和視角表達無限性的崇高美,用圓柔的造型傳達直覺性的優美、清靜、圓滿和通透的至高境界。

圖文資料部分來源網路

《華嚴經》的至美,

確實美在這秩序上,

那種由外在至內在的,

由代表心靈本質的法身【大】,

到代表人精神層面的智慧叫報身【方】,

而人實際

可以看見的德行就叫做化身【廣】,

人們憧憬的那個美好的願景,

是由人經過實踐而得來的

圓滿美善的形象被叫做

菩提身及威勢身【佛】。

達到這樣圓滿的願景需要

積累福德之身【華】,

像桃李先花後果一樣。

集聚德性後便具備莊嚴之身【嚴】,

意味著相好莊嚴身。

這些特徵的身都需要

我們每天精進的磨鍊

被叫做力持身【經】。

各種身體並不是孤立存在的,

他們是由內至外,

從本質到功用的一個圓滿互通的整體。

這也是中國傳統提倡「知行合一」

的核心表徵。

具備人與自然、

理論和實踐高度統一的

和諧大美。

窮通之美

首先,從生理上來講,中國傳統藝術精神追求「游於藝」,講求一種人的心不為慾望所奴役的心靈自由。也是愛智慧之人的表徵。產生不為物所奴役這樣的念頭,才可以獲得精神上的自由。

第二,從心智來講,心的智識活動都是非純粹知識性活動,智識的追求要與最初的道融為一體,集聚「德性」,才能獲得真正自由的大道智慧。

最後,從實踐角度講,心、眼、手要相應。馮契先生說:「知識和智慧都是依照理論的思維方式來把握世界,理論思維的內容總是概念圖案、命題結構,一般的可以用名言來表達,命題總是可以用邏輯論證實踐檢驗來區分他們的真假。」

《毗盧遮那佛》造像群

左上:毗盧遮那佛側面

右下:左側造像群

中國哲學家金岳霖總結,

中國古典精神的核心

在於「求窮通」的問題,

「窮」就要求探究第一因,

也是美的最高境界。

也就是探究

宇宙萬物的第一因是什麼?

宇宙的演變,

人與自然達到和的最高境界,

也就是終極關懷是什麼?

「通」就是融會貫通,

認識自然界、

人類社會的秩序,

要求把握無所不包的道。

也就是貫穿於自然、

人生之中無所不通的道,

並要求達到天人合一,

進而獲得真正的自由。

結論

《華嚴經》中完美的秩序感

說明這種圓滿的美,

使得我們原本浮躁、

煩亂的心獲得明晰的智慧,

寥寥數言把複雜的亂象簡單化、

條理化,

以非常明朗的方式表述出來。

讓我們同宇宙、

自然之間的關係變得通透。

這種「通透的美」

也是人們追求真理的初始因。

藝術家們這把這種種美

用圓潤、中正、明晰、

優美而崇高的線條和形象表達出來。

作為石頭的「物」本來沒有精神,

而人與道的感應,

通過手的工作形成藝術作品,

把精神轉化成物質傳達出來。

龍門石窟的《毗盧遮那佛》組像,歷經千年向我們傳達一種「華嚴至美」的境界。充分體現【大】為遮那之體。【方】為遮那之相。【廣】為遮那之用。【佛】為毗盧遮那佛。【華】為普賢屬大行。【嚴】為文殊屬大智。大意明欲得成佛。先以文殊之大智。運普賢之大行。莊嚴毗盧遮那佛果上體大相大用大。

文殊菩薩的形象代表智慧,

普賢菩薩的形象代表實踐。

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精神

處處都以系統整體的方式

向我們展示智慧和實踐的統一。

這種「知行合一」,

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整體觀方法論

指導下的和諧大美

是我們的民族之魂。

心相繪畫互動版塊

GIF

2018心相藝友的

色粉系列心相繪畫作品

今天分享《心相藝術工作室》精選出一位「小行者」的色粉筆心相繪畫作品。畫名為《人生三導師系列》。

很多人以為搞藝術就要成為『大師』。其實不然。藝術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確切的說,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藝術像鏡子一樣反射我們的生活,起到「自鑒」的作用,你永遠不欠別人或社會一張畫,但通過自己對自身生活真誠善意的直覺性記錄,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上升到理性,轉為智慧。

心相繪畫的最好老師是自己的心,

最豐富的調色板是自然,

最完美的畫布是自己每刻的生活。

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畫筆,開心的繪畫吧……

每個人都是心相藝術家!

——FUNNY

「不要走在我後面,

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

不要走在我前面,

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

請走在我的身邊,

做我的朋友。」

-------《心相藝術

把不可說的秘密

變為實踐》

心相工作室持有原創圖文的版權

如需轉載需註明來源

歡迎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上帝的手術刀》:基因技術的前世今生,用「人話」講「行話」的科普故事書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