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年薩拉齊的孩子這樣上學!綏遠教育史上所謂「東涼西薩」的說法

那些年薩拉齊的孩子這樣上學!綏遠教育史上所謂「東涼西薩」的說法

崇文重教建學堂 優良家風遠流長

——老薩縣教育史

綏遠教育史上有過所謂「東涼西薩」的說法,涼指涼城,薩便是薩拉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薩拉齊當年的風光,是與教育密不可分的。商業、手工業繁榮,是內部的繁榮,教育事業繁榮才是外向型的繁榮。中國傳統的階級劃分是士、農、工、商,畢竟由讀書人而進「士」,才能呼風喚雨、榮耀鄉里。

薩拉齊人多是山西人的後裔。山西是華夏文明發源地之一,雖沒能成為江浙那樣的人文淵藪,但是崇文重教的風尚還是濃厚的。因此,那些走西口出來的窮漢們,一旦生計有了著落,辦私塾、請先生、啟蒙開智是首要的事務。

清代的私塾

遍地私塾出秀才

私塾是中國古代主要的啟蒙教育形式。私塾先生大多是鄉間粗通文墨的長衫文人(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在薩拉齊,私塾先生中不乏文墨高深者。當年,薩拉齊城內的潘恆、胡德鑫,大岱村的趙英,保同河的老根先生都是周邊有名的私塾先生。雙龍鎮流傳著一句話:「西河堰說不得話,木頭湖打不得架」,指的就是清末西河堰村的私塾里出了岳紹祖等十二個秀才、貢生,因此在這裡講話要特別注意。

清末包、薩地區著名的同盟會會員王建屏也曾在薩拉齊做過私塾先生。據史料記載,「辛亥革命後薩拉齊第一任縣知事王樹侯名建屏,山西忻州縣車道坡村人,中年時期在家鄉山區一帶招募數百人反清,失敗後流亡塞外,在薩拉齊經同鄉連某的介紹下設館授徒」。

鄉村的私塾是各類人才成長的搖籃。民國年間,蘇波蓋村劉惠士在村內辦了一所私塾,這裡後來走出了克力更(蒙旗獨立旅(新三師)教導員,黨的地下工作者)、陳炳宇、劉世藩、劉世明(北京醫科大學教授,編著《醫用太極運動外推拿按摩法》)等地方知名人物。

私塾內體罰是很常見的。待官辦學校興起後,薩拉齊的私塾學童私下流傳「趙錢孫李爛席片,越打爺爺越不念,再打爺爺上圐圙」。「圐圙」指薩拉齊,因當時薩拉齊已普及官學,不體罰學生,故有這樣的順口溜。

縣立女子小學校正門

育才書院育英才

育才書院是清末薩拉齊廳的第一所官辦學校。它是「清同治八年,邑同知文山暨紳商李聊香等因在籌辦團防建築圍堡的經費中撙節提出制錢六千串,呈奉上筆批准」創辦的,地點在城內關帝廟東。

清末新政中,張之洞等上奏《江楚會奏變法三折》,提倡書院改製為學堂,並很快被朝廷採納推行。在這樣的背景下,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育才書院改名為「蒙小兩等合設學堂」,並遷往大東街一所糧店院內。學堂分為蒙學(即初級小學)、小學(即高級小學)兩級,教授經學、文學、數學、歷史、地理、格致、體操各科。

光緒三十年「呈准徵收絨毛、渡口、船筏等捐,以增經費,添收學生,於是校務逐漸擴充」,民國六年該學堂又改為高等小學校,十四年改為縣立第一小學校,同時將學制定為四二制(初級四年,高級二年)。

日偽時期該校遷往大北街旗杆巷,時有六個年級、8名教員、173名學生,抗戰結束後該校遷回大東街,這便是今天大東街小學的前身。

清末新政中,薩拉齊廳繼育才書院之後陸續又創辦了幾所學校。其中在城內的有四所,分別為東街城隍廟小學校、南街觀音廟小學校、西街財神廟小學校、北街呂祖廟小學校。在鄉村者有「光緒三十一年同知余寶滋考録塾師,組成師範速成科,翌年分派各村充任教員」而建立起來的二十五所小學校,分布在吳壩、土合氣、公積板、威俊、蘇波蓋、麥達召等村。這些學校到20世紀40年代仍然全部為一個年級,教員在城內者為二、三名,在鄉村者多數為一名,學生三十到五十名不等。

清真小學堂建校地契,此契記載,民國元年清真小學堂就已開始籌建

風生水起辦教育

傳統的中國社會漠視女子教育,薩縣曾流傳有「男子上學堂,女子下廚房」的俗語。辛亥革命後,中國的風氣日益開放。薩拉齊雖處塞外,但有識之士們很快就彌補了女子教育的空白。辛亥革命後,薩縣第一任知事王建屏,於民國2年(1913年)在城南禮拜寺巷創辦了縣立女子初等小學堂。這所學校後來改遷到河槽街路西,1942年有3個年級5個班,66名女生。女子教育除官辦外,尚有社團成立的民間學校,如薩縣萬國道德會就曾創辦過啟知女校(三小的前身)。

真正將女子教育辦得風生水起的是教會學校。教會學校秉承西方的教育理念,無分男女,學生很大一部分是教會撫養的棄嬰,這些棄嬰大多是女性兒童。教會在薩拉齊辦有專門的女子學校——薩拉齊基督教三妙女校。此校成立於1915年,主要招收育嬰堂的女孩上學,校長是瑞典人達理白。教員有賈仁、李尚慶、曹守堅、曹守德、魏淑文、鄂永福、楊榮貞等,課本使用當時通用的《新學制》《新課程標準》等。

教會學校對民國薩拉齊的教育貢獻最大。1943年,薩縣境內共有學生5410人,其中教會學生2805名(女子1165名)。僅從學生數量來看,教會學校就佔據了當時薩縣教育事業的半壁江山。幾乎所有教民村或辦有堂口的村莊都有教會學校。

王建屏有強烈的「教育救國」理念。他本人曾在薩拉齊開館授徒,任知事的第二年(1913年),連續在教育上興辦了三件大事:成立薩縣首個政府教育機關——勸學所(1925年更名「薩縣教育局」);創辦薩縣第一所女子學校;創辦薩縣第一所民族學校——薩縣清真小學堂。薩縣清真小學堂是今天土默特右旗回族學校的前身。

桃李芬芳揚美名

薩縣教育史上兩個著名的機構——薩縣民眾教育館、薩拉齊縣立中學(薩一中),創辦時都有一番有趣的過程。前者的啟動費用是罰款,後者是強捐。

日偽時期,薩縣的一些不法商人大發國難財。那時,日軍鼓勵薩縣種植鴉片,並設立土業組合壟斷收購。土業組合任用漢奸狗腿,向老百姓強征勒索,這些漢奸從中漁利,大發橫財。

抗戰結束後,薩縣參議會議長劉昆(玉山)、副議長陳壁(崑山),參議員賈海峰、劉盛五、李瑞霖(雨田)等人組建興建委員會,向日偽時期以販賣大煙而大發橫財者強行募捐,收得捐款後,於1947年春建立薩拉齊簡易師範學校。次年又在簡師的基礎上成立薩拉齊縣立中學。

1950年春,人民政府接管該校,改校名為綏遠省立薩縣中學,學校對原教職工一律留用,任游世基為校長。當時,全校有3個初中班,學生120名,教職工18名。1951年秋,將小巴拉蓋學校所設的中學部(培英中學)師生全部合併於薩中。1972年,薩拉齊中學更名為薩拉齊第一中學。

薩縣教育之發達、人才之眾多,早成為綏遠的一樁美談。昔年,綏遠有「塞北三大文豪」,均為薩縣人。內蒙古著名文史專家劉映元,原任《上海申報》、《南京中央日報》駐綏記者,《奮鬥日報》採訪部主任,此人跑遍了整個綏遠地區,見多識廣,對各地的歷史掌故多有了解。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抗戰以前綏遠人才缺乏,中學生就能過問地方大事。但薩縣的文化則較發達,有所謂『東涼西薩』(東涼是綏東的涼城)之稱,可以說是人才濟濟,『旗杆』林立,不僅每個村都有中學生,有大學生和留洋學生以及前清老秀才的地方也很多」。

記者/李亞強 通訊員/高景哲 王玉 趙丹

來源:敕勒川發布 責任編輯:自由發 張翠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由發 的精彩文章:

擱置畫筆30年53歲重拾夢想成名家!曾給逝者描繪一生中最後的盛裝

TAG:自由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