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小龍把跳一跳玩到了6000分,是在浪費時間嗎?

張小龍把跳一跳玩到了6000分,是在浪費時間嗎?

剛剛出現的是我打遊戲的畫面,被大家看到了,那個不是我最好的水平,因為有點緊張,我最高分曾打到6000多分。當然我是練習了很久了,並不是我比大家更厲害,而是我有很多時間去練習,這個遊戲我覺得挺好玩,我自己在遊戲裡面獲得了一個稱號,叫「無聊大師」,像上個星期我打了到6000分,我發現我獲得了一個稱號叫「立地成佛」,一不小心變成了佛系。

他說這段話的時候,我低頭看了看我可憐的幾百分,差距啊!

那「玩到6000分」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聽完之後你是不是立即沒有上班時間玩遊戲、刷手機的負罪感了?

張小龍是在浪費時間嗎?

問題來了:張小龍把跳一跳玩到了6000分,你覺得是在浪費時間嗎

但小強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定義一下什麼是「浪費時間」

我2009年出版的《小強升職記》里我對「浪費時間」的理解是:

無意義浪費時間:打開瀏覽器漫無目的地亂逛;和同事聯機遊戲;在辦公室侃大山;無法集中精力;煩躁不安 — 摘自《小強升職記》

看上去更像是描述而不是定義,9年過去了,我現在可以給「浪費時間」下個定義:

浪費時間是:無意識的花時間

比如說坐在上班的地鐵上,無聊的不知道要幹什麼,於是下意識的拿起手機隨便刷刷,一個小時之後地鐵到站了,感覺眼睛有點酸疼,但是回頭想想剛才做了些什麼呢?不知道!就像時間被吸進了黑洞。

但如果是同樣的場景,坐在上班的地鐵上,同樣是刷手機,但你清楚的知道我要利用上班這段時間看看電子書、找一下項目素材、梳理一下今天的待辦事項、甚至就是想要把昨天剩下的劇看完,一個小時過去了,眼睛還是酸疼,但這時回頭想想,你很清楚自己剛才做了些什麼,以及為什麼做這些事,小強覺得這就是在「主動使用時間」,不是浪費時間

所以,浪費不浪費時間不在於你在做什麼,而是你是否意識到你在做這件事。從這一點上說,隨時都保持對自我意識的覺察,才能真正避免「浪費時間」

浪費時間和功不唐捐的區別

那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張小龍把跳一跳玩到了6000分,你覺得是在浪費時間嗎

如果他玩跳一跳的時候,很明確自己在:

那就不是在浪費時間,反之,如果他玩完跳一跳特別後悔:

那就是在浪費時間了。

那你可能會說:「有時候我看似無意當中做的事情,比如說工作之餘學習插花、有時候寫寫文章,日後卻體現出很大價值,比如成為插畫師或者自媒體人,那無意中做的事情是無意識的浪費時間嗎?」

我認為不是,因為是不是在浪費時間,取決於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在做這件事,你工作之餘學插花的時候,是你有意識的去學嗎?一定是,你寫文章的時候,是你有意識的去寫嗎?一定是。有句話叫做:「功不唐捐」,只要是有意識去做的事情,都不是在浪費時間

比如說我的新書,其實最開始我們定下的書名不叫《只管去做》,而叫《進階》,都已經要下廠印刷了,某天晚上突然看見蕭秋水發的文章,她的新書名字也叫《進階》,怎麼辦?名字撞車了。

於是我們專程到北京,和出版公司趕緊重新選書名,可是一個好書名哪那麼容易出來啊,碰撞了好久都沒有結果,我們就先離開了,離開之前我們給出版公司留了一張名片,3個小時之後,出版公司打電話過來說:「你們名片背後的口號「只管去做」,很適合做書名啊!有力量、易傳播、符合鄒小強書的理念。

這就是《只管去做》書名的由來,你看,我們半年之前討論出來的口號,半年之後成了書名,我們半年前討論的時間沒有白費,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我們當初可是正兒八經+有意識+主動去討論我們的口號,才有了後面的故事,功不唐捐沒錯,但我認為也取決於這個「功」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

結語

張小龍在演講里說:「我們也看了一下,系統裡面超過3000分的大概有30個人左右,我們遊戲的同事跟我說,希望通過我在這裡發一個邀請,在目前這樣一個時間點,我們想請現在能夠打到3000分以上的用戶到我們的辦公室,當著我們的面打一下,並且他可以獲得一個很特別的禮品。當然其實我們是想看一下,人類在這樣一種運動裡面,最快的一個進步速度可以有多快。」

我相信300分以下的用戶可能有部分是在浪費時間,但能打到3000分以上的用戶,都不是在浪費時間,是在刻意練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強師兄 的精彩文章:

TAG:小強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