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被忽視的戰役,卻無意間改變了三國歷史的走向
公元二二八年,魏、吳兩國在江淮地區爆發了一場大戰,由於戰場在石亭(今安徽舒城),故被稱為石亭之戰。自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以來,大大小小戰役不計其數,石亭之戰並不出名。但從後世的角度來分析就會發現,這場戰役對三國歷史的走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夷陵之戰結束之後,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實質上已經成型。但在表面上,三國之中的領導人孫權稱吳王,未加帝號。公元二二七年,魏文帝曹丕病逝,即位的是年輕的曹叡,這無疑又增添了孫權稱帝的野心。
孫權當然也想像曹丕、劉備那樣稱孤道寡,坐斷東南。但稱帝是一步險棋,若無十足把握貿然稱帝,魏國必定大舉南侵,蜀軍也會順江東下,江南半壁必將不保。所以多年來孫權一直隱忍不發,蟄伏待機。
若要稱帝,最大的障礙當屬魏揚州牧、大司馬曹休,他在江淮地區擁兵十餘萬,像一顆定時炸彈,時時刻刻威脅著吳國的北疆。孫權將其視之為心腹大患,久欲除之而後快。為了除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孫權派遣鄱陽太守周魴誑誘魏揚州牧曹休,欲將魏國江淮之兵一網打盡。周魴於是給曹休寫信,備述自己在東吳所受的屈辱,願以一郡土地相贈,請求派兵接應。曹休聞訊大喜過望,認為這是攻滅吳國的天賜良機,親率步騎兵十萬人向皖城進發接應周魴。魏明帝曹叡還不放心,又命司馬懿向江陵方向、賈逵向東關方向,三路大軍同時進發,互為援護。而孫權則進駐皖口,又命陸遜為大都督,朱桓、全琮為左右都督,在石亭張網以待。
曹休得知吳國有所準備,卻礙於面子不肯退兵,他自恃兵力多於陸遜,便率大軍進入石亭,欲與吳軍決戰。左都督朱桓聞知曹休兵入石亭,上表於孫權,"曹休以親見任,非智勇之將。今聽周魴誘言,深入重地,必敗無疑。敗後必走兩條路:左乃夾石,右乃挂車。此二條路,皆山僻小徑,最為險峻。若以柴木大石斷其歸路,曹休可擒矣。此後便長驅直進,唾手而得壽春,以窺許、洛,此萬世一時也。"孫權閱後和陸遜商議,陸遜認為此計策過於冒險,未予採納。
魏國前將軍滿寵上書說:"曹休雖然明智果斷但很少用兵,這次他的行軍路線背靠湖泊,傍依長江,容易進軍但難以退卻,這是戰爭中易於受阻之地,應該小心戒備。"滿寵有表章尚未得到答覆,曹休陸遜已在石亭開戰。陸遜統率中路大軍,命朱桓、全琮分別為左、右翼,三路並進,衝擊曹休的部隊,大破魏軍。吳軍乘勝追擊,直抵夾石,斬殺、生擒一萬餘人,繳獲牛馬驢騾車輛上萬,軍資器械不計其數。幸得賈逵派兵接應,曹休才得以死裡逃生,不久在洛陽病死。
石亭之戰魏國出動十餘萬大軍,卻損失慘重,江淮之兵死傷殆盡。經此一役,魏國二十餘年不敢進犯吳國。蜀漢諸葛亮得知曹休戰敗,魏軍東下,關中虛弱,再次北伐,魏蜀戰爭成為此後的戰爭主旋律。石亭之戰後一年,孫權稱帝,三國鼎立之勢至此真正落成。而曹休死後,魏國能帶兵打仗的宗親又少了一位,而司馬懿在這次戰役中雖無功而返,卻也得以嶄露頭角,逐漸發展成為魏國軍中的中堅力量。曹氏與司馬氏,一消一長,更不待言。從後世歷史進程的發展來看,石亭之戰開啟了後三國時代,成為三國時期的重要轉折點。
※日本一縣與中國有500年藩屬關係,未能收入我國全因此位大臣!
TAG:觀察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