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奇特的死刑:與「死神」劊子手賽跑,跑輸就沒命
文|艾栗斯
在緊急關頭、命懸一線時,常常有「與死亡賽跑,爭分奪秒」這樣的比喻,不過在人類歷史上,還真有一種奇特的死刑,一絲不苟地展現了時間與生命流逝之間的關聯。
這種死刑發生在十六世紀,穆罕穆德的曾孫孫萊曼大帝(Suleyman the Magnificent)統治時期(1520-1566),不管是行刑者,還是執行死刑的方式,與其他地區的死刑文化相比都獨具一格。
孫萊曼大帝是一個讓歐洲聞風喪膽的軍事家,在位期間將土耳其帝國的疆域擴展至前所未有的範圍:從維也納到波斯灣,從直布羅陀海峽到裏海——同時代的歐洲人將其稱為「最偉大的土耳其人」、「掌握生死之人。」但在蘇萊曼的宮殿里,同樣還有另外一類意想不到的群體掌握著生死大權。
如同蘇萊曼的的疆域一樣,蘇萊曼的宮殿也是規模駭人,光是宮內服侍的僕人就不下5000人,其中團體最多的一類人群是花園園丁(bostancis),人數約在一千人左右。
這浩浩蕩蕩的一千人,不僅承擔了普通園丁養花除草、打理園林的職責,還是國王的守衛、宮殿的行李搬運工、以及宮殿的垃圾清理,除此以外,園丁還有最重要的一項職責是:劊子手。
灌溉鮮花與親手結束生命,為什麼將這兩項看似強烈衝突的職責賦予一人身上?從土耳其人對待花園的態度上也許可以略知一二。在土耳其人的歷史上流行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做哈桑.芬迪的苦行僧被世俗公認為是最純潔的人,在一次對民眾的講道上,有人提問是不是所有的教徒死後都能上天堂?哈桑環顧現場詢問道,在座的各位里有沒有人是園丁?有一個園丁站了起來,於是哈桑指著他回答眾人說,這個人一定會上天堂。哈桑繼續解釋說,「聖訓」告訴眾人,人死後會繼續做他們生前最喜歡的事。「因為鮮花屬於天堂,園丁當然要去天堂繼續他生前的工作。"
作為發源於沙漠中的文化與宗教,有流水灌溉、涼亭休憩、遍地鮮花的美妙花園是蘇萊曼及其教徒對於天堂的最好想像。對於阿拉伯人來說,鮮花幾乎是聖物一樣的存在,而培育鮮花的園丁自然戴上了神聖的光環,作為死刑的親自執行者也是順理成章的事。這些特殊園丁通常頭戴紅巾、穿著白色馬褲和毛邊上衣的傳統服飾、裸露著發達肌肉的前胸和手臂,執行儀式化的死刑來結果奧斯曼民眾和貴族的性命。
蘇丹的劊子手園丁們依據被處決的對象劃分等級。對於普通的死刑犯過程比較簡單,就是這些園丁把囚犯封進裝有重石的麻布袋裡,在他們處理宮殿垃圾的時候,像對待垃圾一樣扔進博斯普魯斯海峽。
而如果被判刑的是個高級官員,別開生面的一幕則會展開。蘇丹的首席園丁(bostancis—basha),同時也是首席劊子手專門執行針對貴族的死刑儀式。這個奇特的儀式有一個規則:被判死刑的貴族們要與他們的死刑執行官進行一場對賭,賭的形式就是看誰跑得快。從判決傳達下來開始,將死之人會被以他平生最快的速度跑半英里到達指定目的地;一般是穿過蘇丹的花園跑到皇宮最南端的魚屋大門。如果這個死刑犯能跑得比首席園丁快,先到達終點,那麼原本的死刑就會被降格為流放;而如果犯人跑到終點時,不幸發現首席園丁已如死神一樣在那裡等待著自己,那麼就意味著他不但輸了這場跑步比賽,更是輸了最後一絲拯救自己的機會,首席園丁會將其立即處死,並將屍體都扔進大海。
所謂的「與死神賽跑」,莫過於此。
TAG:亞歐研究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