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在一群矮子里挑選出來的大將軍,世人都錯看了他,他是何人?
多少年來,人們在形容一種情勢的無奈時,往往用一句話來概括: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 這句話,含義多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這句話的語素中,含有強烈的、明確的無奈因素。
說白了,是否可以理解成為:這個蜀國真的找不出人來了嗎!怎麼連廖化這樣的居然也當上先鋒官了?! 那麼,廖化在三國風雲中到底是何等樣人?是不是真的如此的不值一提?為弄清這一點,我對比史書和小說,找到了一些資料,對於廖化有了一點新的認識,在此僅對眾「三國」迷們發表一點淺見。
重視度:
廖化(?—264),本名淳,字元儉,襄陽中盧(今湖北襄樊)人。三國時期蜀國後期將領,以勇敢果斷著稱。廖化是三國演義中經歷了魏、蜀、吳整個興衰過程極少數人中的一個。
廖化最初為關羽主簿。(要知道三國時期的主簿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屬於文官。此官職大概開始於漢朝,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鑒,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檔案、以及各種印章等,大致相當於現代的秘書一職。中央機關及郡縣官署均置此官,以典領文書,辦理事務。縣的主簿地位僅次於功曹,為門下親近吏之長。要知道楊修是曹操的主簿。相當於現在高官的秘書,心腹之類的。)
劉備命令關羽率部領兵襲取樊城,關羽起初差傅士仁、糜芳為先鋒,這多半是看在糜芳乃是劉備的小舅子的面子上,有點任人唯親的嫌疑。傅士仁、糜芳飲酒失職,關羽震怒,免去二人職務,轉命廖化為先鋒,關平為副將,征討曹軍。眾位請想,此時可不是蜀中無大將之時,而是蜀國最興旺時期,五虎大將俱在。廖化當了第二梯隊的主要角色,位在關平、周倉之上,說明廖化在武功上確非碌碌之輩。關公敗走麥城,被吳兵包圍得水泄不通。急需搬兵求救,「公問曰:『誰敢突圍而出,往上庸求救?』廖化挺身而出:『某願往』」。廖化能成功突破吳軍重重包圍,再一次說明他的武藝確非常人可比。
可以想像廖化是非常受關羽重視的。
但其實並不是這樣,「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本意是蜀軍連個年輕的將領都沒了,只能讓年邁的廖化頂上去,其實是在說蜀軍沒有好的新鮮血液補充。在三國志里的記載中,「廖化高調精彩亮相,武藝無比高強,也曾千里走單騎,差點活捉司馬懿」,是一位叱吒疆場的三國英雄。
廖化一生,跟隨蜀國南征北戰,以勇敢果斷著稱,並且屢立奇功。在三國時就有「前有王、句,後有張、廖」之譽。廖就是指廖化,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為蜀國立下汗馬功勞的人被形容成平庸之輩實在是可惜了。
因此,關於「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
我想,能不能這樣理解:它所嘆息的絕不是廖化的平庸與無能,而是在嘆息----廖化這樣的忠臣勇將已經是太少太少了……
※從小就被人認為是王佐之才,果不其然成為大才,結局卻悔恨而終!
TAG:東郭史發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