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會主義與歷史

社會主義與歷史

我經常在網站上看到一些公知公然討論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好壞,其實正如《歷史的教訓》第四章所說,我們就應如歷史一樣做一個色盲,各種「主義」本沒有好壞之分,我們要討論的,只是它如何產生,如何應對時代背景,如何相互協調,甚至是如何相互融入。作者在本章的最後一句話寫道:「東方就是西方,西方就是東方,這一對雙胞胎很快就會團聚。」先不用思考這句話的意思,讓我們來看看社會主義在歷史當中的發展。

對於現在的社會主義市場來說,我們熟悉的莫過於這樣的話——「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發揮政府無形手的作用」、「自由市場」、「宏觀調控」。因為比起產業由政客管理、人員由政府官員配備,以及無視供求規律的做法,發揮商人和市場的作用更能使社會大眾在食物、居所、舒適與享樂方面,得到更多的實惠。不過這只是今天看來大多正確的說法,沒有人解釋出,為什麼歷史上對產業壟斷、價格操縱、交易詐騙和不義之財的弊端充滿著抗議和反抗的聲音?(我認為產業壟斷、價格操縱、交易詐騙和不義之財都是自由市場模式下的產物)因為在上千年的歷史過程中,有十多個國家都有過社會主義者的改革實驗,而這些弊端很古老。

從大約公元前2100年的蘇美爾(今伊拉克東南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到約公元前1750年的巴比倫,再到約公元前343年的埃及,再到約公元30年的羅馬,都出現了社會主義的插曲,它們的方式大多是將公民的所有都收歸國有,統一收稅,廣建公共基礎設施,國家成為了強大的僱主。但由於缺乏競爭激勵,每個人都在搭便車,隨之而來的便是人們尤其是那些國家的管理者或統治者放縱了自己的慾望,想盡一切辦法得到窮人手中的錢,窮人被不斷壓榨,貧富分化嚴重,從而使社會矛盾越演越烈,甚至導致道德解體,於是這些社會主義插曲都沒有堅持到最後。而對於中國來說,也曾嘗試過幾次國家社會主義,從漢武帝到王莽再到王安石,都是將資源收歸國家所有,但由於高稅制和官場的腐敗,一切又都恢復到了舊制。而歷史上已知的持續時間最長的社會主義政權,則是13世紀的秘魯所創建的,但最後還是無疾而終。

經過這幾千年的歷史,社會主義在發展中消亡,又在消亡中重生,反反覆復,最終能夠維持下來的標誌,便是我們所熟知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4年所發表的《共產黨宣言》,而在1867年所發表的《資本論》則可以算得上是當時社會主義運動的「聖經」。原本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期望的社會主義首先應是在英國發生的,因為英國的工業是最發達的,並且可以達到了那種集中管理的階段,將這種發達的工業收歸國有似乎是很簡單的事。但是沒想到的是,共產主義首先卻是在俄國爆發的。對於共產主義來說,一個國家在內受混亂外受攻擊的情況下,人們的反應必然是在秩序和安全恢復之前,可以捨棄一切個人的自由。我想著也正是我們現在所要求的舍個人利益而為集體利益。也許正是因為處於這種特定的時代對戰爭的持續恐懼,共產主義才能得以存活。所以特定的歷史時期,才能讓這種特點的社會主義得到有效發展。

馬克思是黑格爾的不忠實弟子,他將黑格爾辯證法的意思解釋成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鬥爭,將會以社會主義的完全獲勝而結束。但黑格爾似乎並不是這樣認為,黑爾格有「三題」公式:正題,即發展的起點,原始的同一;反題,即對立面的顯現或分化;合題,即「正反」二者的統一。我把它理解為,資本主義是正題,資本主義對抗社會主義是反題,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統一為合題。這樣才應該是黑格爾所說的辯證法。好在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社會主義國家正在恢復「自由」的作用,而資本主義國家也在不斷通過「福利」制度來求得一種「公平」。簡單來說,便是由於對資本主義的恐懼,迫使社會主義不斷擴大自由;而由於對社會主義的恐懼,則迫使資本主義不斷增加平等。所以說,「東方就是西方,西方就是東方,二者很快就會團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