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AI實驗室開在圖書館,會怎樣?

如果AI實驗室開在圖書館,會怎樣?

來源:inside higher ed

作者:Lindsay McKenzie

智能觀 編譯

近年來,校園裡的人工智慧實驗室越來越多。總的來說,這些實驗室位於計算機科學或電子工程樓里,為研究人員和研究生提供了一個可以開發計算機演算法的空間。

美國第一家位於圖書館的AI實驗室

羅德島大學(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URI)正在採用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方法,他們的AI實驗室可能是美國第一家位於大學圖書館的實驗室。對於URI來說,圖書館的位置是關鍵,因為校方希望把實驗室放在一個方便訪問的中心地段,讓更多的大學教師和學生了解AI。

羅德島大學圖書館主任Karim Boughida說:「當你知道一所大學裡有個人工智慧實驗室的時候,印象里應該只有那所大學的學生才能進去。即使被告知可以使用這個空間,也有部分學生覺得自己不受歡迎,或者認為那不是自己想要的。在圖書館裡則會有所不同。」Boughida說。

Boughida認為,AI的包容性很重要。最近有關種族主義聊天機器人,錯誤的面部識別軟體和種族主義犯罪分析的媒體報道已經指出,當從事未來技術工作的人員不夠多樣化時,會出現這樣的問題。Boughida說,如果沒有明確的對策,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可能會放大我們社會現有的不平等模式。

Boughida說,圖書館作為一個重視包容性的跨學科空間,是各種背景的人學習人工智慧的理想場所。羅德島大學的AI實驗室將於今年秋季開放,位於金斯頓主校區的羅伯特L.卡羅瑟斯圖書館和學習共享中心。

與專註於研究的典型AI實驗室不同,URI AI實驗室將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學習新計算技能的機會,並鼓勵他們通過一系列的談話,深入了解AI及其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

這個面積達600平方英尺的人工智慧實驗室位於圖書館的一樓,將為機器人、自然語言處理、智能城市、智能家居、物聯網和大數據等領域提供初級到高級教程。

實驗室還將為教師、學生和當地社區提供一個空間,討論這些技術發展的社會和倫理意義。Boughida說,教師也可以使用實驗室,並鼓勵將AI主題納入其教學大綱。

該實驗室得到了大學各院系的支持,其聯合創始人還包括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和哲學背景的教員。該實驗室將由Champlin基金會、私人捐贈者以及該大學工程系提供資金建設。除了各種機器人和Amazon Echo,Google Home和物聯網設備之外,實驗室還將配備多台高性能計算機和筆記本電腦,並引入教師和研究生成員。

AI實驗項目的聯合創始人兼助理教授Kunal Mankodiya說,去年大學招生部門舉辦了一場比賽,要求學生寫下他們進入大學後最想學習的東西。Mankodiya說:「結果人工智慧名列榜首。我們的團隊便聚集在一起,為此創造了一個空間。」

圖書館的角色轉變

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館長Chris Bourg說,她希望羅德島AI實驗室的消息,能激勵其他圖書館提供空間和資源,來支持人工智慧的探索。她說,圖書館是培養人工智慧跨學科對話的理想場所,但她指出,麻省理工學院在人工智慧實驗室方面已經有很長時間的跨學科研究,最早成立於1959年,位於斯塔塔的計算機、信息與情報科學中心。

「在麻省理工學院的背景下,圖書館在支持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方面的作用不在於提供URI庫創建的探索性實驗室,更重要的是將我們的收藏作為可以用來訓練機器學習演算法的數據。」 Bourg說。

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與信息技術協會主席、高級軟體工程師Andromeda Yelton,打算儘快在該協會建立一個機器學習興趣小組。Yelton目前正在研究名為「哈姆雷特」(Hamlet)的應用程序,該程序使用機器學習來探索麻省理工學院的論文集。她說,她聽說過幾個圖書館正在開發有趣的人工智慧項目。雖然人工智慧還不是所有圖書管理員的主流興趣,但是Yelton說,近幾年來,談論人工智慧的圖書管理員人數「飛漲」。

Boughida說,作為每天處理數據和信息的人,圖書館員必須注意AI。「如果你不在餐桌上,你就在菜單上。」

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news/2018/01/17/rhode-island-hopes-putting-artificial-intelligence-lab-library-will-expand-ais-reach

—完—

親愛的朋友:

把AI實驗室放在大學的圖書館,讓更多老師和學生可以走近並了解它。多好的方法!

我們努力尋找並發現更多創新思想與嘗試,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思。

近安!

智能觀 一米

2018-1-19 於北京中關村

想知道AI加教育領域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

想要AI領域更多的乾貨?

想了解更多專家的「智能觀」?

請在對話界面點擊「找找看」,去獲取你想要的內容吧。

轉載智能觀原創文章,請聯繫

智能觀小艾(微信號:zng2017618)!

聲明

編譯文章旨在幫助讀者了解行業新思想、新觀點及新動態,為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智能觀觀點。

有人問:你們為什麼要做智能觀?為什麼關注AI+教育?

我想,這不是一個選擇。

當AI開始顛覆各行各業時,我們首先想到了教育。未來是我們正在為之努力的地方,教育可以影響當下,改變未來。

我們用心觀察和記錄教育在這個時代的蛻變;努力把前沿的動態、最新的進展、先進的觀點帶到你面前,希望與你一起思考和探索。我們相信,長出AI翅膀的教育,會創造出無限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火山爆發—簡單實驗搞定好奇的娃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