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蔣介石去世,葬禮上出現一特殊古稀老人,留16個字揚長而去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病逝於台北陽明山官邸,時年88歲。四天後,一位老人前來弔唁,宋美齡特意安排秘書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只見這位老者俯下身去,輕輕地撫摸著水晶棺。他的手指微微顫抖,神情凝重。他就是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西安事變」、人稱少帥的張學良。
張學良的到來立刻在現場引發了不小的轟動。隨後,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送來的輓聯上,輓聯是怎麼寫的呢: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這幅輓聯,由張學良親筆所寫,有人說,這十六個字正是他與蔣介石複雜關係的寫照,也有人說,這16個字遠遠沒有寫盡兩人的恩怨糾葛。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衝破層層阻力,宣布東北易幟,歸順於南京政府。東北易幟標誌著北伐的結束,分崩離析的中國終於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1928年東北易幟
這是蔣介石與張學良的初次合作,雖然兩人自始至終並未謀面,但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默契。1929年7月7日,也就是距離張學良東北易幟半年之後。應蔣介石之邀,張學良到北平作述職報告,兩人在北京飯店這才見上了第一面。
兩人在北京飯店第一次會面時,張學良就和蔣介石談到過中東鐵路的問題。當時。蔣介石語氣堅定地說道:必要時刻不惜以武力奪回中東鐵路!他還強調:若是發生戰爭,中央一定做你的堅強後盾,十萬大軍、百萬軍款那都不成問題!
中東鐵路事件,鐵路旁嚴陣以待的軍人
一回到東北,張學良就下令將中東鐵路的電報電話業務收回,將蘇聯職員全部遣送回國,中蘇雙方隨即發生武裝衝突。從1929年7月末開始,直到11月,張學良的東北軍和蘇軍發生大小戰鬥數十次。但這些戰鬥的結果,都以東北軍的慘敗而告終。期間,張學良損兵折將九千多人,而蘇軍僅死傷八百多人。
仗打到這個份上,照理說蔣介石該信守承諾、出手相助了。但是,張學良左一封電報、右一封電報,始終沒能等來蔣介石的一兵一卒。
中東路事件蘇軍與東北軍交戰
儘管當時中國實現了形勢上的統一,但事實上,國民黨內部的派系之間仍是矛盾重重。1929年1月1日,北伐戰爭剛一結束,蔣介石當就對各地軍閥實行「削藩」政策。此舉加劇了中央與地方勢力的矛盾衝突。於是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西北的馮玉祥等人相繼向蔣介石發難,各地零星戰鬥不斷。
這種情況下,蔣介石自顧不暇,哪兒還有心思再管張學良的事呢?可陷入苦戰的張學良則苦不堪言,這樣的局面,是年輕氣盛的張學良始料未及的。
中東路事件後張學良視察
1929年底,張學良以元氣大傷的代價結束了中東路爭端。雖說張學良最終通過談判,解決了中東路事件。但蔣介石的言而無信,無疑為蔣、張二人之間的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
後
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註是一種態度!
為您精選9個優質微信號,喜歡就長按關注哦。
好看歷史
hao---
kan
每天都分享最好看的歷史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最野史
zuiyeshi
最好看的歷史莫過於野史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頭號歷史
houbanye01
精彩,就在頭號歷史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看野史
kan--yes
看野史,絕對有料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二更讀史
ser--geng
每晚睡前,陪你嘮嘮歷史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熱血歷史
rexuelishi
喜歡歷史的人,永遠熱血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觸目心驚
Food--
OK
歷史總是讓人觸目心驚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愛野史
ye--
--shi
最愛看的就是野史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中外內幕
lishinvshen
在這裡,讀懂中外大事內幕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TAG:時代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