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學習和閱讀

淺談學習和閱讀

今天要說的從早上看的一篇演講說起。《歷史學家的美德》(來自APP《一席》)由北大歷史系教授羅新先生演講,演講中提到歷史學家所要具有的三個美德:批判,懷疑和想像力,並且提到歷史對未來所具有的影響時引用了下面一段話「未來也許並不完全是我們所期望的那個樣子(當然歷史也並不完全是我們所了解的那個樣子(我加的)),但是如果沒有我們投入其中的那些期望和努力,這未來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是我們更加無法接受的樣子」這句話沒有看過這篇演講的人可能會犯一點迷糊,但是仔細想來就會瞭然。由此我想說,在我們的社會裡,不是所有人都在做著養家糊口的最基本生活,有一些人出於熱愛以及責任感在做著我們看不到但卻影響深遠的工作,像一些考古學者和歷史學家,他們對於歷史的探索和整理讓我們了解真正的過去,哲學家和科學家讓未來變成我們期望的樣子,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幫助我們探索未知的領域,以使我們更強大。。。對此我們應該給與致敬。

2016年陸續從網上看見過一些觀點,從航海家郭川在挑戰單人駕駛帆船橫渡太平洋時失蹤的事件開始,有人開始覺得航海有什麼意義呢?航天又有什麼意義?跟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關係呢?也有發生在我身邊的例子,美國2016年特朗普和希拉里競選總統時我們在辦公室討論特朗普又贏得了哪個財團的選票又被哪個網站CEO反對的話題時,有同事說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確實,這些跟我們當下的生活沒有關係,但是跟我們的未來或許有關係。我們說當今的中國日漸強盛,很多人甚至在吹噓美國現在也害怕中國,但是事實是,美國早已是高收入發達國家,而我們多少年來一直處於中等收入發展中國家,在我們看得見的北上廣深,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二線城市的背後,中國還有很多三四線城市及農村的人口在流失,文化在消失,孩子在失學。。。

由此,我也想從我身邊的所見所聞來淺談一下我們普通人所應具有的一項美德(本來想多寫,但這次就寫一種最近最想寫的吧)。

當然這裡包含但不限於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仁義道德。

從上周我和毛先生的對話開始,我問他,你認為你從小到大所擁有的興趣愛好里或者你認為人們所有的愛好及特長里,在未來的工作中最有用的是哪一點,他說是文學和寫作。當然這句話僅代表他本人的觀點,並且因為他所做的工作只是萬千行業中的一個,所以這個觀點更不能代表大多數人的想法。但我很慶幸,因為這和我的觀點相吻合。(大家甚至可以這樣問一下自己,現階段認為最重要的一項品質或者特長是什麼?畢竟在當今這個社會裡,遊戲玩家和遊戲主播也可能認為小的時候玩了很多遊戲是最重要的收穫,明星會認為美貌和氣質是最重要的本錢,但大多數普通人在普通的崗位上,最重要的美德又是什麼呢(搜狗百科的解釋:在人格心理學內,美德的概念是指:凡是可以給一個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東西,包括力量、勇氣、自信等,都可稱之為美德)

我認為學習以及閱讀應該是人類所應具有的最基礎的美好品質及品德。

以一個親戚家的孩子為例,目前正在上初二,自從上初中以後學習成績一直在下降,而與此成反比的是,孩子對於手機和王者榮耀的樂趣一直在增加。我曾經給孩子買過四大名著以及中國歷史,中國古詩詞,孩子提不起絲毫興趣,但卻會為了玩不到手機而和家長賭氣。我真的擔心等孩子長大了,有人問他諸葛亮是誰,他不知道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謀士,而會回答是超級厲害的中單法師。他不知道莊周是戰國時期有名的思想家而是一名輔助。。。這不是一個孩子的特性,而是目前很多不關注教育的家庭的孩子的共性。孩子在認知階段所接觸到的不正確的知識會造成某些思維定式,遊戲和快速瀏覽的信息會讓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而沒有正確的學習習慣和閱讀習慣則會直接造成進一步的認知錯誤。

與此同時,一些高知家庭對孩子學習和閱讀的培養相比低收入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忽略及缺失直接導致的就是兩極分化以及階層固化。

第二個例子是昨天看過的一篇演講《農村兒童的發展怎樣影響未來中國》,講的是學者們通過十年的真實走訪和採集信息,得出中國農村兒童的教育現狀,得出的結論是,最差的情況是,中國有些農村63%的孩子一天高中都沒有上過。而我們也知道,孩子上初中時才僅僅可以稱作接受知識的階段,而到高中之後才開始形成自己最初的觀點和判斷,甚至說直到大學畢業甚至接觸工作之後,一些人的三觀才能說基本形成。那試想,如果一個人初中畢業沒有上過高中就工作,那他非但缺失了高中及大學基礎知識和理論的學習,而且因為沒有高學歷而進入的社會階層會給他留下,這個世界就是他所看見的樣子,所有的人的素質都是他的這個水平的觀點。這篇演講還說道,嬰幼兒0~3歲是孩子智商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如果沒有父母的關愛以及正確的教育,則會直接導致孩子後天的智力水平低下。可見學習也是要從小抓起。

這篇文章的基調比較負面,但確實也是我最近很長時間以來一直的擔憂。成年人的自制力尚且很差,兒童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又會走向什麼方向,而對兒童的引導現在被認為是全社會的問題,不光老師要負責,家長更要全程參與,可家長面對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又如何保證對孩子的教育付出呢?

我認為,給孩子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閱讀習慣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好的學習習慣不光是在應試階段滿足考試的要求,更是在平時的生活中保持學習的心態和能力,閱讀習慣更是父母給孩子這一生最好的禮物,他可以藉此了解世界了解歷史甚至探索未來。

說到這,如果這是一篇軟文的話,我覺得可以引出某某「暢談國學」或「閱讀名著」的公眾號了,但是並不是,這篇文章到此已經接近尾聲了。

開頭寫到,歷史學家的美德是通過自己默默無聞的努力,用批判,懷疑,和保持想像力的方法在考證歷史的真實性的同時對未來抱有期望和努力,那麼,既然我一直自詡憤青,雖然現在只是一名弱弱的憤青,那麼也希望,至少,讓我和我的朋友們,以及我身邊認同我的朋友,還能夠接收到我的自認為正面的觀點和影響,也算是我對我們的未來,做出的力所能及的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女人的精神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一個女人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