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備兵敗夷陵後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本可取代劉禪為何卻甘為丞相?

劉備兵敗夷陵後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本可取代劉禪為何卻甘為丞相?

劉備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而諸葛亮更是由於《三國演義》里精彩的描寫而讓他幾乎變成了智慧的代名詞!三國時期蜀漢皇帝劉備討伐東吳,兵敗夷陵,憂傷成疾,臨終前在白帝城永安宮向丞相諸葛亮託孤。而憑藉諸葛亮的本領自然可以取代劉禪而稱帝,但是最終為何卻甘為丞相做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呢?

劉備兵敗夷陵後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本可取代劉禪為何卻甘為丞相?

蜀中那麼多良臣猛將,劉備為何獨獨讓諸葛亮輔佐劉禪?

遺恨夷陵之後,劉備自知時日無多,將劉禪招來,讓諸葛亮盡心輔助他。劉備對諸葛亮說的一番話非常耐人尋味:「若嗣子可輔,輔之;如若不才,君可自取!」這段話大致的意思是:如果你覺得這個孩子還可以輔助一下,你就輔助他做皇帝;如果你覺得這個孩子沒有做皇帝的才能,你可以取而代之。(另說,你可以按照你的意思來辦。)所以,其中的意思別人是無法明白的,只能諸葛亮自己去體會!

劉備兵敗夷陵後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本可取代劉禪為何卻甘為丞相?

當時劉備有三個兒子,但是只有劉禪年齡最長,還可以輔佐,其他的幾個人都還很小。至於劉封,那隻不過是他的義子,算不得真的兒子。而且夷陵之戰鬥之前,因為他不發病救助關羽,已經被劉備賜死!蜀中的良臣猛將那麼多,為何偏偏選了諸葛亮輔佐劉禪呢?

劉備兵敗夷陵後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本可取代劉禪為何卻甘為丞相?

那是因為劉備入川之後,鳳雛龐統已死,跟隨自己多年的親兄弟關羽和張飛也早早隕落。蜀中的大將如黃忠、馬超都是投降來的,且有些人年事已高,有些人已經亡故。劉備入川,川中的手下自然不能像最初跟隨他的那一批人忠心,而馬良之流也在夷陵之戰中戰死。這個時候內憂外患嚴重,只有諸葛亮這樣的賢能之人才能力挽狂瀾。而且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所以忠誠度方面還是可靠的。

劉備兵敗夷陵後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本可取代劉禪為何卻甘為丞相?

諸葛亮本可取代劉禪,為何最終只做了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丞相?

我們翻看歷史就知道,當時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時候諸葛亮鼻涕一把淚一把的痛哭。明眼人就能看出來劉備是放心不下諸葛亮,這些話只是在試探他。倘若諸葛亮廢掉劉禪,自己取而代之,三國的歷史估計會改寫。

劉備兵敗夷陵後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本可取代劉禪為何卻甘為丞相?

因為當時諸葛亮手握大權,諸葛亮在劉備尚在時,就已經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張飛被暗殺後又領司隸校尉,集政治實際權力於一身,這在古代是很罕見的。劉備其實並不想將皇帝拱手於人,他想錯了諸葛亮!如果諸葛亮真有二心,為何還有後來的六出祁山和七擒孟獲,最終病死五丈原的悲慘結局呢?這還不是為了完成劉備興復漢室的遺願嗎?

劉備的私心太重,諸葛亮的回報太大了!

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際遇,通常被史家視為君臣之典範。三顧茅廬後劉備稱得到諸葛亮是「魚之有水」。劉備去世時舉國託孤諸葛亮,被陳壽稱為「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而諸葛亮為了報答他的三顧茅廬的恩情一直甘為丞相,為蜀國的繁榮努力。但是劉備卻沒有把諸葛亮看成他最信任的人!

劉備兵敗夷陵後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本可取代劉禪為何卻甘為丞相?

陳壽對劉備的評價說:「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劉備兵敗夷陵後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本可取代劉禪為何卻甘為丞相?

劉備的義子劉封,第一個兒子劉禪,名字合二為一就是「封禪」,他不是想當皇帝是做什麼呢?這樣想當皇帝的人,死前用話來試探忠於他的諸葛亮,可謂是私心太重了!倘若劉備在天之靈知道諸葛亮後來對蜀國的貢獻,他是不是也會羞愧萬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人往事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中國先秦時期的特種兵嗎?吳起訓練的魏武卒到底有多強?

TAG:文人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