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徽3——李白墓

安徽3——李白墓

2014年11月游

李白晚年,窮困潦倒,不得已投奔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在李陽冰的救濟下,勉強活下來,於762年病逝於此,草葬於「龍山東麓」(在今墓之西六里)。李白死後,長子李伯禽一家繼續在當塗生活,甚為貧苦,李伯禽亡於792年,留有一子二女。25年後的817年,時任宣歙觀察使的范傳正,仰慕李白才名,又因其父生前曾與李白往來酬和,有舊人之誼,於是范傳正「按圖得公之墳墓,在當塗邑,因令禁樵採,備洒掃「,同時還派當塗縣令諸葛縱尋訪李白後人,此時距李白逝世不遠,想找後人應該不難,然而卻花了三、四年才找到他的兩個孫女,也就是李伯禽的女兒,二人都嫁給了普通農夫,生活十分困頓,無桑無田,僅免餓死,為「天下之窮人」。她們覺得自己的境況有辱先祖的名譽,所以遲遲不願站出來承認是李白孫女,後來在鄉里的逼迫之下,不得已才去見觀察使范傳正:

有兄一人,出遊一十二年,不知所在。父存無官,父歿為民,有兄不相保,為天下之窮人。無桑以自蠶,非不知機杼;無田以自力,非不知稼穡。況婦人不任,布裙糲食,何所仰給?儷於農夫,救死而已。久不敢聞於縣官,懼辱祖考。鄉閭逼迫,忍恥來告。言訖淚下,余亦對之泫然。——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

除了徹底淪為社會最底層的兩個孫女外,李白的孫子出門遊歷,竟然不知所終,如果李白泉下有知子孫落魄如此,不知作何感想?

前文(安徽2——敬亭山)已述,唐代安史之亂後,皖南地區經濟繁榮,地位十分重要,唐朝在此設立「宣歙觀察使」,領宣、歙、池三州,共20餘縣,包括今天的皖南和江西的一部分,因此范傳正也算一方大員,有足夠的能力去幫助李白後人,當他見到李白孫女嫁給普通農夫後,當即提出將她們改嫁給士族,既改善生活,又提高地位,但被二女婉拒:

因告二女,將改適於士族。皆曰:夫妻之道命也,亦分也,在孤窮既失身於下俚,仗威力乃求援於他巫。生縱偷安,死何面目見大父於地下?欲敗其類,所不忍聞。余亦嘉之,不奪其志,復井稅免徭役而已。————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

強扭的瓜肯定不甜,即使改嫁,怕也沒有原來的幸福。范傳正能做的,僅是免除了兩家的賦稅。

二女還告訴范傳正,李白所葬之「龍山」,雖然離大青山不遠,但並非其本意,李白想葬在大青山,因為大青山是他的偶像謝朓(安徽1——謝朓樓)生前十分喜愛的地方,范傳正聞言,即與諸葛縱將李白之墓遷於大青山下:

先祖志在青山,遺言宅兆,頃屬多故,殯於龍山東麓,地近而非本意。墳高三尺,日益摧圯,力且不及,知如之何。聞之憫然。將遂其請……卜新宅於青山之陽……西去舊墳六里,抵驛路三百步。北倚謝公山,即青山也。————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

白晚好黃老,度牛渚磯至姑孰,悅謝家青山,欲終焉。及卒,葬東麓。元和末,宣歙觀察使范傳正祭其冢,禁樵採。訪後裔,惟二孫女嫁為民妻,進止仍有風範,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頃葬東麓,非本意。」傳正為改葬,立二碑焉。——《新唐書*李白傳》

李白一直念念不忘大青山,是他「一生低首謝宣城」的旁證,也是他《夢遊天姥吟留別》的天姥山,一定是在浙江新昌縣的旁證(浙江9——天姥山辨析),倘若不是晚年貧困潦倒,寄人籬下,李白會不會要求葬到敬亭山?或者天姥山??

在白紵山上遙望大青山:

白紵山的「紵」,只有仿宋體,只好那麼丑了:

李白才華無需多言,一生放浪形骸,但這樣真的好么?如果能稍微收斂些,也不至於晚年凄涼吧!兒子困頓,孫女嫁與嗇夫,孫子外出流浪不知所蹤,作為父親和祖父,李白實在不能算合格!玄宗向來對文人很寬容,當年入朝,要是李白能少喝點酒,按時上班,有一點點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對高力士有一點點最基本的尊重,自己何至於此?子孫何至於此?!後世無知之徒,鼓吹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事實上他一生都在為功名利祿奔波,卻又一無所獲。用今天的話說:有了好工作,又不好好乾,整天酗酒,純屬作死:

既而玄宗詔(吳)筠赴京師,筠薦之於朝,遣使召之,與筠俱待詔翰林。(李)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於酒肆……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舊唐書*李白傳》

時公已被酒於翰苑中,仍命高將軍扶以登舟,優寵如是……玄宗甚愛其才,或慮乘醉出入省中,不能言溫室樹,恐掇後患,惜而遂之。——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

「不能言溫室樹」典故:西漢君臣在溫室殿議政,有人問大臣孔光,溫室殿種了些什麼樹?孔光閉口不言,拒絕談論任何關於溫室殿的事,因此「口不言溫室樹」指不泄露機密。即使是范傳正,也說玄宗擔心李白酒後失言,「惜而逐之」,這應當是最婉轉的說法了。侮辱高力士,向來被認為是李白蔑視權貴的標誌,可有沒有想過,高力士讓他脫鞋,他會怎麼想?人家高力士是玄宗寵臣,都親自扶他登舟了,還要鬧哪樣?

嵇康堅持個性,不料司馬昭痛下殺著,橫禍飛來,身死人手,其子嵇紹成為孤兒,多少有些無奈。嵇康死前乖乖的夾著尾巴,把嵇紹託付給那個被他唾棄過的山濤(《與山巨源絕交書》),他也清楚自己的狐朋狗友中,山濤才是最值得託付之人,向山濤低頭,讓兒子有個依靠,不失為慈父,而李白呢?

李陽冰沒有將李白葬於大青山,而是之西的無名小山,要麼是李白不好意思向李陽冰提這個要求,要麼就是提了李陽冰沒理會,根本原因還是——錢!!

「大小李杜」四人,才華橫溢,都生於唐朝,李白、杜甫純屬自己作死;李商隱背叛無常,牛、李二黨都不能容他,也是自己有問題;只有杜牧該上班上班,該玩玩,該做官做官,雖然沒有至高位,但也做過數州刺史,生活無憂了。

唉!人固不能貪財,也決計不能無財;可以疏狂,可以要身前身後名,但請先盡到一個男人最基本的責任!以西晉石崇、王敦的對話結尾吧:

嘗與王敦入太學,見顏回、原憲之象,顧而嘆曰:「若與之同升孔堂,去人何必有間。」敦曰:「不知餘人云何,子貢去卿差近。」崇正色曰:「士當身名俱泰,何至甕牖哉!」——《晉書*石崇傳》

墓碑上放個銅錢,但願他玄壤富足:

這個雕像姿容猥瑣,遠不及前面的:

傳後來賈島也死於當塗,李白墓中有賈島墓碑,不知是何年代:

白紵山上有東晉桓溫遺迹,下集專門聊他,看看桓溫是怎麼擺脫當時的頹廢之風,建立一番功業的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被推進手術室時我在想什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