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留下的筷子,看著普通,其實裡面有很大的學問,你清楚嗎?
文史
01-21
""筷子,千百年來不管是什麼人,都是一日三餐筷不離手,習以為常,但是就是這小小的筷子,它的學問可大著呢!筷子的發明和使用,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筷子的來歷傳說很多,有一種說法筷子是大禹創造的,他在治洪水的時候因為著急吃熱湯里的食物,所以隨手拿起地上的兩根樹枝充當工具,慢慢的人們都學者他的樣子照做,發現比用手抓好多了。雖然並沒有歷史依據,但是這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是不可否認的。
中國是筷子的發源地,以筷子進食少說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是用筷子的母國,以前以手抓食的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印度、印尼等地也是經過中國人的傳播才會使用筷子的。
雖然筷子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的比較早,但是可笑的是,在秦朝的時候按照祖先的規定,菜是可以用筷子的,飯則必須用手,飯用筷子則是違反禮制。長達百年不知改變。
在古代,人們在書寫「筷子」的時候並不是「筷」,而是「箸」或者「筋」。經過好幾個朝代的演化,才有了今天的書寫方式「筷」。
在清代的時候,筷子的樣子和原料發生了很多變化,製作工藝精巧美觀,鑲銀者特別多。民間人們收藏清朝的筷子就有鑲象牙的、烏木鑲銀的、紅木鑲銀等等。古代筷子的形狀多以四愣型居多,因為四楞型容易刻字,放在桌子上比較穩重。
筷子,別小看它,它被人們看做我國四大發明之外的又一大發明。為什麼是一對呢,除了方便使用外,還有「和為貴」的寓意,被祖先們視為吉祥之物。
「和為貴」這是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估計也是古時候祖先們不侵略其他國家的原因之一把。但是並不是可以任意欺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加倍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