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配角」的翻身仗
如果閱讀不方便,請聽語音吧
「
引言:
飽受爭議的《演員的誕生》昨晚正式落下帷幕,有人說它炒作,有人說它爛尾,有人說它爭議巨大,但終究這一場綜藝戰是一個好的開端,是一個配角翻身的大戲。
」
《演員的誕生》在爭議中落下了帷幕,可能是因為之前爭議太大,導致到了最後一場收官之戰依舊充滿了爭議。因為上一場節目編排的問題,上周播出了12強演員回顧之旅,總決賽一開始就以快進的方式播完了12進6的半決賽,從快進版半決賽來看,似乎每一個段子都非常入心,這也就造成觀眾的不買賬。
《演員的誕生》12進6淘汰賽以快進形式播出
到了公布冠軍的時候,觀眾認為周一圍戲份太多,奪冠只是走個過場,內定了冠軍,這一問題我們後續再談,畢竟這個冠軍可謂實至名歸。
《演員的誕生》,說實話,之前的宣傳並沒有留意,只是在第一期《喜劇總動員》倉促結束之後意外看到了這個節目,沒曾想第一期就被圈了粉,認為在綜藝時代,有了唱歌的比拼,有了喜劇的比拼,甚至有了跳水、滑冰的比拼,演戲的比拼還未曾有人觸碰,就像《歌手》一樣,唱歌也是無法用一個固定的標準去衡量誰好誰壞的,但它的一出現也讓業內人士目瞪口呆,原來歌聲也可以比拼,拼的不是誰唱的好,而是誰的可塑性更高,誰的編曲更多樣,誰更能打動人心。
《演員的誕生》相信也是在這樣的初衷下誕生的,演技沒有誰好誰壞,是不是老戲骨也不是靠一個娛樂節目的冠軍來定奪的,只是在這個舞台上,比拼的是誰更貼合人物,誰更多樣性。
所以在節目的一開始,請來了許多年輕演員和已經有些過氣的公認的有實力的演員來參加,必定有演技成熟和演技青澀之分,受到爭議也就不足為奇了,從第一期章子怡怒批鄭爽,到中期袁立破釜沉舟手撕節目組,這個節目的爭議就一直沒斷過,但逐漸到了後期,當青澀演技的演員逐漸被淘汰,一對一時候變成了演技炸裂演員之間的比拼,《演員的誕生》這個節目才逐漸滿足了當初的初衷,觀眾真正看到了演員的演技,看到了演員的成熟。
當然,即是這個節目被人說成炒作也好,說成營銷也好,或是因為剪輯犧牲了一部分人,只要是請的明星,自然就會被粉絲撕逼,在粉絲眼裡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各自「愛豆」不能被淘汰。但要說的是,儘管如此,這個節目還是成全了一部分演員。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能來參加比賽的基本上都是各個影視劇的「配角」,配角不代表演得不好,只是因為他們的戲份過少被主角掩蓋了光環,但作為演員,哪怕只有一句台詞都應該用心去詮釋,這個舞台給予他們的是一次從配角到主角的轉變。
比如這一季的冠軍周一圍,看到他的臉你知道看過他演的戲,但就是想不起來有什麼代表作,也許你只知道他是朱丹的丈夫,但因為來到了這個舞台,難道他不就是一個從配角到主角的巨大受益者嗎?
周一圍獲得第一季《演員的誕生》冠軍
有觀眾說,總決賽最後的三強比拼《趙氏孤兒》,周一圍的戲份太多了,奪冠是內定的,演戲只是走個過場。但要明白,無論是戲劇、電影、電視劇,哪一部戲沒有主角,沒有配角?昨天陶虹也在現場說了,最難能可貴的,是舞台上的每一個人都在托著對方向前走,而不是互相競爭的關係。
這雖然是一個競技類節目,終究要決出冠軍,但作為一個完整的戲劇來說,要展現一個完整的戲劇是需要每一個人的互相襯托,有人覺得藍盈瑩昨天更走心,難道不是因為周一圍的襯托嗎?有人說翟天臨每一個眼神都入木三分,兩人對飈演技的時候氣勢壓倒,但這難道不是周一圍對角色的刻畫,在一個將軍面前應該唯唯諾諾而襯托出的翟天臨的強勢嗎?
如果說主角就一定會獲勝,看看之前幾期的《演員的誕生》,彭昱暢、張雪迎誰不是在配角的段落中被導師選中的呢?
作為綜藝節目,想展現歌聲、演技,如何去激發參賽者的激情?靠勞務費嗎?靠情懷嗎?都不是,要靠相應的機制去激勵,而電視節目的機制就是比賽,決出冠亞軍沒有意義,意義在於如何將最好的戲劇呈獻給觀眾。
再比如昨天的3強另外兩位翟天臨和藍盈瑩,看影視劇多的觀眾一定看過他們之前演的戲,但因為名氣的關係,他們只能演配角,而無論配角演得如何,在影視劇的範疇內,配角是不會被人記住的,就像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沒有人會記住第二名是誰」。
所以,周一圍、翟天臨、藍盈瑩、劉敏濤等等,都是靠這個節目讓人們徹底認識了他們,讓他們用自己的實力掙到了一個主角的光環。
周一圍深夜長文感謝節目組
在《演員的誕生》這個節目里,無論是憑藉實力的晉級還是歪曲事實的剪輯,受得住爭議才能扎住更深的根,作為普通觀眾,能看到這麼多優秀的演員登上舞台,用實力為自己說話,就是一件讓人欣慰的事情了。
因為能夠有勇氣上台的每一名演員,無論為了什麼,他們都充滿了對表演的敬畏,沒有一個演員是一夜之間爆紅還一致受到好評的,都是在厚積薄發中慢慢釋放自己的能量,只有耐得住寂寞,你才配擁有萬千世界的掌聲。
宋丹丹當時評價凌瀟肅的時候說過「演員這個職業特別殘忍,因為你是被挑選的。人家沒人來找你,你就是沒活兒干。但這不重要,因為你要從事的行業,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從事一生。所以,能夠做一個不急不躁的演員,永遠謙遜,看得見真正棒的人,欣賞得了真正好的表演,永遠不去比拼粉絲,你一定會成一個大演員的。」
沒錯,一個演員,一名歌手,在乎的不應該是一時間的快活和成名,而應該在乎的是如何讓自己變得深厚。尊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不急不躁,終有一個機會會來到。
機遇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要人浮於事,不要怨天尤人,守住初心,才能繼續前進。
當然了,這些話也應該告訴《演員的誕生》節目組。
第一期開賽的時候的確震撼到了,中間也確實有些失望,但最後一期即使倉促,也不枉費觀眾繼續追逐,因為這的確是一群對戲劇有夢想和情懷的人在做著這一檔節目,這一季結束,相信會有第二季。
但第二季希望告誡節目組的是:勿著急,放寬心。
可能是當初袁立的撕逼打亂了節目組的原有計劃,導致後期一系列的更改,但戲劇這東西不是著急可以得來的,就像最後一期總決賽,三名選手用了十幾個小時排出了《趙氏孤兒》選段,這是不可思議的,現場導師也大呼驚訝。前期的影視化競演中,許多演員也因為準備時間過短默默流淚,在今後的節目中,希望節目組能充分考慮戲劇這一藝術表現形式的獨有特點,給演員充分的時間。《歌手》節目一周一首歌,留給歌手自己打磨,那為什麼《演員的誕生》不能給競演選手充分的時間去展現呢?
觀眾看到後期的戲劇段落可能有一個感受,就是會出現搶台詞、不知道說什麼、不知道怎麼走位等問題,出現了明顯的瑕疵和失誤,讓人覺得無論從節目編排、長度、進度分配都有問題。那麼節目組在給競演選手時間的同時,也多給後期製作一些時間,讓作品打磨得更精準、更細緻。
放寬心,就是希望節目組能改變作為一檔娛樂節目的不好作風,把心思多用在改良劇本,展現每一個演員的風采,自然就會少掉許多槽點,作為娛樂節目,被人吐槽是難免的,但如何將這種吐槽變為節目發展的動力是需要節目組去思考的。
面對吐槽,聽得進、改的快、沉得下才能讓節目更精良。隨著節目的發展,這檔節目已經被人們逐漸認可,但更多一部分人還在以爭議的眼光去看待,這不應該是下一季節目的定調,追求戲劇節目的靈動,追求節目的安穩和平靜,不與炒作相掛鉤,或許能改變觀眾對節目的印象。
華山論劍,不必非有輸贏,如果下一季的節目中,能放棄淘汰環節,旨在每一期選一名優勝者,比賽或許就不會那麼緊張和壓迫,就更在乎戲劇的「切磋和學習」,對演技充分尊重,不故意製造矛盾和衝突,不通過剪輯嘉賓表現引發爭議吸引眼球,而是將一切節目效果交給嘉賓,在整體上帶給觀眾流暢、完整的體驗,到那時候,不但輿論導向符合主流價值觀的需要,而且到那時候是不是就會有更多老戲骨來參加這個節目呢?
參加節目的演員不忘初心,尊重職業,那麼那也請節目組尊重自己的行業,尊重每一名演員的初心吧。
下一季的節目,我依舊充滿期待。
第一季《演員的誕生》收官
如果你也是犀利無比
針砭時弊的少數派傳媒人,歡迎向我投稿!
TAG:傳媒少數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