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可波羅眼中東方第一大港,中國最長跨海石橋,見證泉州輝煌

馬可波羅眼中東方第一大港,中國最長跨海石橋,見證泉州輝煌

宋元時期,中國對外貿易重心轉移到泉州,泉州扮演著陸路與海路間中轉站的角色,可謂「漲海聲中萬國商」。

泉州古港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馬可波羅讚譽它為「東方第一大港」「與亞歷山大港齊名」,聯合國也確定它是唯一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泉州古港共分三灣十二港(泉州灣的後渚港、洛陽港、蚶江港、石湖港,深滬灣的祥芝港、永寧港、深滬港、福全港,圍頭灣的圍頭港、金井港、安海港、石井港),以後渚港最靠近泉州市區,也最有名。

晉唐初興時,位於今泉州晉江市的安海港,一度是刺桐(泉州)主港。港通天下商船,賈胡與居民互市。

商船雲集,應運而生了一座大橋,安平橋。它位於晉江安海鎮和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當時是跨海大橋。安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歷時十四年告成,是泉州通往漳州、廣東方向的的南通道。

安平橋長約2070米,接近5里,俗稱五里橋,是中國古代現存最長的石橋,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橋寬3.8米,有361個橋墩,橋面和橋身都是花崗岩砌成,石板最終達22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第二個老婆,以小三姿態上位,又被小三趕走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