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莉·波特曼演繹的《第一夫人》何以難受青睞
近日,由美國、智利聯合製片的《第一夫人》在華上映。就像電影的名字所顯示的一樣,這是一部根據美國前總統肯尼迪夫人傑奎琳·肯尼迪生平改編的傳記影片。片中的角色其實屈指可數,無非傑奎琳·肯尼迪、肯尼迪總統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繼承肯尼迪總統之位的副總統林登·約翰遜、採訪傑奎琳的記者以及與傑奎琳對話的牧師。作為一部以女性視角為主的影片,全片圍繞著傑奎琳·肯尼迪來打造故事和構建劇情,她是片中唯一的主角。
扮演這一角色,對於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可能也是一個挑戰。在娜塔莉·波特曼的電影生涯中,她扮演過《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小女孩與《星球大戰》中的阿米達拉女王;當然還有鑄就她成功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黑天鵝》芭蕾舞女孩——壓抑、瘋狂、分裂的妮娜……這一個個鮮活生動的角色,無不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毋庸置疑,《第一夫人》中的傑奎琳·肯尼迪與波特曼此前扮演的其他角色截然不同。這是一位當代的著名公眾人物,留給世人足夠多的影像與文字的資料——真實的傑奎琳·肯尼迪以美貌著稱,早年在報社工作時即有人說,「她的主要貢獻就是這副容貌」;因此她被看作美國歷史上最有魅力的「第一夫人」。在肯尼迪出訪法國時,會說一口流利法語的傑奎琳令法國人與戴高樂將軍為之傾倒,以致肯尼迪不得不自嘲「我就是陪伴傑奎琳·肯尼迪來巴黎的那個男人,我為此而感到十分榮幸」。
值得觀眾(與導演)欣慰的是,這樣的外型要求于娜塔莉·波特曼而言或許算不上什麼挑戰,畢竟她曾享有「奧黛麗·赫本第二」的美譽。更有趣的一點是,歷史上的傑奎琳·肯尼迪在丈夫遇刺時是34歲,與娜塔莉·波特曼(1981年生)的真實年齡非常接近。這無疑使得作為傳記影片 《第一夫人》看上去顯得更加真實。
娜塔莉·波特曼自己在29歲時曾說過,自己是個晚熟的人,但在電影表演中如果一直扮演可愛的角色,有時會有種卡住的感覺,因此在現在的表演中她力求突破自己以往的可愛形象,嘗試演繹更加成熟的角色。其後的《黑天鵝》就是一個突破,而在如今的《第一夫人》中,她更需要通過台詞與面部表情的特寫,表現出歷史上的傑奎琳·肯尼迪在丈夫意外身亡後的悲傷、無助與堅強。
而她的表演或許是無可挑剔的。影片中傑奎琳在事發一周後接受記者專訪時敘述丈夫遇刺經過時的情緒激動,與須臾之後便恢復平靜表情的心理轉變,既令人對這位「第一夫人」克制自己內心波瀾的能力刮目相看,也對娜塔莉·波特曼拿捏到位的精彩演技擊節叫好。可以說,娜塔莉·波特曼不但以自己的演技在角色境遇變換中遊刃有餘,更讓人在觀影時忘記了演員娜塔莉·波特曼本身,覺得那就是劇中的人物傑奎琳·肯尼迪,用《第一夫人》中的一句台詞來說的話,那就是「我分不清了,什麼是真實,什麼又是表演」。
可是這並不能掩蓋一個悲傷的事實:觀眾似乎並不買這位奧斯卡影后的賬。在豆瓣網上,《第一夫人》的評分只有6.6分(截至1月20日),而IMDb上該片的得分也只有可憐的6.7分。
影片所需的歷史背景可能是觀眾給出「差評」的一個原因,特別是對於不熟悉美國歷史的中國觀眾而言,《第一夫人》中有些情節與台詞的確顯得突兀。譬如,作為一部聚焦於「(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事件」的傳記影片,《第一夫人》對於肯尼迪遇刺經過的處理可以說是簡略已極。
在第一個鏡頭裡,只聽得一聲槍響,坐在敞篷車裡的肯尼迪(他拒絕乘坐防彈汽車)已經中彈,只留下坐在一旁的傑奎琳沾滿血跡的半邊臉龐與一身衣裳,她親眼看到丈夫倒在自己的懷裡。而在間隔相當長時間之後出現的第二個鏡頭裡,又徑直出現了肯尼迪頭部中槍的特寫鏡頭,令觀眾心悸不已。
這樣一個美國當代歷史上的大新聞,《第一夫人》就只給了這麼兩個鏡頭,對於期待通過電影手段還原事件經過的觀眾而言,這隻能令人感到極度失望,畢竟當年在現場目擊這一不幸事件的合眾國際社記者梅里曼·史密斯曾經驚呼「歷史在我們面前爆炸了」,並以一篇4000字的事件報道獲得了翌年的普利策新聞獎。
至於暗殺肯尼迪的兇手李·奧斯瓦爾德倒是稱得上是「真人出鏡」,只不過其在影片中的形象完全來自歷史上的電視畫面,總共出現時間大概也就幾秒鐘。影片對歷史背景的交代如此惜時如金,或許是為了避免產生其對「第一夫人」喧賓奪主的效果,但在對這段歷史比較陌生的觀眾眼裡,肯尼迪遇刺到底是怎麼回事就顯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與之類似的情況出現在片中的另一處橋段。當專訪記者詢問傑奎琳對於丈夫——歷史上最年輕的美國總統——的看法時,「第一夫人」凜然作答,「完美的人不會改變,而他(肯尼迪)一直在變得更好,他一直按時回到家人身邊」。鏡頭一轉,傑奎琳在與牧師的私下談話中卻痛苦的悲嘆,「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他很少在晚上和我在一起,女人受苦太多而得到太少……」「第一夫人」說出這段話的背景,其實是雖有嬌妻作伴,生性風流的肯尼迪卻並不滿足。據說,肯尼迪曾與一位同僚一起「獵取」女人,他們常常在國會山的秘密公寓與年輕秘書幽會,有時同時與幾個姑娘一起幽會。按照這位同僚的說法,「肯尼迪不喜歡一對一的幽會」。甚至在進入白宮之後,肯尼迪仍舊傳出過與著名艷星瑪麗蓮·夢露的緋聞,令傑奎琳氣惱不已。可是,不清楚這一背景的觀眾的觀感大概只會以為是傑奎琳因失去丈夫而一時突然感情崩潰吧。
只不過,即使這可以解釋《第一夫人》在豆瓣中的低分待遇,影片在IMDb上的國外觀眾中同樣(如果不是更加的話)不受歡迎又作何解釋呢?
這就不能令人質疑導演帕布羅·拉雷恩選擇的劇本了。《第一夫人》的情節輾轉在四個不同的時空之中,傑奎琳·肯尼迪是引領記者參觀、舉辦私人音樂會的高貴的白宮女主人;是肯尼迪遇刺案的親歷者;是丈夫葬禮上傷心欲絕的妻子;也是報社記者專訪時強作鎮定而又侃侃而談的前「第一夫人」。
因此,影片的進程既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純粹的回憶,經常出現上一個鏡頭還是肯尼迪遇刺一周後傑奎琳在馬薩諸塞州的私宅接受記者採訪,下一個鏡頭卻回到了1961年進住白宮伊始,略顯羞澀局促的「第一夫人」在引領記者參觀白宮;然後傑奎琳·肯尼迪又一手領著一個孩子出現在北門廊上。穿著藍色軍服戴著雪白手套的儀仗隊員立定在總統家人兩側——此時她正默默地站在北門廊的掛燈下,等待著送葬行進隊伍的到來,她把視線投在肯尼迪的靈車和引導靈車的六匹馬身上……
或許這樣的變換顯示了導演高超的鏡頭切換與剪輯才能,可對於觀眾無疑是增加了額外的理解障礙——畢竟,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銀幕上出現的都是主角傑奎琳·肯尼迪一人,判別劇情發生時間的唯一手段就是通過她的台詞。
劇情的內容或許是另一個問題。就像網友在IMDb上抱怨的那樣,「我們從這部電影中見到了一個悲傷的女人。(可是)誰會不會因為創傷而跌倒呢? 這部電影平淡無味,沒有說明她是什麼類型的女性。我們並沒有看到她在白宮生涯中有何成就」。這話當然是有一些道理的。實際上,歷史上的傑奎琳·肯尼迪被正式稱為「不在編的外交官」,作為第一夫人,她極大地發揮了自身的魅力特質,讓每一次出訪都成功吸引了公眾媒體的注意力,引發了對其服飾、動作、髮型的時尚潮流。而在影片中,觀眾大概只能從傑奎琳在飛往達拉斯的飛機上努力背誦西班牙語這一情節上才能想像出「第一夫人」的社交作用。
另一方面,《第一夫人》算得上是一部比較少見的沒有反面人物的影片,唯一一個顯得有些「陰暗」的角色大概是林登·約翰遜了。這位肯尼迪的副手在「空軍一號」專機上宣誓就任總統,他的手下立馬就表現出一副趨炎附勢的做派,彷彿剛剛喪偶的「第一夫人」已經是過時人物一般。在顯得有些擁擠的飛機機艙里,娜塔莉·波特曼扮演的傑奎琳·肯尼迪卻無人問津,顯得那樣孤單無助,令人唏噓世態炎涼如此。
《第一夫人》對約翰遜角色的刻畫,或許是可以更加豐滿一些的。畢竟,對於肯尼迪遇刺的真兇,幾十年來一直有諸多猜測,至今仍是一樁迷案。由於約翰遜原本就是肯尼迪的黨內競爭對手,又是肯尼迪身亡的最大得益人(當上了總統),一直有人懷疑他與暗殺事件有關聯,《第一夫人》中為此留出一些懸念會不會更吸引力一些了?當然,囿於肯尼迪遇刺事件至今未有定論,認定約翰遜與此有關可能亦會失之武斷。但無論如何,反派人物的缺失無疑意味著劇情缺少波瀾,對觀眾的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
從這個角度而言,娜塔莉·波特曼的精湛演技與影片的畫面或許是《第一夫人》中最值得關注的東西。或許可以說,影片的每一幀靜止的圖像都無可置疑,只不過連接起來的影片,卻會令觀眾在90分鐘的電影結束之後問自己: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在這樣一個糟糕的影片上?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