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進入紐約曼哈頓 政府欲收「買路錢」
「無論早高峰還是晚高峰,每次出車拉客人的時候,當我打開手機上地圖APP,你會發現東西南北每個方向通往曼哈頓的道路都是紅色。這些道路只有在凌晨2點之後到早上6點之前才會是綠色。」還記得去年有一次從加州洛杉磯回到新州紐瓦克機場,叫了一輛Uber返回紐約市的家,駕駛Uber的印度裔司機這樣對我說,「在孟買的時候道路也沒有這麼堵,我們可是行人和摩托車、自行車、汽車共享一條路。
「你知道,紐約每條隧道都是這樣,每天沒有不堵的時候。你知道(紐約州長)庫默要對我們這樣的司機徵稅了嗎?他說要因靠這個方法結局紐約堵車問題,可是這對我們來說,收費就更高了。紐約這麼多計程車,競爭已經很激烈了。收了稅肯定解決不了問題,還是會一樣堵。」
從質疑到支持,紐約州長庫默力推「擁堵費」
其實,對每一個紐約客來講,紐約的道路交通狀況可以用「災難」來形容。紐約州長庫默曾在去年八月表示,紐約曼哈頓的交通狀況惡劣不堪,州府也對此擬定了一項稅收方案,也就是「擁堵費(Congested Pricing)」。來看看庫默準備怎麼收這筆錢:
範圍:曼哈頓島60街以南的市區道路(不包括快速路)
費用:
汽車:$11.52
卡車:$25.34
計程車、電召車等:$2-$5額外收費
庫默建議收費在今年內先從計程車、電召車開始,之後擴大到卡車,最後,在2020年前,向汽車收費。屆時,想要進入曼哈頓而不交錢的唯一辦法,是走那些可以直接駛入快速路的橋(目前只有布魯克林大橋和Queens borough大橋符合標準),避開 60街以南的市區道路。
紐約州州長庫默
這個方案想要起到兩個作用:減少駛入曼哈頓的車輛;以及用收費的額外收入補貼公共交通。根據專家預計,一旦紐約州府開始徵收「擁堵費」,每年將會給紐約州帶來15億元的稅收。
在2008年的時候,時任紐約市長彭博就曾提出過「擁堵費」的方案,不過當時被州立法機構否決。根據彭博提出的方案,從早6點到晚6點,紐約市曼哈頓60街以南到華爾街商圈路段將加征「擁堵費」,收費標準為汽車每天8元,卡車每天21元,計程車多收1元附加費。當時,面對彭博的提案,紐約州議會根本沒有將其付諸投票。而在彭博提案失敗後,該提案的支持者們仍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宣傳這一措施的好處,並且成立了一個基層草根活動組織 「Move NY」。該組織的方案和意見也為之後庫默版「擁堵費」的制定打下了基礎。然而約10年前,庫默曾對彭博版「擁堵費」提出過質疑,他當時任紐約州總檢察長。
美國中文網駐紐約記者就「擁堵費」這個方案,採訪多位民眾和司機,聽聽他們是如何說的。
紐約的陳先生認為,在曼哈頓收取擁堵費用的出發點是好的,這樣可以很大程度減輕曼哈頓的交通壓力,但對於開車的上班族來說,這個提議可能並不會讓他們感到欣喜。因為如果收取額外費用,再加上本就高昂的燃油費和停車費,會使出行成本太高。相比之下,地鐵出行更為合適。
紐約法拉盛大巴司機彭先生表示,進入曼哈頓收取額外擁堵費用並不合理,因為車子的燃油費和過路費已經耗費很多了,增加額外費用之後,只會增加生意成本,令生意更加難做。
一位紐約的貨車司機告訴記者,紐約曼哈頓原本就很擁堵,新建收費站只會讓交通狀況更加糟糕,一些司機會避開收費道路,這也讓除收費道路外的道路更加擁擠。
交通壓力襲擾全球大都市 「擁堵費」成效好壞不一
類似紐約這樣徵收「擁堵費」的地區不止一個,新加坡、義大利米蘭和瑞典斯德哥爾摩等大都會城市都已開始徵收「擁堵費」。
洛杉磯:
在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交通擁堵問題也困擾著當地民眾和政府。現在,洛杉磯政府也開始著手實施類似「擁堵費」的項目,該項目允許車輛在一人乘坐的情況下付費進入所謂的「快速通道(ExpressLanes)」。「快速通道」早已在洛杉磯境內的110號洲際公路公路和10號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出現。「快速通道」的費用也會視交通狀況的好壞而變化。洛杉磯交通部門希望通過這一方式,減輕110號洲際公路公路和10號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此外,南加州政府協會(the Southern California Assn. of Governments)也開始計劃在所管轄的六個地區實施類似的項目「Go Zones」。
不過,「快速通道」項目並沒有改變加州交通擁堵狀況,只是給司機提供一個更快捷的付費路線。而在「快速通道」外的其他車道,還是和往常一樣擁堵。據統計,在南加地區行駛「快速通道」的費用為每天10元到15元不等。同紐約市一樣,這對中低收入的通勤族來說也是一筆不便宜的額外開銷。而和紐約市不同的是,洛杉磯並沒有一個較為集中的中心商業區,從洛杉磯市中心到聖塔·莫妮卡等其他區域,幾乎都有交通堵塞的狀況。另外,洛杉磯大都會地區的公共交通也不如紐約大都會地區便利。
除了政府主導的項目外,傳說美國科技巨頭、特斯拉總裁馬斯克日前就因無法忍受加州不堪的交通而打算開發隧道挖掘技術,在洛杉磯擁堵區域開挖隧道,供車輛通行。儘管該技術只是處於研發階段,且被外界認為是目前並不可行,但這不失為一個將來能有效解決交通問題的良方。
南加州地區的政府目前還沒有建造更多告訴公路的計劃,「快速通道」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難怪《洛杉磯時報》去年曾發文「大聲疾呼」:「現在能拯救洛杉磯交通的不是馬斯克的隧道,而是提高過路費,大大提高過路費」。
洛杉磯實習記者李戈也就這個問題採訪多位民眾,看看他們面對擁堵的交通有何好的建議。
洛杉磯民眾Peter表示,現在洛杉磯的交通是每況愈下,隨著新移民的到來,人口多了,車輛也隨之變多,但是在基礎設施方面並沒有任何改善,這樣每天堵車的時間就會加大,希望政府可以改善相關基礎設施。雖然在高速路上設有快車道,但是在交通高峰期,也會有一定的擁堵,並不能完全解決上下班擁堵的情況。
洛杉磯的潘先生稱,堵車是洛杉磯交通的常態,需要制定相應的制度才能緩解。例如,外地車需要限時才能進入洛杉磯等。
舊金山:
在加州北部的大都會地區,著名的金門大橋作為進出舊金山的門戶之一,其過橋費近年來已多次上漲。舊金山市府從2010年起還在該地區最繁忙的大橋--舊金山-奧克蘭灣大橋徵收類似「擁堵費」的費用。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統計,在該「擁堵費」開始實施後的6個月,車輛在該橋擁堵時間較2009年平均下降了15%。而舊金山市府當時實施該項目的目標是20%到30%。而在去年12月,舊金山市府還計劃在101號高速路和280號洲際公路部分路段開設類似洛杉磯的付費「快速通道」。
除了在公路橋樑上實施收費措施,舊金山市府還在市內的公共停車收費上下功夫。2017年12月初,舊金山是大都會捷運署委員會一致投票通過了市內30200個停車咪表收費更新計劃。該計劃根據舊金山室內實時交通狀況而定,在交通高峰期,停車費用最高位8元/小時,而在市內交通壓力不大的時段,停車費用最低為0.5元/小時。此外,停車咪表的費用還會根據所在街區停車位空閑數量而變化,例如所停街區空閑車位不到總數兩成,那麼每小時停車費用會在原有基礎上上漲0.25元;如果空閑車位佔停車空間的2成到3成,那麼每小時的停車費用會保持不變;如果空閑車位在4成以上,那麼每小時的停車費用會減少0.25元。
舊金山記者官子俊也提問了多位民眾,聽聽他們是如何看待當地交通狀況的。
來自舊金山的Nerise表示,這裡的交通環境是非常瘋狂的,一些民眾和司機很喜歡爭搶著過馬路,這樣很危險也很會造成交通擁堵,也許制定些規章制度可以緩解這一情況。對於高速公路,一些司機會駕駛得更快,這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民眾出行可以多使用公共交通,尤其多增加一些免費的公車線路,這樣會減少民眾開車出行,對於擁堵的交通也會有所幫助。
舊金山的Mike稱,他住在這裡超過50年,這裡的交通是非常擁堵的,乘坐地鐵會好很多。但對於進高速公路快車道要增加額外費用,他表示,對於所有人來說,這對於緩解交通壓力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倫敦:
而在紐約市隔海而望的倫敦市,早在2003年2月就開始實施「擁堵費」稅收項目,倫敦實行徵收「擁堵費」的區域也是世界最大的。倫敦市府規定,從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7點,進入倫敦市指定區域的車輛都要向倫敦市府繳納11.5歐元(約15美元)的「擁堵費」。據倫敦市交通管理部門的統計,自「擁堵費」開始徵收以來,倫敦市的交通擁擠狀況下降了10%,不過在2007年之後又有所反彈。
「擁堵費」VS富人稅
其實,庫默版的「擁堵費」現如今也遇到了不小的反對聲。
在計程車司機居住較為密集的皇后區和布魯克林區。當地的民選代表也都表示堅決抵制庫默的「擁堵費」方案,並稱這會傷害到居住在公共交通受限區域的民眾。昨天,代表皇后區的紐約州眾議員魏普林就對庫默「擁堵費」方案提出質疑。他說庫默根本不為居住在曼哈頓以外,但需要每天進入曼哈頓工作的中低收入家庭的民眾著想,因為相比於開車進曼哈頓,有些民眾搭乘公共交通將會大幅增加他們的通勤時間。他建議州府應免收這樣上班族的「擁堵費」。
紐約市長白思豪在庫默去年8月提出「擁堵費」設想時,就對此表示反對。他認為該稅收將會對低收入的司機造成不良影響。對此,他也把稅收大刀砍向紐約的富人,他說將會對紐約市的富人徵稅,貼補給紐約地鐵系統項目。不過就在周五,白思豪又轉而對「擁堵費」持開放態度,這也增加了提案過關的可能性。
紐約市市長白思豪
其實,「擁堵費」或是「富人稅」,它最終的目的都是補貼MTA地鐵系統。在紐約州府本周公布的預算中,MTA將會得到4.29億的經費用於整個地鐵項目的維護更新。而MTA曾表示,整個紐約市大都會地區的地鐵維護項目的費用總和為8.36億元。
無論是像紐約提議的這樣,收取硬性的「進城費」,還是像舊金山這樣通過停車費來調節車流量,其前提條件都是要有高度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在大都市裡如果公共交通不足夠發達,或三天兩頭出故障,那麼開車進城上班、辦事對很多人就仍然是「剛需」,再多錢也得硬著頭皮付。到頭來,受傷的還是中產階級和窮人。
採訪:郭愷楠、黃丹嶺、陳菲菲、李若冰、吳丹琪、官子俊、李戈(實習)、張莉佳
(轉載請註明美國中文網)
TAG:美國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