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篇:大紅袍、水仙、肉桂,不同部位的香氣要怎麼聞?
《1》
我們天生對氣味,就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人們可以在偉大、恐怖和美麗之前閉起眼睛,對於優美旋律或迷惑人的話可以充耳不聞,但是我們不能擺脫氣味。
氣味是呼吸的兄弟,它隨著呼吸進入人們的體內,如果他們要生存,就無法抵禦它。
氣味深入到人們中間,徑直到達心臟,在那裡把愛慕和鄙視、厭惡和興緻、愛和恨區別開來。
誰掌握了氣味,誰就掌握了人們的心。
一款香氣張揚、銳利的岩茶,是否更能虜獲你的芳心,備受青睞?
答案是肯定的。
即便是混跡茶圈多年的茶客,遇到一款高香岩茶時,也會忍不住感慨:「這是什麼茶,這麼香?」
自然更不必提剛接觸岩茶的朋友,對香氣高昂的岩茶,毫無抵抗力。
長期認真喝岩茶的人,都會有一個「職業病」,或者說是一種條件反射——喝茶一定要聞香,且聞香,是有順序的。
岩茶的香氣,可分為5類,它們在不同狀態、不同部位中出現。
這些香氣若是不感受,茶算是白喝了。
《2》
第一類:干茶香
岩茶的干茶香,是我們喝一泡茶時,最先遇到的香氣。
聞干茶香,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簡單粗暴,直接抓一把岩茶就聞香。
在這種方式之下,聞干茶香,需要一個極為靈敏的嗅覺才行。
若是對香氣不敏感,在干茶香中感受不到太多的香氣變化,頂多聞到一股窖香。
這個時候,李麻花建議用第二種方式聞香。
方法二:沸水燙洗白瓷蓋碗之後,倒入干茶聞香。
用100℃沸水清洗白瓷蓋碗之後,即刻倒入需要衝泡的岩茶,蓋上蓋子,靜置約5秒鐘就可以聞香。
此時的蓋碗,好像一個放大鏡,能把香氣放大,聞香也變得更加簡單。
在溫度的作用下,岩茶中的香氣分子開始劇烈運動,不一會兒,香氣就氤氳在蓋碗中。
窖香、品種香、花香、果香,可輕鬆被鼻子捕捉到。
聞干茶香操作簡單,端起蓋碗,輕輕揭開一個小口,湊近聞香即可。
岩茶的干茶香中,藏著岩茶的氣質,可別忽視咯。
(這裡要插播一個題外話,沖泡岩茶,最好是用白瓷蓋碗。
白瓷蓋碗不會吸收香氣,聞香方便。若是用紫砂壺泡茶,香氣會被吸收一部分,聞香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3》
第二類:蓋香
注入100℃沸水,蓋上蓋子,快出水。
在出水之後,是聞蓋香的一個絕佳時刻。
在高溫作用下,岩茶里一些「不安分」的香氣分子就開始激烈地運作,上躥下跳。
一部分香氣飄散在蓋子上,一部分香氣落如水中。
先要感受的,是附著在蓋子上的香氣。
聞蓋香,講究技巧。
這些技巧也很簡單,李麻花說完你們就能學會。
聞蓋香技巧一:快速、連續吸氣兩次。
蓋香很容易消失,隨著蓋子溫度的變化,香型時刻在變化。
故而聞蓋香,要快、准、狠。
揭蓋之後,將蓋子放在鼻翼下方,距離控制在1厘米左右,而後快速吸氣兩次。
聞香後把蓋子從鼻翼處移開,呼氣。香氣便會在鼻腔中散開。
聞蓋香技巧二:深吸氣聞香。
出水之後,揭蓋,把蓋子放在鼻翼下方,而後深呼吸。
隨著深呼吸,香氣物質就會進入鼻腔,就可以感受到茶香。
只是相對來說,不如連續吸氣聞香來得快。
使用這兩種方式聞香時,有一個要點要注意,別對著蓋子呼氣。
若是對著蓋子呼氣,呼出的濁氣容易影響茶香。
《4》
第三類:水香
與其他香氣不同,水裡的香不是靠聞的,而是靠啜的。
即通過口腔聞香。
「李麻花,你騙人,口腔怎麼聞香?」
呃……
這個原理該怎麼解釋呢?
其實我們的鼻腔和口腔是相通的,它們是通過鼻咽管連接起來的。
在感受水香的時候,鼻子也可以聞到茶湯里部分香氣。
要想全方位感受水香,當然非「啜飲」的方式不可。
如村姑陳所說,喝茶是需要「舌功」的,即調動口腔的每一個部位來喝茶。
「啜」,這個動作也超級簡單,跟著李麻花的節奏來,「一二三,咻咻咻……」。
首先,先喝一小口茶,別太多,怕嗆到自己;
其次,微微張開嘴巴,微微抬起下巴;
再次,用腹式呼吸的方式,連續吸氣兩次,此時嘴巴里就會形成一股小氣流。
牙齒和口腔壁就好像大石頭,茶湯就好像是溪水,相互碰撞之間,茶香就被激發、放大,感受到的香氣就更明顯了;
最後,就可以咽下茶湯,砸吧砸吧嘴,感受茶湯的餘韻。
如果豪飲、牛飲的方法,香氣濃烈程度就會下降,自然要減分的。
感受水香的方式,是不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呢?
多練習幾次,自然就會「啜」茶啦。
《5》
第四類:掛壁香
喜歡小酌兩杯葡萄酒的茶友,自然對「掛壁」(也稱之為掛杯)不陌生。
當酒體在杯壁走過的時候,一般會留下一種酒痕,我們稱之為「掛杯」。
岩茶的「掛壁」,指的卻是茶湯留下的香氣。
通常掛壁香在兩個部位可以聞到,茶海和茶杯。
倒完茶湯之後,茶湯里的香氣物質便會附著在茶海上。
聞掛壁香,與聞蓋香的方法一致,可連續吸氣,也可以用深呼吸的方式聞香。
岩茶的掛壁香,也向我們傳達了一些信息。
茶香氣留在杯壁上的時間越持久,茶香越濃郁,說明茶越好。
每次李麻花喝完茶,總要端著杯子,使勁兒聞掛壁香,看那這種香氣,會不會被吸乾淨。
好茶的掛壁香,經得起李麻花折騰。
《6》
第五類:葉底香
在萬眾期待之下,我們把香氣的最後一棒,交給了葉底。
葉底,它如同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淡然地接受著世人的考驗。
第一個人,摸了摸它的臉龐,臉上的表情捉摸不透。
第二個人,用力地捏了捏它的臉,凝視許久,最後微笑頷首。
第三個人,重複上兩個人的動作,而後起身離去。
他們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當然是為了檢驗這茶好不好,能不能經得起考驗。
經得起考驗的葉底,是軟亮的、有彈性的、鮮活的。
最為重要是,它的香氣,是舒服的。
葉底,如同洗盡鉛華的女子,素顏朝天,表現是最本真、純正的自我。
葉底的香氣,大多留下的是岩茶的品種香,如老叢水仙的叢香、木質香,肉桂微辛辣的桂皮香等。
像花香、果香等這些錦上添花的香氣,到頭來還是曲終人散。
聞葉底香,沒別的訣竅,把葉底倒在蓋子上,參考聞蓋香的方式,即可。
《7》
喝著自帶香氣的岩茶,腦海里不斷地出現各種詩句。
「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
「石碾清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
「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
「兩瓣朱唇,薰風徐來。」
……
你看,就連詩人都沉醉在岩茶的風骨之中,更何況李麻花這區區小女子呢?
我早已在岩茶的香氣中,繳械投降。
岩茶課堂的往期精華文章
直接點擊關鍵字即可看到相應文章
……
2018年,我們未完待續
- END -
「喜歡文章就點個贊」
作者 李麻花
(村姑陳最好的朋友)
本文為岩茶課堂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