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應用!中國抗日士兵用完3顆子彈就拼刺刀殺敵

應用!中國抗日士兵用完3顆子彈就拼刺刀殺敵

美國的《兵臨城下》電影中,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一個片段:蘇聯士兵每人5發子彈,每兩人一把槍,拿槍的沖在前面,沒槍的跟在後面,前面的人倒下了,後面的人撿起槍射擊。

其實在抗戰時期,中國的情況也十分不樂觀。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迅速走上了工業化道路,成為了亞洲第一強國,當時日本國內有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川崎重工等知名企業,日軍侵華時所用的武器大都是由這些企業生產的;反觀中國,30年代剛結束軍閥混戰,國內百廢待興,軍事工業基本為零。

因此上世紀中國與日本的戰爭,是一場農業國和工業國之間的較量。當時人們給八路軍起了一個外號,叫「三槍土八路」,為什麼這麼叫,因為八路軍在與日軍的戰鬥中,往往只打三槍,打完後就會撤退或者衝上去拼刺刀。這是因為八路軍的子彈十分匱乏,平均每人只能分到三發子彈,打完了就得上刺刀。

不僅八路軍如此,全國的軍隊亦是如此,即使是裝備普遍好於八路軍的國民黨軍隊也很為彈藥苦惱。當時的中國兵工廠在開戰之初就已大部分損毀,剩下的少部分遷往西南,但是數量有限的兵工廠根本無法維持這一場龐大的戰爭,我們只能依靠盟國的援助。而國際上的軍用物資進入中國的通道只有滇緬公路這麼一條,而這一條事關中國存亡的生命通道卻又在日軍飛機的輪番轟炸年岌岌可危,為了保衛這條公路,中國先後進行了兩次遠征,10多萬將士長眠在異國。

因此,中國軍隊的每一發子彈都是將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十分珍貴。據一名參加過台兒庄戰役和長沙會戰的抗戰老兵回憶:「每次戰鬥只能領八發子彈,槍是漢陽造,口糧是白面,用鍋炒了炒就裝行軍袋,沒子彈了就用大刀和石頭和日本人拚命,到最後他這個村100多人蔘軍最後只活下了7人。」士兵十不存一,可見抗戰時期,中國的物資已經匱乏到了何種程度。

有些士兵為了迷惑日軍,故意往彈夾里裝秸稈,把彈夾裝的滿滿的,目的就是讓日軍看到中國士兵的彈夾鼓脹,誤以為我們彈藥充足而不敢肆無忌憚。

抗日神劇里中國士兵的子彈永遠打不完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即使「誇張」也是影視劇的一種刻畫方式,導演用誇張手法來樹立英雄形象的行為也未嘗不可,但是這種「誇張」應當適度,戰爭片還應是以揭露戰爭殘酷,達到警示世人為主要目的。如果把中華民族血淋淋的災難史拍成了喜劇片、科幻片,那就是對先烈的侮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無前粒 的精彩文章:

為何說乾隆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罪人?

TAG:史無前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