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透過刀鋒看筆鋒」?
書藝咀華咀嚼書法藝術之英華
清代書家 王澍
初唐以後,前人的真跡平常人基本就見不到了,大家學書法也就只能依憑無數次翻刻後的拓本了,有幸的人可以見到原石,但與墨跡也相去甚遠了。所以,歷史上有很多大家,都反對學碑刻,要學墨跡、真跡,才能管窺前人筆法。啟功先生說過「半生師筆不師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此外,他還有有一首著名的七絕:
題記龍門字勢雄,就中尤屬始平公。
學書別有觀碑法,透過刀鋒看筆鋒。
孫伯翔臨始平公造像
如果把學碑分作幾個層級的話,那麼「透過刀鋒看筆鋒」,就是最高層級了,如果能做到,當然很好。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其實是非常之難的一件事,需要極高的悟性和豐富的經驗。
在這些層級中,最下者,當屬為了「忠實原碑」而「描字」或者「畫字」了。因為碑刻畢竟不是墨跡,難以領略原作者書丹時的行筆方法,但又要忠實於原碑,臨得像一些,於是乎,學習者就開始動腦筋、想辦法,一筆寫不成,便分作好幾筆,這樣也就敗壞了筆法。
歐陽詢九成宮
那麼,我們面對古人留下來的碑刻精拓,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當然有。那些經典的碑,比如歐陽詢的楷書《九成宮醴泉銘》,幾乎歷代書家都曾作為範本臨習過。那些前賢窮畢生之力,研究出來的東西,如果我們不學就可惜了。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前賢留下的臨本墨跡,來學習借鑒、幫助理解、化為己用了。
今天要介紹這位書家,如題,就是清代大書法家王澍,他所臨的歐陽詢《九成宮》墨跡,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理解歐陽詢的筆法。
通過王澍的臨本,我們可以看到,他是真正用的帖法去臨的九成宮,即下筆直書,沒有描畫的痕迹。他的豎勾也沒有所謂的「跪筆彈鋒」,一樣寫出風采;橫畫的收筆,也沒有使用今人回筆描字的方式,整個字看起來仍然挺拔厚重。
有一些長期被今人誤導而沾染濃厚習氣的書法愛好者,也可能會質疑王澍的寫法。難道他就靠譜嗎?那麼,我們來介紹一下這個人。
王澍(1668-1743),江南金壇人,清代大書法家。他基本把古代名碑名帖臨摹遍了,四體皆工。楷書方面,他於歐陽詢、褚遂良褚兩家致力尤深。吳修《昭代尺牘小傳》評他:「書入率更(歐陽詢)之室,篆書出李斯,為一代作手。」可以說,他是歐體的專家。這麼一個研究歐楷的專家,比我們更接近古人和古法,如果他的寫法還不可靠,那麼今人就更不可靠了。
王澍所臨的九成宮,是真正的「透過刀鋒看筆鋒」,真正用「書寫」的方式,把碑刻的字寫出來。這一點,尤值得我們注意和學習。他的一些寫法,比如上圖中「風」字的撇畫,明顯有「二王」的筆意,但又沒有褚楷那樣富於裝飾性,正是歐楷筆法。不要忘了,歐陽詢在「二王」的學習上下了很深功夫,他的楷書一方面得力於北碑,特別是與一些隋碑淵源極深,但同時也傳承了「二王」一脈。
看了王澍的臨稿,再看當今所謂歐楷名家的寫法,才知道他們有多荒唐。
TAG:書藝咀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