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主人,難嗎?
人們可以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於人,那錯不在命運,而在我們自己。——莎士比亞
一條魚問烏龜:為什麼你遇事就躲,縮在殼中?烏龜慢悠悠地伸展四肢說:別人的評論重要嗎?那不是逃避,只是求一個平靜的環境而已。
魚:可是,被罵了也不在乎么?
烏龜看了魚一眼,慢慢轉身:這就是為什麼我活得比你久的原因。生活中做好我們自己很重要,別人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吧!
看到這一段對話後,不禁聯想到我自己。好像從小到大都是生活在別人的評論里。這不是說我總是被人評論,而是,我覺得做什麼事都會被人評論,好或者不好。為了避免被別人貼上不好的標籤,總是像這條魚一樣使勁地游啊游,做什麼事都希望展現出最好的一面。然而,到頭來,因為越來越在乎別人的看法,對自己要做的事是越來越焦慮。就拿回答問題來講,回答之前,總想著不能出錯,亦或是要一鳴驚人,結果卻是百般焦慮,反而沒有說出自己的答案。久而久之成了惡性循環——為人處世小心翼翼,和人聊天各種斟酌,不會說話,當眾發言更是提心弔膽。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跟我聊天,說他在工作中和同事交往溝通或者做事的時候很累,就是因為他很在乎對方對他的看法。巧了,我們似乎是同一類人。曾經有一句名言被很多人推崇,「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當然,我也是這很多人中的一員。人人都知道要為自己而活,不要太在乎別人的評論,可是要做到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真遇到和自己切實相關的事情,雖然表面上風平浪靜,內心卻是風起雲湧。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在乎他人的看法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打小從家裡父母或者其他重要親人那裡,亦或是學校教師那裡接收到這麼一個訊息:你如果不好好表現我就不愛你,你如果考不到第一名我就不愛你,你如果做不到我就不愛你,你如果......我就不愛你。很多的如果條件句形成了時下最流行的一個詞——有條件的愛。有條件的愛和無條件的愛是相對的。顧名思義,無條件的愛是無論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無論你做的如何,我都是愛你的。而有條件的愛,是給愛附加了一個條件,如果你達不到我的要求,那對不起,你便得不到我的愛。如果父母一直以這種狀態和孩子交流,孩子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因為他知道他得到的愛是有條件的,每天提心弔膽的,生怕表現不好失去父母的疼愛。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這樣的邏輯,我只有表現得好,別人才會接納我,愛我。最終形成一種以他人的反應來評判自己的思維模式,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
很多時候,我們在意別人的看法,其實是在意我們自己,害怕自己出錯,讓別人看不起或是看笑話,害怕出醜,害怕自己失誤,毀掉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再往深了說,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來證實自己的存在價值。但其實在生活中,這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我以前真的是很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無非就是害怕出醜,有損形象,好面子。我曾經還「調查」過一些朋友,是否還記得我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出過洋相或者表現不佳的事情。結果是:「啥時候啊,我都忘了」,「有嗎」「不太清楚」。然後,我就為自己做過的那些事釋然了。因為人們真的不是很在意你所在意的那些芝麻蒜皮的事,人們每天都幾乎過著快餐式的生活,一天時間那麼地短,誰都沒有太多地時間停留在某個地方某個時間去回放你的那些小事。所以,認真走自己的路,欣賞你認為的美景,將沿途的那些流言蜚語當做垃圾,可回收垃圾可以再加工,不可回收垃圾果斷處理掉。我們選擇做一件事是為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為滿足他人的標準。告訴自己,別人不可能為我們的人生負責,自己是不是有價值,也不是根據別人的評價就能定得了的,而是由我們自己決定。
另外,我們還要做到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每個人有優點有缺點,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也有自己不擅長的地方,生活中肯定有很多我們做不到的事情,我們不能強求自己面面俱到。而要勇於接納自己的一切。如果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不足之處無法自拔,那就陷入了自卑的漩渦,不僅不利於日常工作,也會影響社會交往。所以,與其與不足較真,不如接受它,你可以將它進行裝飾,也可以先暫時放在一邊,就專心地將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揚光大。要知道人們津津樂道的那些大師從不是全才,他們只是在擅長的領域體現了自己的價值。
所以,如果你已為人父母,那就不要將自己的希望和愛劃等號。你可以要求孩子這個怎麼做,那個如何做,但是不要給孩子傳達你如果不這麼做就得不到我的愛這種信號。而是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這樣他們才會有充分的安全感去探索,去做他們自己。如果你還在為在乎別人的看法這件事所困擾,那請你勇敢地邁出第一步,真正去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接納自己,然後去改變自己的不合理認知。改變一向都是痛苦的,但是唯有涅槃才能重生,祝願未來的你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TAG:全球大搜羅 |