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收下這份書單,讓你的假期不再孤單

收下這份書單,讓你的假期不再孤單

因為知道你會來,所以我等。

北島曾講:「我來到這世界,為了看看太陽和藍色的地平線。」於是日復一日,我們走過了春夏秋冬,也走過了二零一七。

新的一年伊始

我們挑選出了下面這八部代表作品

它們全都來自於同學們的傾情推薦

帶著作者落筆的赤誠

也帶著每一位讀者滿腔的熱情

快從中挑選加入寒假書單吧~

讀書,讓你的寒假更愉悅~

國內篇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余華《活著》

《活著》

作者簡介:余華,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現代作家,1977年中學畢業後,進入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深造。1983年開始創作,同年進入浙江省海鹽縣文化館。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1998年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2005年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現就職於杭州文聯。

作品簡介:《活著》講述了農村人福貴悲慘的人生遭遇。福貴本是闊少爺,因嗜賭如命,最終賭光家業,一貧如洗。他的父親被他活活氣死,母親則在窮困中患了重病,福貴前去求葯,卻在途中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經過幾番波折回到家裡,才知道母親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養大兩個兒女。此後更加悲慘的命運一次又一次降臨到福貴身上,他的妻子、兒女和孫子相繼死去,最後只剩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但老人依舊活著,彷彿比往日更加洒脫與堅強。

推薦同學@[紋葉]

推薦理由:

GIF

樸素的語言描述了福貴的一生,經歷了中國的各個時期,內戰、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福貴還活著,陪他經歷這一切的人卻紛紛逝世,老的、少的,都頃刻湮沒在歷史中。中文中的這兩個字:活著,太貼主題,不是生活,不是苟活,就是活著。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楊絳《我們仨》

《我們仨》

作者簡介:楊絳,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1935年與錢鍾書先生結婚。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楊絳因病去世,享年105歲。

作品簡介:《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1998年,錢鍾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楊絳在92歲高齡的時候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這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推薦同學@別離

推薦理由:

GIF

兩部分文章,一虛一實,前一部以驛道比人生,客棧比寓所,道盡生離死別種種難捨,但卻以虛襯實,好似一個悲傷的童話,最後相依為命的一家三口最終散失於古驛道。第二部分敘事跨度大,細節更豐富,而且是平實的回憶散文,能夠窺見這一學者家庭的一些生活細節。尤其對了解錢鍾書人生際遇和性格特點有很大幫助。楊絳孤身一人回憶逝去的至親,文字中未見過重的悲傷和遺憾,透露出來的是對溫馨生活的回憶,這回憶傳遞出陣陣溫暖讓楊絳的晚年不感孤寂,也讓讀者感嘆不已。

「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嚴歌苓《芳華》

《芳華》

作者簡介:嚴歌苓是一位美籍華人,1958年生於上海,1978年發表處女作童話詩《量角器與撲克牌的對話》。著名旅美作家,美國21世紀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作品以中、英雙語創作小說,常被翻譯成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其作品無論是對於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複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曾獲華裔美國圖書館協會「小說金獎」、亞太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作品簡介:長篇小說《芳華》具有濃厚的個人自傳色彩,是以第一人稱描寫嚴歌苓當年親歷的部隊文工團生活:隱藏在西南部都城的一座舊紅樓里、某部隊文工團的內景中發生的軍版「才子佳人」的故事。《芳華》涵蓋了嚴歌苓的青春與成長期,她在四十餘年後回望這段經歷,筆端蘊含了飽滿的情感。青春荷爾蒙衝動下的少男少女的懵懂激情,由激情犯下的過錯,由過錯生出的懊悔,還有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種種,構成了《芳華》對一段歷史、一群人以及潮流更替、境遇變遷的複雜感懷。今天的作者嚴歌苓與當時的小女兵蕭穗子在作品裡構成了理性與感性的對話關係,重新呈現了當時年代裡青春的混沌、感性與蒙昧。生命的恣肆與人性的層次以及時代的的特徵構成了《芳華》繁複的調性,它向讀者打開了多層面的認識路徑。

推薦同學@尼古拉斯de歐

推薦理由:

GIF

作者平心靜氣地把生活撕給你看,不刻意說慘,也不刻意說惡,可是人性的卑劣就在那裡,明明白白,坦蕩得讓人絕望。荒謬與瘋狂交織的年代,反襯那純美脆弱的芳華。善良是最不值錢的,善良也是最昂貴的。那青春是過一日少一日的金貴,只是在其中的人從不會審視它的價值。所有的人都老了,所有的夢都醒了。直到你恍然大悟太揮霍,也太輕薄了的時候,所有美好已經被不自知的青春惡意與懵懂毒辣一刀一刀剜出歲月最公平的結局。

「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會是冰冷的!,我們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

——路遙《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

作者簡介: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衛國,中國當代作家,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作品簡介:《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一部小說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在小說中全景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的社會生活。在近十年的廣闊背景下,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劃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推薦同學@Dolbol、@夕陽終會到

推薦理由:

GIF

這是一部恢宏磅礡的現代史詩,是75年至85年這十年間,中國大陸城鄉改革變遷的縮影。書中既有現實主義的嚴肅與深刻,也不乏浪漫主義的理想與真摯,小人物的卑微命運與大社會的變革風潮交織,碰撞出閃光的精神與堅強的人格。

國外篇

「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

作者簡介: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為一個天才的、贏得廣泛讚譽的小說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將現實主義與幻想結合起來,創造了一部風雲變幻的哥倫比亞和整個南美大陸的神話般的歷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獨》(1967年)《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年)。

作品簡介:本書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史詩,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現了時光的無情流逝,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推薦同學@後知後覺、@鉛筆與舊友

推薦理由:

GIF

這是一本關於愛情的百科全書,並不是因為其中包含如此之多的愛情的可能性,而是字裡行間時不時觸動人心的一句句關於愛情和生活的描述。尤其再配上作者平常間見雋永的語言能力,經常一句話道盡生活百態。

「勇敢是,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

——哈珀·李《殺死一隻知更鳥》

《殺死一隻知更鳥》

作者簡介:哈珀·李(1926年4月28日--2016年2月19日)1926年出生於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小鎮,1960年發表她一生中唯一的長篇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令她獲得巨大的聲譽,這部小說獲得當年的普利策小說獎,至今已經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3000萬冊。

作品簡介:《殺死一隻知更鳥》是公認的美國文學經典,而它在教育領域的意義卻使其突破了國界,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成長小說之一。書中的阿迪克斯這位平民英雄父親為迷茫的父母提供了一本教育說明書:如何去鑒別孩子的問題,那些是年齡造成的,應該給他們時間去成長,哪些問題又是成長中的關鍵,是原則問題,必須及時干預;父母應該是什麼樣一個形象,在複雜的社會中,哪些方面應該去適應去順應,哪些方面應該堅持自己的立場,哪怕要為此付出代價。

推薦同學@安

推薦理由:

GIF

《殺死一隻知更鳥》的可貴之處在於,它塑造了人類家庭教育的典範,並提供了極具可操作性的實例與示範。和很多要去保持兒童純凈心靈的虛構故事不同,它著力教導孩子如何在磨難中歷練風度,在不公平中積累正氣,如何在充滿醜陋與問題的世界中塑造自己的道德底線,保持精神的體面。

「當你找到了愛,也就找到了自己。」

——約翰·歐文《獨居的一年》

《獨居的一年》

作者簡介:約翰·歐文,John Irving,被美國文壇泰斗馮內古特喻為「美國最重要的幽默作家」的約翰·歐文,是當代最知名的小說家之一,他作品中所呈現的高超的說故事技巧與優美的文學性。1999年他以《蘋果酒屋的法則》(The CiderHouse Rules)一片,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改編劇本獎,成為9年來第一位獲得此項奧斯卡金像獎的作家。他還著有《新罕布希爾旅館》、《蓋普眼中的世界》、《為歐文·米尼祈禱》、《寡居的一年》等書,他的作品曾被翻譯成20餘種語言文字,歐洲各國幾乎都有他作品的譯本,對他極為推崇與肯定。

作品簡介:當你找到愛的時候,也就找到了自己。這個故事裡的每位成員都有些「反常」,他們一直在現有生活之外尋求另一種可能:母親瑪麗恩為忘卻喪子之痛和丈夫的背叛,與比自己小二十歲的少年埃迪擦出火花;父親特德一邊創作古怪的兒童讀物,一邊流連於各色女人的懷抱;少年埃迪迷失在忘年戀的激情中,從此無法愛上比自己年輕的女性;4歲的小女兒露絲,則在父母間破碎的關係以及對死去哥哥的想像中,掙扎著長大,漸漸成為一名作家。這年,露絲41歲,已是位單身母親。在這獨居的一年裡,她第一次遇見真愛,也突然理解了父母的選擇,理解了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

推薦同學@sweet

推薦理由:

GIF

《獨居的一年》蘊含豐富的喜劇性,同時意味深刻,令人難忘。且具有聰穎而細膩的寫作技巧,散發出徘徊不散的悲傷,我們很容易將自我投射於主角的家庭故事。這是一個關於愛的多層次的故事,向我們展示情感力量是多麼驚人。它玩世不恭,有些情色意味,是一部關於時光流逝與悲傷的殘酷性的才華橫溢的傑作。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伍綺詩《無聲告白》

《無聲告白》

作者簡介:伍綺詩,美國作家和小說家。她在各種文學期刊上發表過很多短篇小說。伍綺詩於2014年6月26日發表了第一本長篇小說《無聲告白》,贏得了許多獎項,如亞馬遜年度書籍,和批評家們的讚譽。伍綺詩的短篇小說《Girls at Play》贏得了2012年手推車獎。

作品簡介:這不僅是一個關於愛和失去的故事,這還是一個美麗而讓人難以忘懷的,講述一位少女如何努力去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的故事。這部情感真摯、充沛的處女作小說,是以一個年輕女孩的死亡開始的。莉迪亞,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一個混血家庭,被給予無限厚望和父母的憧憬,她不幸的少女生活沒有任何一盎司的陳詞濫調。性別、種族、父母未竟的野心壓在子女的肩頭,對以上這些,本書進行了深刻而細膩的反思。

推薦同學@EE、@長歌

推薦理由:

GIF

伍綺詩這部處女作,令人驚嘆地包容了各種複雜情緒,以一種罕見的洞察力,表達了文化與文化之間的衝突,時代與時代之間的衝突。這個故事令人心痛,伍綺詩非常巧妙地將這部複雜、跨越多個年代小說的線索串聯在一起。《無聲告白》是一部難得的佳作,獨具魅力,她深入寫出了這個美國家庭里每個人內心的秘密。讀完的時候,仍讓人淚流不止。

嘿,你認真讀書的樣子真美

懂得閱讀的人,靈魂有趣而透亮。感謝所有願意將愛書推薦出來的同學,因為分享,我們才得以在茫茫人海中以無聲勝有聲的方式交流。這一期,有你的愛書嗎?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踴躍討論,或許下一期書單就有你的身影

【悅讀大學】欄目願與你在贛師大

快意閱讀,品味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贛南師範大學 的精彩文章:

TAG:贛南師範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