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岸打造文化人才成長的「高速路」

南岸打造文化人才成長的「高速路」

水袖、褶子、變臉、吐煙……當《聊齋》經典篇目《小倩》以這樣的方式出現時,會是怎樣的體驗?

在2017年第19屆上海國際藝術節上,由重慶民營劇社303話劇社編創的川劇《聶小倩與寧采臣》從上百部作品中脫穎而出,不僅入選了藝術節的「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還作為9部委約作品之一,登上上海戲劇學院、馬蘭花劇場、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等重要舞台。

據悉,這是川劇作品首次出現在「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該劇在演出後受到了極大關注,不僅登上了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等媒體平台,更是收到多家外地劇院的演出邀請。

而在幾年前,這樣的一幕還僅僅停留在一群居無定所的「流浪藝人」的夢想中。

「原來我們只是一個業餘劇社。」303話劇社的創始人袁野說,2009年,網友在豆瓣上發起了「我們一起演話劇」的帖子,看似玩鬧的話語卻成功集結了一群熱愛話劇舞台的「80後」「90後」。當時還是重慶話劇團演員的袁野,成為了這群話劇愛好者的「導演」。在成功排演完經典話劇《雷雨》後,袁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於是他做了一個在別人看來很衝動的決定:成立303話劇社。

沒有固定場地、沒有資金來源、沒有固定的演員……現實對這個年輕團體異常苛刻,但袁野卻帶著一群熱愛話劇的年輕人咬牙堅持,流浪於重慶的公園、酒吧、咖啡廳等場所。

「對文化創意企業來說,受輕資產影響難以獲得貸款,因此如何爭取足夠的資金進行發展極其關鍵。」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解到303話劇社的情況後,他們採取國有平台公司引導、吸引社會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跟投、房地產公司優惠提供經營場地等方式,幫助303話劇社增資擴股。

在這些助力下,303話劇社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16年底,位於施光南大劇院旁的國瑞·303藝術劇場正式對外營業。2017年,303話劇社完成演出329場,舉辦藝術沙龍活動169場,觀影人數超過50萬人次,原創作品《8090》榮獲重慶市「五個一」工程獎,其自編、自導的當代川劇《聶小倩和寧采臣》成功入選上海國際藝術節。而303也從一個業餘劇團發展成為全市最大的一家團場合一的民營話劇社。

「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文化人才的培養。」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給有夢想的戲劇人提供創作資金、演出場地,南岸區還注資啟動了303戲劇創作孵化基金,打造西南第一個以戲劇為中心的文化產業孵化平台,吸引了大批優秀青年人才踴躍參加,現今生產了12部原創劇目,演出500多場。

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他們將繼續通過項目扶持、孵化,人才引進、交流學習等多個渠道多種形式,幫助全區文化人才高速成長,不斷提高全區的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豐富全區的文化藝術生活。

(本報記者 杜開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岸報 的精彩文章:

TAG:南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