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慢性胃炎 這些不為人知的病因

關於慢性胃炎 這些不為人知的病因

「慢性胃炎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也經常有一些類似「我沒有幽門螺桿菌,就不會有胃病了?」的問題。今天就讓郭老師與大家聊聊慢性胃炎的那些病因。

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症性病變,這是一種常見病,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

慢性胃炎常見的癥狀是上腹部疼痛和飽脹感(尤其在飯後癥狀加重,每次進食量雖不多,卻覺得過飽而不適,常伴有噯氣、反酸、燒心、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現象);而有些且是飢餓時產生的不適或疼痛,易飢餓,飯後不久即餓。出現上述癥狀,需警惕慢性胃炎。

目前慢性胃炎病因尚不十分明確,醫學專家認為與幽門螺桿菌的長期感染、環境、飲食、免疫等因素有關。

1.幽門螺桿菌感染(Hp)

Hp有鞭毛,在胃內穿過胃壁表面的黏液層,移向胃黏膜,因其有黏附素能貼緊胃黏膜上皮細胞而長期定居於胃黏膜小凹處或其鄰近上皮表面繁衍,不易去除。

2.口咽部慢性感染

痰液、鼻涕等帶菌分泌物長期吞咽入胃可導致慢性胃炎。發現90%慢性扁桃體炎患者胃內有慢性炎症改變。

3.各種損傷胃黏膜因子

(1)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

如濃茶、飲酒、咖啡、吸煙,食用過冷、過熱、過於粗糙、刺激性食物反覆損傷胃黏膜,以及過飢或過飽等無規律的飲食方式,均可破壞胃黏膜屏障而發生胃炎。過量飲酒或長期飲用烈性酒能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慢性胃炎發生率明顯增高。

(2)長期服用損害胃黏膜的藥物如:腎上腺皮質激素、非甾體類抗炎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芬必得、必理通等)可明顯引起胃黏膜損害。

4.急性胃炎的轉化

急性胃炎後,如果疏於護理,又不注意飲食起居習慣,胃黏膜病變可持久不愈或反覆發作,均可形成慢性胃炎。

5.長期精神緊張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工作不順心,精神緊張,與同事或親朋好友鬧矛盾時,往往茶不思、飯不想,沒有食慾,容易出現胃炎癥狀。尤其是交感神經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會導致胃黏膜血管舒縮功能紊亂,胃黏膜血流量減少,破壞胃黏膜屏障作用;精神抑鬱或過度緊張、焦慮,還容易造成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膽汁反流入胃。久而久之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反應。

6.年齡因素

年齡與慢性胃炎發病有關,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年齡增加,胃黏膜營養因子缺乏,黏膜耐受性下降;

7.免疫機制

自身免疫反應可能是部分慢性胃炎的有關病因,免疫功能的改變在慢性胃炎的發病中已普遍受到重視;壁細胞抗體、內因子抗體的產生與慢性萎縮性胃炎尤其是胃體萎縮性胃炎相關。

8.其它系統的疾病

如心力衰竭、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尿毒症、糖尿病、乾燥綜合征等也與慢性胃炎的發病有關。

但慢性胃炎不是遺傳性疾病,由於其發病與幽門螺桿菌、飲食、生活習慣等有關,所以家庭成員常常集中患病且慢性胃炎是胃潰瘍的發病因素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養生技巧 的精彩文章:

胃脹氣有什麼辦法緩解,需要注意什麼?

TAG:愛養生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